《第二章》

第一節 般若妙義詮釋

導言:般若一般稱為妙智慧,亦即能如實了知萬法實相的智慧。然般若慧海,深窮無底,廣無邊際,非言所宣,非文能詮,非凡夫識心所能測度,幽深難知,微妙不可思議。以下謹依十本經論聖言量,或略或廣,或淺或深,詮釋其要義,願見聞者,依文句善加思惟,由標指見所標之月,信解印心,契入般若妙義,以作為修學般若妙門之根本。


一、《六祖壇經》開示:

此經之般若品,六祖從心性中流露清淨智慧語句,闡揚般若,今略擇法要,分二段作說明:

(一)般若之智,眾生心本具:

  六祖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六祖欲開演般若之前,首先明示:眾生自心,本皆具般若,愚人智人,佛性皆同,只因迷人不知不修,佛性不得開顯,故成愚者。若遇善知識開導修習,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即翻轉成智者。學人聞此,對自己之修學當具信心。

  六祖又說:「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前面已說,般若之智,眾生心皆有之,故欲得般若,不用外求,只須向自心內觀,《首楞嚴三昧經》也說:「觀心知心,通達心相,是般若波羅蜜。」故常省察自心,於一切法無著無得,若對塵境有所染著,即迷失真性,喪失般若智。若於一切法觀性空無所有,無住無得,般若智即現前,這就是「真性自用」

  六祖又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刹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三藏十二部經,只是開演自心本具如來藏妙理,眾生自心內原有正因佛性,亦即佛性種子,若有善緣薰習資助,則能生起覺悟,這即是「自心內有知識自悟」的道理。若利根者,自悟般若,若一般人不能自悟,依善知識教授,或依經論指示,生起般若觀照,了知一切境,皆緣生無自性,本自空寂無生,則內心妄念自然俱滅,如荷澤禪師說:「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如是以真破妄,妄滅真亦不留,真妄俱滅,自心空寂,明靜常照,即是真如般若智生起。

(二)詮釋般若法義:

  六祖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若得般若,即是大智慧到彼岸。眾生本性清淨心,即是佛,離心性外無別佛,故《華嚴經》頌言:「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所言佛者即是智慧覺,若能自覺自心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如見一切人之惡與善,不作取捨分別,見而無見,則心自空。若能於一切法,皆如是不取不捨,不作妄分別,自心常空,則心見一切境,常生般若智,即是般若行。

  六祖又説:「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般若即是真空,故說無形相,若生起無相心,即是般若智慧心。般若不作虛妄分別,所見全是一心,一切法不作二觀,故凡夫即是佛,煩惱即是菩提,只是迷悟不同,所起作用有差別。凡夫迷於外境為實有,佛則悟自心本自空寂。凡夫染著外境,作取捨分別,起諸貪瞋癡,故生煩惱。若能當下無心,頓捨心中執取,心不著境而離境,離境則心空,即是菩提覺心。


二、《大乘義章》開示:

此論對智與慧,分別解釋說:「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

  「智」是了知世間世俗諦的一切因緣果報,而捨一切惡法,修一切善法之智門,這是安樂之本。「慧」是指能通達世間法皆虛幻不實,體性皆是空的出世間第一義諦,這是了脫生死,無相性空之慧解脫門。

  《法華經義疏》說:「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這是說,慧門了知緣起性空之真空體性,智門照見性空緣起之十法界因緣果報。總之,智慧合起來說,能了知緣起萬有之因緣果報,並能照見一切法之性空體性,故不住著一切法。如是了知空有無礙,即是般若智慧。


三、《思益梵天所問經》開示:

  此經詮釋般若:「能忍諸法無生性,名為般若波羅蜜。」

  所謂「無生性」,即是無生法忍。忍是慧心安住(這是法上的安忍,不是對眾生的忍辱),以智慧心安住在無生法上,謂無生法忍。

  《三藏法數》說:「無生法忍者,忍可一切諸法,體相本空,畢竟無生。」以智慧心了知諸法及眾生,乃因緣和合而生,隨因緣而滅,故是虛幻生,無有真實生,本自無生,故說一切法畢竟無生。若説有生,這是因緣會合時,暫時所生的虛幻相。

