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節 般若妙慧之實踐修習綱要

導言:前面文中,雖由詮釋般若妙義,已信解般若,依此文義信解,而起真實觀照自己身心世界,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以破諸煩惱,方能真實受益於般若光明之慧照。若未起般若觀照,只停滯文字信解,則有如窮人數他人財寶,自己不得受用。


壹:不住著一切相,是名修般若

導言:不住著一切相,是修般若之根本要旨;不住一切法,方是安住般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般若波羅蜜,無有著處,亦無著者,自性無故。」又說:「佛言:不著故不住,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有法可著可住。菩薩摩訶薩,以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


一、《金剛經》開示:

此分為二段經文作解釋:

  第一段:「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修學佛法,即是要恢復本有清淨心,清淨心如何生起呢?當面對六塵境界,覺照六塵無有真實性,全是虛妄相,才能不住塵境,心不起執取貪求,故能見而無見,聞而不聞,心不沾染一塵,不著一法,以如是無住妙慧,方得顯現清淨心,而有一切妙用。若執六塵為真實有,心有所染著,則六塵入於六根,六識生起,即作虛妄分別,則已成雜染心,不名淨心。
  蕅益大師《金剛經破空論》,發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旨說:「言無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邊,不住中道,故名無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攝受心,徧於法界,窮於三際,故名生心。」
  以上開示是說:究竟之無住,乃不住凡夫著有之生死心,亦不住二乘之偏空涅槃,灰身滅智,沉空滯寂。如是不住二邊,亦不住中流。以無住之清淨心為體,而生起心之一切妙用,如生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心,生起折伏煩惱心,生起攝受眾生心,如是於一切時,一切處皆無住,而恆常生起妙用。此即蕅益大師所說:「無住者,不住諸有為相;生心者,生六度萬行心。」如是終日無住,終日生心;心常清淨,而恆起妙用,這才是中道實相心,才是般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要旨。

  第二段:「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印光法師文鈔》開演此段經文妙旨說:「由其心住實相,不住幻相,故內不見我為能度,則無我相,外不見人及眾生為所度,則無人及眾生相,中不見所得之無餘涅槃,則無壽者相。四相既無,三輪體空,故得萬行雲興,一法不著,所以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等也。布施為六度萬行之首,舉其首而例其餘。如是則波騰行海,雲布慈天,上契如來果覺,下契即心自性,故得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其功德等彼十方虛空也。世人不知在離相無住處著眼,遂謂此經破相。不知此經,乃示人廣行六度萬行,上求下化,興無緣慈,運同體悲之無上妙相也。須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無住而得。」
  以上開示要義:無住之妙法,日常生活中,處處皆可修習,如六根對六塵時,當下直觀六塵全是虛幻相,心不住相不起分別,即是無住。又修布施等六度,若能不見有能修之我,及所修之法,如是觀照我法二空,又恆常起修,即是廣行六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無住而生心起妙用,故福德廣大不可思量。若是住法著相,雖有修習,總不出分別執著之妄心,只得有限量之人天福報,不能開顯自心本具如來智慧之本覺性德。


二、《思益梵天所問經》開示:

  「不退轉天子言:若無所住是住梵行。思益言:云何無住而住梵行?答言:若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是住梵行。又梵天,若行者不住我,不住眾生,不住壽命,不住人,是住梵行。以要言之,若不住法,不住非法,是住梵行,住不二道是梵行義,住不二道即不住一切諸法。所以者何?眾賢聖無所住,不取於法,能度諸流。」
  以上經文要義:於一切法無住,即是住於清淨梵行。所謂無住,是指不住不貪求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境界,若住三界,心則雜染不淨,不名梵行。無住亦是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住相則起妄念分別,亦不名清淨梵行。總之,不住法之有相,亦不住非法之無相,如是空有二邊皆不住,即能安住清淨梵行。眾賢聖皆是一切法無所住,不執取諸法,故能度過生死暗流 。


三、《大智度論》開示:

此分為四段作說明:

  第一段:引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十七品,解釋此段經文涵義說:「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
  以上開示要義:三界世間法皆從因緣和合生,如人道眾生是前世業力為內因,父母為外緣,如是因緣和合聚會時,即生出此人。因這是假藉因緣和合而生,故無有自性,若有自性,就不用因緣和合時才生。既然無有自性,故一切法之法性是空,雖有一切法可見可聞,因無自性,自性是空,故所見所聞全是虛幻相,《萬善同歸集》說:「無生之生,幻相宛爾。」既然一切法是虛幻相,故一切法不可取著,若能不執取一切法,則不造有漏生死業,故說:「不可取相是涅槃」,不住不取法,方能到達涅槃彼岸。所以菩薩修不住一切法,若住法則已失般若智照,故以不住法,方是安住般若波羅蜜彼岸。

  第二段:釋初品檀波羅蜜,解釋說:「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於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若取般若波羅蜜相,是為住法住。」
  以上開示涵義:菩薩觀修般若時,不住一切法之兩邊,不住常與無常,苦與樂,空與實,我與非我,生滅與不生滅等二邊,亦即於一切法二邊不起妄念分別,則心入於一相,一相即無相,心中無一切相,心則清淨,如是即不住法,以不住法,方是安住般若。若是於一切法起虛妄分別,則心已著相,已非般若。又住甚深般若中,於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若執取空相則成沉空滯寂之偏空,已非般若真空。如是二邊不住,空相亦不住,方是以不住法,而安住般若波羅蜜。

  第三段:釋三慧品引用經文說:「須菩提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處,應實際作證?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汝住道中,不受諸法故,漏盡心得解脫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我無所住,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是,無所住,應實際作證。」
  以上經文大意:須菩提問佛,菩薩住何處,才能證實際(實相)?佛反問須菩提,你住於道中,不受諸法,而得漏盡心解脫嗎?須菩提答說:我無所住,故不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於一切法不受,才得漏盡心解脫。佛告須菩提,菩薩亦如是,於一切法不住,無有諸受,才證實際。由上可知,若自心還有樂受、苦受等諸受分別,則心不安住般若,不得漏盡心解脫。

  第四段:釋方便品引用經文說:「佛告須菩提: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念故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念故無所著。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應有所著。不著故不住,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有法可著可住。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
  此段經文大意:佛告須菩提:若能不念色,乃至不念不住無上菩提,方得無上菩提。何以如此說呢?若有所念色等,則心已染著欲界、色界、無色界。若無念,心則清淨,不取著三界。故菩薩行般若,不取著不住一切法,不見有法可念可住可取著,這才是行般若。


四、《大般涅槃經》開示:

這分為二品作說明:

