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憨山老人夢遊集》開示:
「一夕憨山夢至兜率天彌勒樓閣,彌勒菩薩對其開示:﹃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矣。」
憨山大師於五台山,刻意精修,而有感應,一夕夢自身上升空中,見一廣大樓閣,妙嚴不可思議,見晃耀紫金色之彌勒菩薩,登金剛寶座,開示此段智與識之妙義:對一切法分別好壞得失的是識心,智心則於一切法不作虛妄分別。若依識心分別,心起愛憎取捨,則心是雜染心;若依智心不作分別,心是清淨無垢心。心有雜染,則全是生死心;心清淨則無分別,亦不分別佛與眾生之不同,所見全是平等法性。憨山大師聞此「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之開示,從此對智與識之不同,了達於心而不迷惑。
二、《宗鏡錄》開示:
「如何是智?答: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如《大寶積經》云:佛言: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內寂靜,不行於外,唯依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及種種分別,是名為智。」
《宗鏡錄》依《大寶積經》,解釋識與智之不同:識心是了別心,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識心即起了別六塵境,而作種種愛憎取捨。而智心是內心寂靜相,不動常寂,不攀緣外境,不於諸法作虛妄分別,故所見全是一心一相。
又引用《大寶積經》說:「又舍利弗,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從作意生,是名為識。從分別生,是名為識。無取無執,無有所緣,無所了別,無有分別,是名為智。」
識心是六根對六塵境界,起諸分別而生起,識不離境,境不離識,故說「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又心中作意時,意即是了別心,作意心即是識心。總之,凡作分別者,皆是識心。
而智心是無相心,無有取捨執著。又智心是性空,無能緣無所緣,我法二空,故見而無見,聞而不聞,不作分別諸法,總之,無有分別的是智心。
經文又說:「又舍利弗,所言識者,住有為法,何以故?無為法中,識不能行,若能了達無為之法,是名為智。」
識心住於有為法,因為識心有我法二執,故有一切有為法之造作,有能為之我,是名我執;有所為之法,是名法執,故識心不能行於無為法。若能了達無為法,是名智心,何以故?無為法乃非因緣所造作之法,智心能了知無能為之我,是名我空;無所為之法,是名法空,故智心是斷除我法二執,而顯我法二空之清淨心。
三、《大乘入楞伽經》開示:
佛開示大慧菩薩説:「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若善了知智識之相,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説,若能抉擇了知智心與識心之不同,依此而作修行準則,轉識心成智心,則能快速成就無上菩提。
(一)「生滅是識,不生滅是智」:
當識心起分別時是生,分別結束後是滅,故識心是生滅心。智心見一切法空無所有,猶如虛空,湛然不動,故沒有生滅相。
(二)「墮相無相及以有無種種相因是識;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
凡是墮於分別有相無相,及分別是有是無之因,如是作二邊分別者是識心。若離有相無相分別,及不作是有是無之分別因,如是離二邊分別,全作一相平等看待的是智心。
(三)「有積集相是識,無積集相是智」:
如人之身心是「色受想行識」,五種法積集合成,故凡是見因緣積集合成相的是識心,不見積集合成相,而知性空的是智心。
(四)「著境界相是識,不著境界相是智」:
凡是被境界染著,起貪瞋癡諸煩惱,而有境界障礙相的是識心。若是不染著外境界相,心不起不動,無境界障礙相的是智心。
(五)「有得相是識;無得相是智,證自聖智所行境界,如水中月,不入不出故」:
凡是有所得相,有得有失的是識心。若是無所得相,無得無失的是智心,由此智心而證聖智所行清淨境界,如水中之月的顯現,空中之月不來,水不上升,不來不去,而顯現一切妙用境界相的是智心。
了達以上智心與識心之不同,修返觀內照,常省察自心,潔淨自心,不依於識而依於智而行,以成就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