  如人是前世業力為因,父母為緣,如是因緣和合時,所生的一期果報體,當業力盡時,人的生命也隨之消亡,故說一切因緣法體相本空。若能了達一切法本空,心安住於一切法無生性,了知諸法不生不滅,這即是般若智。


四、《般若道次第》開示:

此書引用經論,以 般若體般若相般若用等三個層面,闡釋般若:


(一)般若體:

般若體是指實相般若,這引用二本經論作說明:
《大智度論》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智度論》:

「今明般若波羅蜜體,何等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諸法相、法位。復次,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

  以上是說,般若波羅蜜即是諸法實相,而諸法實相是恆常住不變異,不論有佛出世弘揚,或無佛出世宣說,諸法實相皆常住十方法界。故《法華經》方便品頌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說,一切法的法性,本性空寂,如如不動,安住於真如法位,故説「是法住法位」。所以法性即是法界,即是法位,即是真如。「世間相常住」,由於佛證知法住法位,見世間相全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實相,亦即不生不滅的真如法性,故說「世間相常住」。

  又説般若體是中道,離斷常二邊,有為無為二邊,有漏無漏二邊,世間出世間二邊,有無二邊,離一切二邊法,絶諸對待,若是二邊對待法,仍是因緣生滅法,皆非平等一心。又中道者雙遮雙照,雙遮則「不住空不著有」,若住空則停滯於偏空,灰身滅智,焦芽敗種,不能見佛性成就佛道;若著有則是凡夫之造有漏業,而有生死。雙照則「即空即有」,即空則照見一切法體性,悉皆空寂無相;即有則了知不變隨緣,隨染淨因緣,而成為六凡法界與四聖法界等不同果報。如是空有圓融無礙,常行中道,才是般若體,方是般若大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亦復如是,於一切法都無所行,是為善達諸法實相,謂於法性無所分別。」

  《大般若經》此段經文,說明般若有二層涵義:一者般若於一切法無分別,因見一切法皆是空寂無相。二者般若於一切法無所行,無能行的我,無所行的法,人法二空,行而無行,這才是般若行。


(二)般若相:

  《大智度論》序品:「諸天子問佛:是般若波羅蜜甚深,云何作相?佛告諸天子:空則是相,無相、無作相、無生滅相、無行之相,常不生,如性相、寂滅相等。」

  般若的相貌是什麼呢?即是空相,亦即無相、無作相、無生滅相、無行相、寂滅相等。《心經》也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相乃無生滅相,無垢淨相,無增減相。故般若相貌是無有一切相,方為真空實相。


(三)般若用:

  《大智度論》:「若菩薩摩訶薩知不可得空,還能分別諸法,憐愍度脫眾生,是為般若波羅蜜力。」

  菩薩通達般若真空,見空也見不空。空是指我法二空的根本實智,亦即無相般若,無相則無煩惱相、生滅相。不空是由根本實智,生出後得智,亦即方便差別智,菩薩以此方便智,分別諸法,令眾生了知十法界因果差別,修破惡行善。又能知病授藥,以種種對治法,破眾生煩惱病,乃至引導眾生入諸法實相,度脱生死海,此即般若妙用。


五、《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開示: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非歸依,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菩薩問佛,什麼是般若波羅蜜?佛答:般若廣無邊際,橫遍十方,無名相無形相,非識心所能分別思量,無歸依處,因般若是萬法根源。又般若不作二邊分別,故非罪非福,非闇非明,猶如淨虛空,等同法界,無有分別齊限,亦無數量可得,是名般若。

  又此般若是菩薩甚深行處,「非行非不行處」,是指般若行是無能行無所行,如是行時而無行想,行者行法行處亦不可得,無所分別,悉入一乘一相,故說「非行處」。但又有真實修行,故說「非不行處」。又般若心清淨無分別妄念,無能作,無所作,作而無作,故説「無念無作故」。


六、《金剛經》開示: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說般若波羅蜜」:

  般若無形相,本不可説,佛為破眾生之堅固執有,以恢復本有清淨心,故說般若。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説:「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一切法空。」《法華經》説:「一切諸法,空無所有。」又説:「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金剛經》説:「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經》説:「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以上皆是佛於無説中而立説,於無名處而立名,故依世間俗諦,説「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佛雖以言説章句,宣說般若,然般若是第一義空,是無所得法,體性是空,若執取般若為實有所修所證,則成法執,已非真實般若。故佛説般若之後,緊接著説「即非般若」,此「非」字,是不住的涵義,意謂般若是法空,觀空不應住空,一切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若住於空則成偏空,偏空則不見佛性。故《大智度論》說:「行性空法,亦不著性空,即是涅槃。」

「是名般若波羅蜜」:

  這是般若中道義。第一句:「佛說般若波羅蜜」,乃依俗諦而立名言般若,以破眾生之住著於有。第二句:「即非般若波羅蜜」,是説不可取證般若,不可執般若為實法,以一切法,體性空寂,空亦是空,不應住空,這是依真諦而説,以破二乘空執。第三句:「是名般若波羅蜜」,這是中道第一義諦,非有非空,以「般若」破眾生之著有,以「即非般若」,破二乘住於空之空執,最後總歸中道實相,空有二邊皆不住,空有圓融無礙,「是名般若波羅蜜」,這才是真實中道之般若波羅蜜。


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開示:

  「出家菩薩處於空閑,親近供養諸佛菩薩一切智者,常樂聽聞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無厭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能決眾疑,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

  菩薩處於空閑寂靜處,內外澄寂,常親近善知識,好樂聽聞甚深妙法,恒無滿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

(一)世諦:

  「所謂一切世間色心等法,如實而見,稱實而知。」世諦是對世間緣起法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色法與心法,了知皆隨因緣生生滅滅,非真實有,故不取著,這即是能如實了知世諦之真實義。

(二)真諦:

  「謂二空理,清淨湛然,究竟寂滅,知真無取,無法可得。」真諦是指我法二空之理,此性空之理,清淨如虛空不受污染,究竟不生不滅,能所俱亡,無取無捨,無有一法可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勝義諦者,離言寂靜,聖智境界,無變無壞。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是名菩薩通達勝義諦。」真諦亦名勝義諦,寂靜不可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離言真如,若有言說,已成方便法之依言真如。

  菩薩又能斷除二障,二障是指(一)煩惱障:貪瞋癡等見思惑,惱亂心神,使自心不能顯發真性妙慧。(二)所知障:我法二執,障蔽我法二空之理,使智慧不得顯明,是名所知障。

  菩薩又能通達五明,五明是指:(一)聲明:通達言語文字。(二)工巧明:通達工藝技術算曆等。(三)醫方明:通達醫術。(四)因明:通達世間地水火風萬法生起之因,而了知天文、地理之學,以避災難。(五)內明:通達佛法三藏十二部教義之理。

  具足以上世間出世間智慧,能開示眾生諸法要,破眾生疑惑,即名為般若波羅蜜。


八、《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此經般若品說:「了知法性清淨,無相無名,具一切智名為實智。為度眾生,假名方便,如是分別,是名權智。菩薩摩訶薩於此二智自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

(一)實智:

  亦名為根本實智,此智乃證我法二空之智,實智了知一切法性,平等無二,不作虛妄分別,清淨無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法相,以無相則無生滅,故證我法二空實智,了脫三界生死。證此實智,了知諸法實相,能於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說具一切智

(二)權智:

  亦名方便智、差別智,由證根本實智,生起此方便權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説:「菩薩常能修習方便勝智波羅蜜多,以他心智,能了有情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應病與藥,悉令除瘥(病),自在遊戲,神通三昧,發大悲願,成熟眾生,諸佛之法,無不通達,以是因緣,名為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具此方便權智菩薩,以他心智,能知眾生煩惱厚薄,善根利鈍,故了知應以何種方便法門,對治其煩惱病,開發其善根,應病授藥,增上其福慧。總之,以此方便善巧智,令未種善根眾生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得增長,善果未熟者令得成熟,這都是方便權智之妙用。具足以上根本實智及方便權智,即名為般若波羅蜜。