(一)梵行品:「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不名無礙,無所取著乃名無礙。善男子,有取著者,當知是人名為凡夫。何故取著名為凡夫?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繫縛,乃至為識之所繫縛,以繫縛故則不得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是故取著名為凡夫。菩薩摩訶薩以見法相及知義故,而於色中不生繫著,乃至識中亦復如是。以不著故菩薩於色不生貪心,以無貪故則不為色之所繫縛,以不縛故則得脫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善男子,以是因緣,我為弟子十二部中說繫著者名為魔縛,若不著者則脫魔縛,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而無所著。」
  由以上經文可知,凡夫與菩薩之不同,凡夫認一切法為實有,取著於色受想行識五蘊,故生貪心,而為色等五蘊諸魔所繫縛,故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菩薩以般若妙慧,了達色等五蘊皆是虛幻相,無有真實,體性是空,空則無所有,故不生貪心,以無貪故不為色等五蘊諸魔所繫縛,故能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有住著即被魔縛,無所住著則不被魔縛,能生死自在無礙。

(二)師子吼菩薩品:佛於雙娑羅樹下,即將示現涅槃,師子吼菩薩請佛常住於娑羅林中,佛於是開示無住之甚深妙義,這分為五段作說明:
  第一段:「佛言:善男子,凡言住者名為色法,從因緣生故名為住,因緣無處故名無住,如來已斷一切色縛,云何當言如來住耶?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住名憍慢,以憍慢故不得解脫,不得解脫故名為住。如來永斷一切憍慢,云何而言願如來住。」
  以上經文大意:凡是有住著的,皆是住於因緣所生的色法中,而佛徹悟無相心性,了知一切因緣法體性皆空,故不住於色法,而斷一切色縛,故如來不住於色等五蘊。又住著者則有自他分別,因住著自己福報勝於他人,故生起憍慢心,此憍慢心即是堅固我執,故不得解脫。而如來智照自他一相,無人我之分別,永斷一切憍慢,故如來無住。

  第二段:「住者名有為法,如來已斷有為之法,是故不住。住名空法,如來已斷如是空法,是故獲得常樂我淨,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名為二十五有,如來已斷二十五有,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即是一切凡夫,諸聖無去無來無住,如來已斷去來住相,云何言住?」
  以上經文要義:有為法是有能為之我,及所為之法,這是我法二執。而如來證無為法,無能為之我,無所為之法,我法二空,故如來不住有為法。又二乘修空而住於空,是名偏空,而如來所證之真空,空而不空,不住於空有二邊,入於常樂我淨之大涅槃,故如來亦不住空。又住者即是住於三界之二十五有,而如來已超三界,斷於二十五有之輪迴,故說如來無住。又住者是凡夫有來有去,有來有去即是有生有滅,如來已證般若大空,遍於十方全是佛法身,不來不去,故如來無有往來去住之相,故說如來無住。

  第三段:「無住者名無邊身,身無邊故,云何而言唯願如來住娑羅林。若住此林則是有邊身,若有邊則是無常,如來是常,云何言住?」
  無住者不住生死邊,不住涅槃邊,不住二邊,是不住一切處之無邊身。若是有住則是有邊身,亦即無常身。如來法身恆常住不變異,故是不住一切處之無邊大自在身。

  第四段:「無住者名曰虛空,如來之性同虛空,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金剛三昧,金剛三昧壞一切住,金剛三昧即是如來,云何言住。」
  如來證大空性為法身,此大空性無相,有如虛空之不住一切處,故如來無住。又如來入於金剛三昧,斷盡最初一分生相無明而成佛,故佛身即是金剛身,金剛三昧破壞一切有住之生滅法,故如來無住。

  第五段:「無住者名無始終,如來之性無有始終,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無邊法界,無邊法界即是如來,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以無著故名首楞嚴。如來具足首楞嚴定,云何言住。」
  若是有住,則是有始終有生滅相,如來證實相般若,不生不滅,故如來無住。又無住即是無邊法界,佛證實相,橫遍十方全是佛法身,故如來無住。又無住即是首楞嚴三昧,佛證首楞嚴大定,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之一切法,皆通達無礙,但又無所染著,照而常寂,故如來無住。由上可知,如來證金剛三昧及首楞嚴三昧等大定,皆由無住妙慧而得成就,故無住功德力不可思議。


五、《萬善同歸集》開示:

  「但所作之時,一切無著,歡喜慶幸,竭力盡誠,迴向無上菩提,普施法界含識,則一毫之善,皆是圓因,終不墮落人天因果。又福業弘深,凡聖俱濟,福是安樂之本,智為解脫之門。以此二輪不可暫失,乃成佛之正轍,實拔苦之深因。」
  此段開示是說明修無住的下手處:佛弟子在正作正修善法時,即要一切無著無住,觀無有能修之我,無有所修之善法,如是觀我法二空,此是修智慧門。又修善法時,歡喜慶幸此善因緣,故竭力盡誠修持此善法,並迴向無上菩提,將此功德迴向普施法界一切眾生,此是修慈悲福德門。如是無住修持善法,智慧與福德二門皆已俱修,所謂「福是安樂之本,智為解脫之門」,成佛的福慧兩足尊,皆已漸次修習,故以無住心修持善法,不墮落人天福報,為成佛圓因,故功德甚深。


貳、觀一切法無所得,是名修般若

導言:《文殊菩薩讚佛法身禮》說:「諸法猶如幻,如幻不可得。」一切法如幻化,非真實有,性空故不可得。以觀一切法不可得,則能與空性相應,故觀無所得,是修學般若之重要觀修,經論中開示豐富,以下共以十本經論,廣作說明:


一、《大般涅槃經》開示:

這分為二品作說明:

(一)、梵行品:經文豐富,這分為七段作說明:

  第一段:「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無所得者名四無礙。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得者名為無礙,若有得者則名為礙,有障礙者名四顛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四倒故,故得無礙,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菩薩修無所得,心與性空相應,智慧廣大,而得說法四無礙:
①法無礙:遍知聲聞、緣覺、菩薩及諸佛之法。
②義無礙:雖說有三乘,菩薩知其歸一乘,終不謂有差別之相。
③辭無礙:於一法中能作種種名,經無量劫,說諸法不可盡。
④樂說無礙:菩薩凡所演說無有障礙,無畏懼他人問難,若名若義,種種說法,不可窮盡。
  菩薩又以無所得,得實智慧,而無凡夫四顛倒: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亦無二乘之四顛倒:常計無常,樂計無樂,我(大我)計無我,淨計不淨。以上皆是以無所得妙慧,故得說法四無礙,及無凡夫與二乘之種種顛倒。

  第二段:「無所得者則名為慧,菩薩摩訶薩得是慧故,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無明,菩薩永斷無明闇故,故無所得,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無所得才是真實智慧,若是有所得則成無明闇執,因有所得則有我能得,及我所得之法,則成我法二執,起煩惱造諸有漏業,故有所得只增長無明執著,墮於生死地。無所得則心清淨無相,俱破我法二執,得大自在,故才是真實智慧。

  第三段:「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以無所得心,無有煩惱可得,無有生死可得,不見諸法性相可得,心清淨無相,故無所得名大涅槃。若是有所得心,則有三界二十五類眾生可得,亦有一切生死可得,故不得涅槃,而名凡夫,不名菩薩。

  第四段:「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住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聲聞辟支佛道,菩薩永斷二乘道故得於佛道,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若以無所得心,與性空相應,則不住諸法,不住有無二邊。若住有則起貪瞋癡,造有漏生死業,故不住有,則無凡夫之有生死。二乘畏懼生死,滅色取空,求證涅槃,執著無邊,故墮於偏空涅槃,不見佛性,不能成佛,這亦是有所得心。菩薩以無所得心,遠離有無二邊,永斷凡夫著有及二乘偏空,隨順大乘中道,故能得成佛道。

  第五段:「無所得者名為虛空,世間無物名為虛空。菩薩得是虛空三昧,無所見故,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以無所得心,一切法皆不可得,心空如大虛空,虛空中無物可見。菩薩以無所得心,見諸法如幻化,不住著所見,見而無見,故菩薩得是虛空三昧無所見。若是有所得心,則有所見,見有生,見有滅,即墮於凡夫之生死輪迴。菩薩以無所得心,無所見,故永斷生死。

  第六段:「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菩薩斷是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菩薩以無所得空慧,心清淨無障礙,故得見佛性。佛性者不生不滅,常住不變,故是常;見佛性得寂滅樂、寂靜樂,故是樂;見佛性得大自在,不為一切相所礙,《涅槃經》說佛有八大自在,故是大自在之大我;見佛性則見自性清淨,無諸垢染,故是淨。菩薩以無所得心,見佛性而得常樂我淨。若是有所得心,如凡夫二乘等被有所得心所障礙,不見佛性,故無常樂我淨之妙德。

  第七段:「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觀第一義空,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五見,菩薩永斷是五見,故得第一義空,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以上經文所說五見,是指凡夫見惑之五見:
①身見:謂於五蘊中,執肉身為我,並妄認身中有一主宰的我,恒起我見,故身見亦名我見,此身見為五見之根本,亦是最難破者。
②邊見:計執我身或斷或常,若妄執死後如燈滅,無有來世,即為斷見;若不知肉身刹那無常變異,或執死後仍為人,則為常見。此斷見與常見皆偏於一邊,故名邊見。
③邪見:不相信三世因果,邪執惡因無惡果,善因無善果,故斷諸善根。
④戒禁取見:取非理之戒禁,如牛戒、雞戒等為升天之因,此是非因計因之妄見。
⑤見取見:謂於非真實妙法中,謬計為涅槃,心生取著,此是非果計果之妄見。以上五見皆是凡夫外道,有所得心之妄執。
  菩薩以無所得妙智,心空無一物,故與第一義空相應,第一義空亦名中道實相,不見有,亦不見無,二邊皆不住,一切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二)高貴德王菩薩品:「如來之心亦無得想,何以故?無所得故。若是有者可名為得,實無所有云何名得?若使如來計有得想,是則諸佛不得涅槃。以無得故名得涅槃,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得諸法故名為大我。」
  如來心是清淨心,是大般若智慧心,是大空性心,見一切皆空無所有,見而無見,故如來心是無所得,以無所得故無一切障礙。如來以無所得空慧,無得則無失,故心無生滅,方得大涅槃,得大自在之大我,於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而又不住所知所見,常寂常照,寂照不二,故是無所得之大自在大我。


二、《維摩詰經》開示:

此分為二品作說明:

(一)入不二法門品:「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無捨,無取無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說:若有所得,則有能得之人與所得之法的分別,故說為二。又有得則有失,有得失之分別,故說為二。若能了知一切法體性,皆性空無相,一切法無所得,則無法可取,亦無法可捨,如是不取不捨,離二邊分別,即是入不二法門,而開顯一心中道實相。

(二)文殊師利問疾品:「維摩詰言: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
  以上經文是維摩詰大士,開示以無所得心,斷三界攀緣,而出離生老病死。維摩詰說:生老病死的根本,在於眾生心的攀緣三界,以有攀緣則有取,亦即貪求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五欲樂受,或禪定樂。若能了知三界一切境界,全是因緣生滅法,虛妄不實,無有一法可得,則能斷除三界攀緣心。所謂無得是指離內見及外見等二見,內見是指內有攀緣妄想,外見是指外有諸法可得。若能遠離內心取捨妄想,及外有諸法可得等二見,以如是無所得之空正見,調伏其有所得心,則能斷除對三界的攀緣取著,心不再造有漏業,故能出離老病死苦,此即菩薩之覺悟菩提。


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開示:

這分為兩品作說明:

(一)無所得品:「舍利子,色如虛空,受想行識如虛空,所以者何?舍利子,如虛空前後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前後中際不可得,何以故?色性空故,受想行識性空故,空中前後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
  經文又說:「眼耳鼻舌身意處亦如是,前後中際不可得,何以故?眼處性空故,耳鼻舌身意處性空故,空中前後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色聲香味觸法處亦如是,前後中際不可得。何以故?色處性空故,聲香味觸法處性空故,空中前後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
  以上經文大意:眾生之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因緣所生法,亦即前世業力因緣所生,故每一類眾生的五蘊皆不同。《中論》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五蘊既然是因緣所生,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空則無所有,故五蘊如虛空,前後中際皆不可得。十八界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亦是因緣所生,緣生無性,體性是空,故十八界如虛空,亦皆不可得。若能常作如是觀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不可得,心即與空性相應,而破除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執著,而相應於我法二空。

(二)般若行相品:此品廣說以無所得為方便,修學般若及佛法,共分為二段作解釋:

  第一段經文:「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學,以無所得為方便,學般若波羅蜜。舍利子言:無所得者,為何等法不可得耶?佛言:我不可得畢竟淨故,有情命者、作者、受者、知者見者,不可得畢竟淨故。色受想行識,不可得畢竟淨故。苦集滅道聖諦,不可得畢竟淨故。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不可得畢竟淨故。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不可得畢竟淨故。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不可得畢竟淨故。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畢竟淨故。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不可得畢竟淨故。舍利子言:世尊,所說畢竟淨者,是何等義?佛言:諸法不出不生,不沒不盡,無染無淨,無得無為,如是名為畢竟淨義。」
  以上經文大意:佛開示說,修學般若及一切佛法,要以無所得為方便,才是正修正學,因為一切法無所得時,心清淨無相,方與空性相應,若心有所得,則已墮於我法二執。所謂無所得,是指有情生命的我,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等皆不可得,如是則我空。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等世間法,是雜染緣起,緣起性空,皆無自性,故亦不可得,如是則法空。
  又出世間法的四聖諦、十二因緣法、六度、十力、四無所畏、慈悲喜捨、三十七聖道品等法,雖是清淨緣起,緣起性空,故亦無聖道法,及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等聖道果可得。如是一切法皆不可得,不住於相,方能畢竟清淨。所謂畢竟清淨,是指無有生滅、染淨、有為無為等對待法的分別,如是而入畢竟空的究竟清淨。故無得才得真實果德,若以有所得心修善法,只得相似善果。

  第二段:「舍利子言: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何故以無所得為方便?佛言:以無性自性空故,無所得為方便。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則能成辦一切智智。」
  修般若時,為何要以無所得為方便呢?佛答:諸法的法性是無自性,以無自性空為萬法的法性,既然一切法的法性是法空,故修般若時要以無所得為方便,方能契合法性無自性的法空,方得成辦佛的一切智智。若不以無所得為方便,則所修六度、三十七聖道品,全落於有相行,則不能成就般若大智。


四、《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刹功德莊嚴經》開示:

  「智上菩薩白文殊師利童真菩薩言:云何而證無上菩提?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法無所得,亦無所壞,於無無所著,於有無所得。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為於有故獲於菩提,為於無耶?答言:善男子,法本無生,無已有,無今有,無當有,究竟無所得。」
  智上菩薩問文殊菩薩,怎樣證無上菩提?文殊答說:真法無所得,既然無得,故無失無壞。既不住著無的一邊,於有邊亦無所得。若住著於無,則成二乘偏空,沉空滯寂;若住於有邊之有所得,則成凡夫之有生死。智上菩薩又問說,是因為有,或因為無,而獲得無上菩提?文殊菩薩答說:一切法之法性本來無生,既然無生,故無已有,無今有,無當有,究竟來說是無所得,無得才真得菩提。


五、《入一切佛境界經》開示:

  「佛言:文殊師利,一切法無分別離分別,非下非中非上,何以故?一切法不可得故。文殊師利言:一切法不可得者,是一切法平等。言一切法平等者,是平等住。言平等住者,即是不動。言不動者,彼無心定住。言無心定住者,即是無生。若如是見,彼心心數法畢竟不顛倒。若畢竟心不顛倒者,彼行者能得如實,彼不在生死。」
  佛說:一切法不作分別,見而無見,無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分別,因一切法性空,無所有,不可得,故無分別。文殊菩薩接著佛發揮說:一切法不可得,因一切法體性皆空,故一切法平等。如是安住一切法平等性,不起愛憎取捨,心即不動。心安住不動,即是無心定住,入無心三昧。能安住無心定,心不起妄動分別,心則無生。若作如是見,則心畢竟不起虛妄顛倒,不見有一法可得,則行者能得實相,不在生死輪迴中。


六、《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佛言:慈氏,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有二種智:一者小智,二者大智。小智施者,為求人天二乘解脫,如是施者,但名布施,不得名為波羅蜜多。大智施者,心無所得,無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羅蜜。以是故知,檀波羅蜜從智慧生。」
  小智者之行布施,為的是來世的人天富貴福報,或今世的美好名聲,或二乘的個人解脫,這只能稱為布施,雖有布施福報,但不能到彼岸,因為這種布施是有所得心,故不能成就到彼岸的解脫功德。
  大智者之布施,知一切法皆幻化,故以無所得心,無布施者、受施者、布施物之可得,三輪體空,故能不住相布施,不求個人福報,但將所修布施功德,迴向法界眾生,同成菩提道,故終究能成就佛菩薩功德,這才是布施波羅蜜。故修六度,皆須以智慧心為導引,才有到彼岸的解脫功德,才稱為六度波羅蜜。


七、《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開示:

這分為二段作說明:

  第一段:「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皆悉無有已得、今得、當得,唯彼凡夫一切皆得。時大迦葉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一切諸佛不得何等?文殊師利言:一切諸佛不得我,不得眾生,不得壽命;不得斷,不得常;不得諸陰,不得諸入,不得諸界,不得諸名色;不得欲界,不得色界,不得無色界;不得分別,不得思惟;不得顛倒,不得貪恚癡;不得此世,不得彼世;不得我,不得我所,乃至不得一切法。大德迦葉,如是一切法次第不得,亦復不失,不縛不解,不取不捨。是故迦葉,應當覺了如是法門。」
  以上經文大意:文殊菩薩說:諸佛如來,於一切法不可得,無有已得、今得、當得。而凡夫則是一切法皆得,有得則有失,故得失是生滅法。文殊菩薩又進一步詳明無所得的內涵:諸佛不得我、眾生、壽命;不得斷常二邊分別;不得五陰、六入、十八界、名色等法;亦不得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諸法;不得妄想分別思惟諸法,不得顛倒法,不得貪瞋癡等諸煩惱;不得現世、過去世、未來世等三世法分別;不得我及我所之分別;乃至不得一切法,以不得一切法,故於一切法亦不失。以無有繫縛,故亦無有解脫。乃至不取一切法,亦不捨一切法。最後文殊菩薩開示說,應當覺了如是無所得法門,亦即勸修觀一切法性空,而於一切法無所得,則能成就佛大智慧海,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第二段:「文殊師利言:天子,若彼禪行比丘,於一切法悉無所得,無所得故,不思念,不分別,不修不證,何以故?天子,彼諸法但有名,如三十七助菩提法,彼雖有名而不可得,唯以分別因緣故生,一相無相,以如是名,故如是說,其說亦無。故彼雖復名字證知,終不可得,是則名為如實覺知三十七種助菩提法。」
  文殊菩薩對天子說:若修清淨禪行的比丘,於一切法悉無所得,亦即了知一切法空,則能於一切法不思念,不分別,無修無證。因為一切法但有名字,體性畢竟是空,故無修無證,無能修,無所修;無能證,無所證,我法二空,一切法無所得。龍樹《中論》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都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如成佛道之三十七助菩提法,是佛教化眾生之因緣,以善巧方便而立下之名字相,既然是因緣法,緣生無性,體性是空,故是一相無相,雖有假名,畢竟不可得,一切法空。若能如是了知,名為如實覺知三十七助菩提法,亦是如實覺知一切法的真實相。