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開示:

(一)到彼岸義:

  經文:「須菩提,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用是般若波羅蜜得度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佛說三乘人,皆以此般若波羅蜜,從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而滅一切憂苦,名為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說:般若總相是一,而深淺有異,三乘人(聲聞、緣覺、初位菩薩)所同修的是共般若,亦即我空淺般若;大菩薩所獨修的是不共般若,亦即法空深般若。

(二)真實不可破壞義:

  經文:「須菩提,諸法真如、法性、實際,皆入般若波羅蜜中,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解釋説:「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彼岸名盡一切智慧邊。智慧名不可破壞相,不可破壞相即是真如、法性、實際,以其實故,不可破壞;是三事攝入般若中故,名為般若波羅蜜。」

  以上涵義:般若名為妙慧,此智慧能到達彼岸之一切智慧邊際。般若妙慧了達諸法實相,不生不滅,故是不可破壞相。而真如、法性、實際等三者,亦是真實法,無有變異,故亦不可破壞,所以真如、法性、實際等三法,亦攝入般若中,皆是常住不生滅,不可破壞相,由此義故,名為般若波羅蜜。

(三)遠離二邊義:

  經文:「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無有法若合、若散;若有色、若無色;若可見、若不可見;若有對、若無對;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

  法若是因緣和合法,有聚有散,則是生滅無常法。般若則見諸法性空實相,故非是因緣聚散法,亦遠離有漏、無漏等二邊相對法,因為相對法仍屬因緣,非究竟真實法。般若不住二邊,盡皆一相,既然一相無有分別,一相即是無相,亦即寂滅相。


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開示:

  此經之般若行相品說:「菩薩審諦觀察,若法無所有,不可得,是為般若波羅蜜多。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此中何法為無所有,不可得耶?善現(即須菩提)答言:謂般若波羅蜜多法,無所有,不可得,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法,無所有,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切法空故。」

  以上經文大意:若了知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一切法空,即是般若波羅蜜。所謂無所有,是指性空,然真空不空而有種種妙用,這並非斷空。不可得是指與法空相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諸法無所得故。」諸佛之所以能得無上菩提,是因證我法二空,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皆不可得。故般若是指一切法空,佛說六度是為破除眾生種種病,而方便說的藥方,若病除則藥應捨,不應住著,否則執藥反成病。故一切法空,空則無相,無所有,不可得。

  經又說:「舍利子,色法無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識法,無有,不可得,以要言之,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世間若出世間,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如是諸法,皆無所有,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切法空故。如是審諦觀察一切法,皆無所有不可得時,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能於般若波羅蜜多常不捨離。」

  以上經文大意:所謂一切法,包括世間法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及出世間法的六度、三十七聖道品等。世間法是雜染因緣所生,出世間法是清淨因緣所生,既然皆是因緣法,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故一切法皆無所有,不可得。如為對治有漏法,而說戒定慧無漏法,當已破除貪瞋癡有漏法,心清淨時,無漏法亦捨,有如已登涅槃彼岸,舟船亦要捨離。其餘空與不空,有為與無為法,世間與出世間法等皆亦如是,心清淨時,不作二邊分別,不住一切相,觀一切法空,無所有不可得,心則安住於般若中,故說於般若常不捨離。若有所見,有所聞,有所得,這皆是因緣法所生的虛幻相,真實法是一切法空,皆無所有,不可得。

(一)一切法無所有,故不可執取:

  經言:「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於不取亦不取。所以者何?以一切法都無自性,不可取故。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因緣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般若波羅蜜多都無所取?善現答言:由般若波羅蜜多自性不可得,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性為自性故。」

  以上經文是説,以一切法緣起性空,以性空故説都無自性,一切法即以此自性空為本性,為諸法之法性,故説「以無性為自性故」。

  《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一切法之本性皆是性空,性空隨戒定慧清淨因緣,則成就佛、菩薩、聲聞、緣覺等四聖法界;性空隨貪瞋癡因緣,則現出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等六凡法界。以自性空才會隨緣變現出此四聖及六凡法界,若法有自性,則不會隨緣生出十法界,則人永遠是人,不會上升為四聖,也不會墮三惡道,然事實上不然,故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所以萬法皆以自性空為本性,自性空為一切法之法性。

  有人問說,《六祖壇經》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惠能開大悟,連說五次自性,這與經文「以無性為自性」,如何融通?