八、《大智度論》開示:

這分為二品作說明:

(一)釋初品中般若相義:「若無所得、無所行,行者何以求之?答曰:無所得有二種:一者,世間欲有所求,不如意,是無所得。二者,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非無有福德智慧增益善根。如凡夫人,分別世間法故有所得,諸佛心中則無所得。」
  這是問說,若無所得、無所行,則要如何修學般若呢?答說:無所得有二種情況:(一)凡夫在世間上皆是有所求,若所求不成就,故說無所得。(二)諸法實相中,無有決定相可得,因為諸法皆因緣生,因緣滅,因緣法性空,空無所有,不可取,無有法可得。又福德智慧等善根,與性空相應,有福德智慧者才能了悟無所得法,故無所得並不是說沒有福德智慧等善根。總之,凡夫是有所得心,有得即有失,是生滅法。佛心則是無所得,無得才是性空常住妙法。

(二)釋實際品:「佛告須菩提:世諦法故,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第一實義,何以故?第一實義中,無有色,乃至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一切法,皆以世諦故說,非第一義。」佛又說:「世諦法故,說名菩薩,說名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是菩提中無法可得,若增若減,以諸法性空故。諸法性空尚不可得,何況得初地心乃至十地心、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乃至一切佛法當有所得,無有是處。」
  以上經文大意:佛以世俗諦,說菩薩得無上菩提,如《心經》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依世俗諦,為令眾生了知,而說名菩薩名阿羅漢,名色受想行識,乃至佛一切種智等法。若依第一義諦真空而說,則無有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可得,乃至無有無上菩提可得。以諸法性空故,乃至初地心至十地心,六波羅蜜法,三十七聖道品,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乃至一切佛法皆無所得,以無所得才得真實佛法,才有種種妙用。若認為有法可得,則是生滅法,非真實法。《達摩悟性論》也說:「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這是說,修心即是修道,心是無相,故無心可得;道是性空,故無道可得,這才是真修得道。


九、《金剛經》開示:

  「佛告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等三心不可得,顯明第一義諦是無所得空。佛法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當心不可得時,則一切法亦皆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空。此三心不可得,經論多處詳明其義,以下引用四部經論作說明:

(一)《金剛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復云何 (這是何義) ?過去心已滅故,未來心未生故,現在心不住故,無形故。寶積經言:迦葉,一切佛不見過去心,不見未來心,不見現在心。」
  此論解釋說:過去心不可得,過去心已滅故;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心未生故;現在心不可得,現在心剎那不住故。總之,心本無形相故,所以佛不見有三世心,凡夫妄心分別,才有三世心的差別。既然不見三世心,三世心不可得,不可得處,心即是空,心清淨自在,無有煩惱可得,此即般若妙力的顯現。


(二)《宗鏡錄》卷九十五:

  引用《善夜經》說:「佛言: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在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
  《宗鏡錄》解釋說:「此緣三世之境,是相續識。若初心人,未得一念不生,或前念忽起,但後念莫續,亦漸相應。若欲頓消,直觀一念生時,不得起處,自然前後際斷,當處虛寂。如金剛般若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無得故,自不相續。」
  以上開示大意:緣三世之心,是相續識,相續生起三世諸念諸事而不斷,此即妄想分別心。若初學修觀心者,尚未得一念不生,念頭乍現忽滅,此時即起觀照,當前念生起時,後念了知此心虛妄,心不隨此妄心流轉,即能停息相續妄心,而安住清淨心。若利根者,欲直觀頓破此生滅相續心識,當一念生起時,返觀內照,過去之心已過去,過去心不可得,不應追念,追念無益;未來未至,未來心不可得,不應有所希求,有求即有所得,有得則有失,仍是生滅法,故不應希求;現在之心,刹那生滅,虛妄不實,現在心不可得,故不應住著。作如是觀照,前後際三心皆不可得,則心無有生起處,心無生處則無滅處,不生不滅,故佛 說當處解脫。


(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
  以上經文大意:過去已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未至,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刹那不住,現在心不可得,既然三世心皆不可得,故眾生心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心若有法可得,如得順境,心生觀喜;如得逆境,心生憤怒,這都是心隨境轉,作虛妄分別,已成生滅妄心。若能了知心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心清淨無一物,空無所有,則無三界可得,亦無煩惱生死可得,唯一常住平等心,於十方法界自在來去,無有障礙。


(四)《傳法正宗記》記載:

  達摩祖師至中國,與梁武帝對談佛法不契合,離去而住於嵩山少林寺,終日唯面壁默坐。後有僧神光者斷臂求法,達摩問他求何法?神光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神光答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乃說:「與汝安心竟。」神光有所契悟,達摩遂改其名曰慧可,即禪宗二祖。
  此傳法公案中,慧可尚未悟心性本空時,心中仍有煩惱躁動,故說心未安寜,請求如何安心方法。達摩知其病根,由病根下藥說:「你將不安心拿來,我給你安心。」這是達摩的善巧,意欲慧可找出不安心在何處。慧可隨指示,往內心返觀,找心不安處。慧可深具善根,當他往內深觀,觀察不安的心在何處?這時豁然察覺,心本無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心空豈有煩惱不安心?故當下直說:「覓心了不可得」,心空清淨無一物,無有一法可得,豈有不安心可見可尋覓?當下慧可前後際心斷,空寂靈明之心頓現,而覺悟心空不可得,煩惱妄想無有生起處,妄心頓消亡而無所有。達摩知他深觀,已見不可得之空寂本心,故當下印證說:「我給你安心完畢。」這是二祖慧可覓心了不可得,而破除煩惱不安生起處,當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的覺悟歷程。


十、《楞嚴經》開示:

  「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楞嚴經正脈疏》解釋說:「妙莊嚴海者,具足萬德莊嚴之果海也。圓滿菩提者,完復一切種智也。歸無所得者,一一契合性真本有而不從外得也。」
  以示開示涵義:成就如來果地之圓滿功德海,即是菩提智德究竟圓滿之佛一切種智,這包括我法二空的根本實智,及度眾生的方便權智,皆已圓滿成就。而這菩提智慧,並不是從外而得,乃是眾生真如佛性本具之性德。但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覆蔽,今以修德開顯本具性德,故說不從外而得。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德圓滿,性德全彰。」
  古德開悟偈頌:「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是說,由於無始以來,自心向外攀緣,迷於六塵,而被塵境繫縛,故內心光明覺性不得現前。今不攀緣塵境,迴心返照,打破六塵牢關,見此光明心性,心性無相,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故不被山河擋礙,遍一切處,皆是此光明覺性,故說:「照破山河萬朵」。《楞嚴經》也說:「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有所得的妄想狂心停息,菩提妙心頓現,如是回到法性的一切法空,故說「歸無所得」。
  《大佛頂經文句》說:「彼魔外二乘等,由其皆有所得,所以皆非究竟也。」這是說,眾生之不能成就佛道,而墮落為天魔、外道、凡夫、二乘等,皆是被有所得心所障礙纏縛,如凡夫得樂事即起貪欲,得苦境則起瞋恚。又如二乘怖畏生死,修空以取證涅槃,而住於偏空涅槃,這即是有所得心,故不能圓滿菩提。總之,唯有行深般若,究竟我法二空,一切無所得,才能圓滿菩提。
  《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故無有一法可得,方契合一切法空,才得無上菩提。

  以上貳、觀一切法無所得,是名修般若。已說明完畢。


參、觀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是名修般若

導言:古德頌言:「空無相願(無作)三脫門,三世平等一味真,體達諸覺如如理,智慧波羅皆圓滿。」這是說,若欲圓滿成就智慧波羅蜜,須修此空、無相、無作(亦名無願)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方能入一切平等不二之真如理,而圓成大覺聖智。


一、分別說三解脫門:


(一)空解脫門:

①《楞嚴經》卷五開示:

  「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經又說:「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法忍。」
  以上說明,十方如來同告阿難:無始已來之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是因汝等不知六根之本性,攀緣六塵,被六塵所迷,更無其他原因。若欲了知無上菩提,得自覺聖智,而證常樂我淨四德,亦須從六根下手,了知六根被六塵所繫縛的道理,而破除六根之迷惑。修時只要選擇六根中之任何一根,一根若能脫離塵境之繫縛,但得一根先解縛,其餘五根,也隨之脫離繫縛,故一解一切解,因為六根之性皆同一真性,故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如觀世音菩薩在因地修耳根圓通,而悟入如來藏妙真如性。若六根能不緣六塵,本經即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亦即若能見而無見,聞而不聞,知而無知,見聞覺知不染著六塵,則六塵如幻化,六識亦不生,如是不著根塵識,身心皆空,即破我執,而得我空人空。
  又「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依《楞嚴經正脈疏》解釋:雖已得我空,但若不空法,但得空性之少分,空並未圓明,故須進一步修法空,以破法執。但法執有粗細之分,若執法為心外實有,而不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這是粗法執。若能了知根塵識,皆是因緣而有,虛幻不實,則粗分法執已捨,「成法解脫」,這是初步法空,但須進一步修「空亦空」,以斷細法執。所謂細法執是指對修殊勝法,愛不能捨離,這是細法執之法愛。故雖「成法解脫」,不可作己究竟到家之想。
  又「解脫法已,俱空不生」:雖已了知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生,猶如幻化,其體本空,但亦不可執空,否則成法愛執空性亦被污染。當知佛說空法,以破眾生執有,當已破根塵識之法執,亦不應住空,停滯於空而成偏空。《維摩詰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說:諸佛說空法,為度著於有,二乘雖修空而破有執,但不能了知「空亦空」,而成偏空,沉空滯寂,故不能悟真空。須空有雙捨,空有俱空,不住空有二邊,亦不住中流,中道之體亦空,如是「空亦空」,空覺極圓,俱空之念,亦無有生,這才是畢竟空之真空,方是經文所說:「空性圓明,解脫法已,俱空不生。」如是由寂靜三摩地,入空解脫門,而我法俱空,成就無生法忍,解脫生死地。
  若能通達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無所有,唯真心常住常照,則不被諸法所繫縛,而於一切法得自在,是名空解脫門。


②《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開示:

  佛頌言:「覺眼及與耳,自體常空寂,不言我能覺,是名為菩薩。觀鼻及與舌,本性無所有,不分別我覺,是名為菩薩。智慧觀察身,亦覺意自然,覺已為他說,是名為菩薩。色聲香味觸,意所樂諸塵,覺知本性空,是名為菩薩。覺色及受想,諸行與識心,一切斯同幻,是名為菩薩。五陰聚如夢,覺彼無一相,不分別我知,是名為菩薩。」
  以上說明,凡夫雜染識心未清淨,我法二執未破,故認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及色受想行識五陰(五蘊)等色心諸法,皆是實有,而不知是性空,故六根遇六塵,根塵相對,即起六識種種分別覺知,而起愛憎取捨,造諸有漏業,這皆是顛倒無明。故《大智度讑》說:「諸法實相者,不可以見聞念知能得,何以故?六情(情執之六根)、六塵,皆是虛誑因緣果報,是中所知所見,皆亦虛誑(虛幻誑惑不實),是虛誑知,都不可信,所可信者,唯有諸佛於阿僧祇劫所得實相智慧。」
  佛為破眾生迷執,慈悲開示:六根、六塵、五蘊等諸法,皆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本性是空寂,是無所有,所見所知全是幻化相,本是性空無相。若能了知性空實相,則雖見聞覺知一切法,不起分別我見我聞我知,故能見而無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而於一切法無所得。如是不住相,心即離相而無相,無有差別相可得,豈會生起貪欲、瞋恚、無明諸煩惱?能如是智覺,是名菩薩覺一切法,即入空解脫門,不被六塵、五蘊所繫縛,並將所覺悟之法,轉授諸眾生,是名為菩薩,不名生死凡夫。


③《大智度論》開示:

  此論對空解脫門有多種解釋:「有人言: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這是指人無我、法無我之二無我。眾生妄認五陰(五蘊)中有一主宰的我,及「我」所對應的一切法,亦即我所,此即人法二執。若有主宰性的我,何以人不能主宰不生病,不老病死呢?故無主宰的我及我所,故說是空,無我、無我所。
  又說:「住是三昧中,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若安住空三昧,了知一切法真實相是畢竟空,空中無有眾生及一切法可得。這是在空三昧中,觀察一切法畢竟空,是名空解脫門。
  又說:「何等空涅槃門?答曰:觀諸法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這是說,觀察諸法無我、無我所,因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隨因緣生,隨因緣滅,故諸法皆無自性,自性是空。既然一切法是自性空,故無有造作者,無有受果報者。當知造作的是心識,受果報的也是心識,並無有一實我造作者及受果報者,故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若不知我空,妄認有我是造作者,有我受果報者,這是我執,則虛妄受輪迴之苦,升沉三界,受業力繫縛,不得自在。若知空門,無有我為造作者、受報者,無我故得涅槃解脫。