  當知,凡夫執一切法為實有,不知一切法是因緣和合之幻有,隨緣生,隨緣滅,非真實有,故佛法說一切法無自性,自性是空,以破除眾生實有之法執。而六祖所說之自性,即是經文所說「以無性為自性」,亦即以自性空為一切法之法性,故兩者義理融通,並無矛盾。

  既然一切法自性皆是性空無性,都無所有,故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雙亦(亦有亦非有),不取雙非(非有非非有),一切法不取,於不取亦不取,如是四邊皆不取,方顯般若性空清淨義。故《大智度論》卷十八,說般若於四邊不可取:「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燄,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一切取已捨,是名不可取。」這是比喻說,般若智慧大火,能燒盡而破除有、無、雙亦、雙非等四邊之執取,故般若於一切法皆不取著。

  如以上修般若,有何功德呢?經文説:「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及般若波羅蜜多,都無所取,無所執著,是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三摩地即是正定,亦名三昧,亦名正受,正受是指於一切法不受,不受苦、樂、不苦不樂。修般若時,若能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不著有,亦不住空,常行中道,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若著有,則成生死凡夫;而聲聞緣覺住於空,取證涅槃,則成偏空涅槃,故不能成就真空不空之無邊無礙妙用。

(二)了達法性無所有,於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經文又説:「舍利子言:是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摩地有想解否?善現答言:彼無想解。舍利子言:彼何故無想解?善現答言:彼無分別故。舍利子言:彼何故無分別?善現答言:一切法性都無所有故,彼於定不起分別,何以故?以一切法及三摩地俱無所有,無所有中,分別想解無由起故。時薄伽梵讚善現(即須菩提)言:善哉善哉,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

  以上是説,以能信解自性空,法性都無所有,既然性空無所有,自然於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則入一切法平等法性,故佛讚應如是修學般若。

(三)不知一切法無所有,故說是無明:

  經文又闡揚法空無所有:「舍利子言:何等法無所有,若不了達説名無明。佛言:色無所有,受想行識無所有,一切法空故。舍利子,欲界無所有,色無色界無所有;無明無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貪瞋癡無所有,以內空故,乃至無性自性空故。舍利子,愚夫異生,若於如是無所有法不能了達,説名無明。彼由無明及愛勢力,分別執著斷常二邊,由此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性,分別諸法,由分別故,便執著色受想行識,乃至執著一切相智。由執著故,墮在愚夫異生數中,不能出離。」

  經文又說:「舍利子,愚夫異生,以於諸法執著有性,於諸法空不能信受,由不信故,不能成辦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所有聖法,故於聖法不能安住。是故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多,欲成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當以無所得為便,如應而學。」

  以上經文説明,數數於不同六道中受生的異生愚夫,由於執著一切法為實有,而不知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所有,故説是無明。由於對諸法空不能信受,執著一切境相,起貪瞋癡,造諸有漏業,輪迴六道生死,故不能成辦菩薩如來所有聖法。經文中之一切智是二乘智,道相智即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相智即一切種智是佛智,此三智涵義,於第五節再作詳細說明。


般若妙義結語

  以上以十本經論,略為詮釋般若妙義,實則般若法義無量,不可以文字語言盡宣。《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説:「佛告阿難:名字章句語言有量,般若波羅蜜無量,般若波羅蜜無盡,故無量。」由此可知,有限量之名字語言,無法完全詮釋無量義之般若,因為般若性空,橫遍十方,無量無盡故。今有緣見聞般若者,當善思惟其要義,融通會理,信解而起修,以成就般若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