④《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真實忍者,以正智慧了一切法本性皆空,即此空性與一切法本性,無二故。一切法性空性,正智本性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以是當知,世間法即是空,空即是世間法,二法本性不相離故。如是忍者,名究竟忍。」
  以上經文中之忍是指法忍,不是對眾生之忍辱。真實法忍是指以般若妙慧,了達一切法之法性皆是空性,無有一法可得。比空性與一切法之法性不二,空性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空性,以正智觀之皆清淨無相。若能如是了達,則了知無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法性皆是空,無二無別,世間性即空性,空性即世間性,故說一切法空。若能如是安住一切法空,即名究竟忍,亦名最上之空解脫門。

(二)無相解脫門:

①《大智度論》開示:

  「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眾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否?審諦觀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以是故,男女一異等法實不可得,是名無相門。」
  以上開示大意: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故無有真實的一切法可得。《法華經》說:「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一切法的法性,皆空無所有,無我相及我所的法相,故無男相、女相及一切法差別相可得。《未曾有正法經》說:「諸法性空,皆幻化相。」若了達諸法體性是空,則所見之相皆是幻化相,無有真實相可得,故說諸法無相。若能了達諸法皆幻化相,真實相是無相,則不被一切境界相所轉,即得自在解脫,是名無相門。


②《大般涅槃經》開示:

  「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
  萬法之相,千差萬別,《涅槃經》總攝為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相,生滅四相之生、住、壞三相,及眾生相之男相、女相等二相。此十相最易使眾生染著,造有漏業,輪迴三界六道,故不能入涅槃。《涅槃經》特別提出此十相,代表一切相,若能了知此十相之體性皆空寂,此十相皆虛幻相,則不住著此十相,心清淨無相,無相則無生滅相,即入無相解脫門,登涅槃彼岸。


③《華嚴經》開示:

  「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前。」
  以上經文大意:若能觀察一切萬有,皆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空則寂滅無生,無有少法生相可得,無生則無滅,當下畢竟解脫,即是無相解脫門現前。
  《華嚴經疏鈔》深入解釋說:「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空相,若取空相,不是真知空門。《大智度論》說:『若取諸法空相,生憍慢言:我知實相』,應學無相門,以滅空相。」故修無相,了達「自性滅」,自性本寂滅,空亦空,亦即畢竟空,則念相不起,故「無有少法相生」,能、所皆寂滅,則無相解脫門現前。


④《金剛經》開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若能了知諸相皆是因緣和合而生,隨因緣生滅,故皆是生滅虛妄相,既知是虛妄相,故見相不住相,不住相則心中無相,能如是了知無相,即見如來法身。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若能成就離一切相,遠離生滅相、有無相、來去相、增減相、垢淨相等相,不被諸相繫縛,則得成就如來之大自在解脫,是名為佛。

(三)無作解脫門:

①《大智度論》開示:

此論對無作、無行,廣開論述,以下共分五段作說明:

  第一段:「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
  若對三界中一切千差萬別的諸有,能知是虛妄不實,了不可得,故不造作追求,心能如是安住,是名無作三昧。

  第二段:「行無行故,名為聖行。何以故?一切聖行中,不離三解脫門故。若能如是行無行法,皆無所得,顛倒妄想煩惱畢竟不生,如虛空清淨故,得諸法實相,以無所得為得。」
  「行無行」是指雖行六波羅蜜,或三十七聖道品等一切善法,但心中不住此行,無有能行者及所行之法,無有能、所分別,我法二空,如是行一切行法皆無所得,以無所得故不生煩惱。能如是行無行,心如虛空,清淨無相,故名聖行。《頓悟入道要門論》也說:「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聖行,不行有無憎愛等是也。」如是行無行,不生起愛憎有無分別,與我法二空相應,以無所得方得諸法實相,故一切聖行皆不離三解脫門。

  第三段:「如佛所說:菩薩精進,不見身,不見心,身無所作,心無所念,身心一等而無分別。所求佛道以度眾生,不見眾生為此岸,佛道為彼岸,一切身心所作放捨,如夢所為,覺無所作,是名寂滅諸精進故,名為波羅蜜。所以者何?以一切作法,皆是虛妄不實,如夢如幻。諸法平等,是為真實,平等法中,不應有所求索,是故知一切精進皆是虛妄,雖知精進虛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如佛以上開示,菩薩之精進行,即是行無行,不見身之造作行,心無所念無所作之行,如是身心皆無作分別,無能作無所作,不覺有作。因菩薩了知一切作法,若有能作與所作分別,則是我法二執,皆虛妄不實,如夢如幻。唯有平等法才是真實,平等法中無有能作與所作分別,我法二空,故是真實。故所求佛道以度眾生,不見眾生為此岸,佛道為彼岸,不住精進度眾生相,名為真實精進行,才是行無行之聖行,名為無作解脫之行。

  第四段:釋三慧品說:「佛言:不行,是名菩薩般若中行。般若波羅蜜體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不可得。法空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行處亦不可得。眾生空故,行者不可得。一切戲論不可得故,菩薩不行,名為般若波羅蜜行。」
  以上佛開示說:不行之行,是菩薩修般若之真實行。何以故?若有行者,則是眾生我執;若有行法及行處,則是法執,如是則有我法二執。若行者不可得,則我空;行法、行處不可得,則是法空。如是我法二空,一切虛妄分別戲論皆不可得,才是真實般若波羅蜜行。

  第五段:「須菩提問:若不行是般若行者,初發心菩薩云何應行般若?佛答:初發心菩薩應學無所得法,無所得法即是無行,所謂布施時,以無所得法故應布施。諸法實相畢竟空,畢竟空中無有法可得,若有若無(皆不可得)。菩薩住如是智慧心中,應若多若少布施,布施物、與者、受者,平等觀故,所謂皆不可得。有所得故則是世間顛倒,無所得故即是涅槃。」
  前面說:「不行,是名菩薩般若中行。」初發心菩薩對此則心生迷惑,若不行,則如何行般若?佛答須菩提之請問:初發心菩薩修般若應學無所得法,因為修無所得法,即與空性相應,故無所得法即是無行,無能行、無所行,若有若無,皆無所得,如是則與實相畢竟空相應。如布施時修無所得,所布施物、布施者、受施者,皆「平等觀故」,即是觀一切法性空,無有布施物、布施者,受施者之一切法可得,如是才是修布施波羅蜜,故無所得即是涅槃彼岸,有所得則是世間顛倒此岸。如是修無所得法,即是行無行,才是聖行。


②《華嚴經》開示:

  「如是入空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前。」
  無願即是無作,謂由前面的「入空、無相」,故對三界無有願求,不造作有漏業,唯有大悲為首,妙行教化眾生之行。


③《思益梵天所問經》開示:

此分為二段作說明:

  第一段:「佛言:若菩薩不行生法,不行滅法;不行有漏法,不行無漏法;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法。若菩薩如是行者,諸佛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所以者何?諸所有行皆是取相,無相無分別則是菩提;諸所有行皆是分別,無分別則是菩提;諸所有行皆是起作,無起作則是菩提。」
  以上經文大意:若是有所行,則有能行之我,及所行之法,故所有行皆是取相分別,皆是起作之法,有能作之我,所作之法,皆是我法二執,皆是生滅作業法。而菩薩般若之行,不起生滅造作之行,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為,不行無為;不行有漏,不行無漏;無有能、所分別,亦即我法二空,不住相不分別,故佛才授無上菩提記。

  第二段:「爾時會中有天子,名不退轉,白佛言:世尊,所說隨法行,隨法行者為何謂耶?佛告天子:隨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所以者何?若不行諸法,則不分別,如是行者,則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名隨法行。若起法相者,是則不名隨法行。若念言:我行是法,是則戲論不隨法行。於一切法無憶念,無分別,無所行,是名隨法行。」
  以上佛開示隨法行之修法,即是說明修習無作(無行)解脫門:所謂隨法行,是指不行一切法,不行生死,亦不行涅槃等二邊分別,何以如此說呢?若認為我行是法,即是有「能、所」分別,有能行之我,及所行之法,如是即有我法二執,全是住相起分別之戲論,亦即生滅法,則不名隨法行。若是真實隨法行,不行諸法,無能行、無所行,能所不二,不起我相,不起法相之分別,故雖行一切法,而無有憶念分別,如是無所行,才是隨真如法而行,才是解脫自在之行。


④《萬善同歸集》頌言:

  「妙用無行而行,真智無作而作,修習空華萬行,常遊如幻法門,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永明大師《萬善同歸集》,勸眾生以般若修一切善法,迴向淨土,迴向菩提,最後以偈頌總結萬善之行:
  「妙用無行而行」:由真心起妙用,無能行的我,無所行的法,無能所分別,無心之心而行一切萬善。
  「真智無作而作」:般若真智之妙作,無能作、無所作,能所不二,作而無作,而廣作萬行。
  「修習空華萬行」:以般若行六度萬善,有如空中之華,了知體性本空寂,故不住相,行幻化之行,度如幻之眾生。
  「常遊如幻法門」:般若見一切法如幻化,故所修法門,如幻如化,不住相而修,方能起真實大用。
  「建立水月道場」:建道場度眾生之萬善,如水中所幻現的明月,不可執取,心無道場可得,自在無罣礙。
  「大作夢中佛事」:雖廣作度眾生之佛事,覺知如夢中之事,畢竟不可得,故行而無行,方為妙行。
  總之,以上偈頌顯明般若妙行,是悲智雙運,空有圓融,自在無礙。


二、總說三解脫門:

(一)《大智度論》開示:

①修三解脫門是涅槃因: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又說:「行是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
  以上是總說修空、無相、無作之功德。無餘涅槃是大乘佛法涅槃,亦名無住處涅槃,是佛之大涅槃。入此大涅槃中,具足常樂我淨四種妙德,無身心一切苦,而得常樂自在。欲入此涅槃城有三門,即空、無相、無作三種修門,故此三門是涅槃因。


②一切善法皆攝入三解脫門:

  「佛告須菩提:無相法即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須菩提,以是因緣故,當知一切法皆是無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是一切法無相,得增益善法,所謂六波羅蜜、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何以故?菩薩不以餘法為要,如三解脫門,所謂空、無相、無作。所以者何?一切善法皆入三解脫門。」
  以上開示大意:聲聞四果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皆是修無相法,不住我相、法相成就聖道,只是所證深淺不同,故《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當知,修無相法才能解脫三界生死,若是有相則有生滅相,則是生死法。《大智度論》解釋說:「一切無漏法皆是無相無憶念,有相有憶念皆虛誑不實,若虛誑不實,即是諸煩惱漏。有憶念皆是緣相著法,是故無漏法皆無相、無憶念。」故佛告須菩提,菩薩學是一切法無相,得增益善法,雖學六波羅蜜乃至三十七聖道品,皆須無相亦即不住相,所修善法才是無漏法,若是有相,雖學善法,只成人天福報,故佛說一切善法皆入三解脫門。
  《大智度論》又讚說:「三解脫門是實法,餘四念處等法雖實,皆方便說。三解脫門近涅槃,亦能攝一切實善法,是故說菩薩應學。菩薩學是三解脫門,則出三界,盡三漏故,於諸法中得實智慧,無所不通。」
  由上可知,空、無相、無作是斷三界有漏法之根本要門,其他善法須不離三解脫門,才有出三界之功德,故其他善法皆攝入三解脫門中。故欲得真實智慧,廣開慧解,欲入涅槃城,皆須修習此三解脫門。


③三解脫門之修學次第:

  「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知世間虛誑如幻。如是觀空,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故。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分別有所作,著是無相,是時復自思惟:我為謬錯,諸法空無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戲論?是時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時,還入無作解脫門。」
  此三解脫門之修學次第,首先修空門,知世間虛誑如幻,空無所有,無我、人、眾生、壽者,無作者、無受者,及無我所對應的一切法,如是觀我空、法空,而破我法二執。如是雖修觀空,不應取著空相,若執取空相,求證於空,則住於空而成小乘之偏空,而生起憍慢心,謂自己能知諸法實相。此時應修無相門,無空相可得,以破執取空相。又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取相分別有所作,是時應修無作門,不分別諸法,觀無有能作的我,及所作的法,不應起身口意作有漏業,而墮於三界輪迴中,此即入無作解脫門。
  以下又說明此三解脫門之修學次第:「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取相是空,於是人不得為門,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以上開示大意:雖說有三解脫門,大乘法中本是一法,以修行因緣,故說有三門。何以如此說呢?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能從此城之三門同時進入,只能從一門進入。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若上根利智者從空門進入,修空而不取空相,則一切無礙,直入涅槃城。若入是空門,卻執取空相,是時即生障礙,不能入實相。這時由無相門入,觀空相不可得,空相亦空,如是不執取空相,即入實相。或有人於無相門中,生起取著心,是時應修無作門,觀無相中無有能作之我及所作之法,如是修無作門而入實相。


④修三解脫門入諸法實相: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以上開示是說:大乘法中,修此三解脫門皆能入諸法實相,因為修此三解脫門,觀世間與涅槃,無二無差別,何以如此說呢?世間法皆因緣和合而生,體性本是空、無相、無作,故世間性即是涅槃性,不是於世間法外另求涅槃。故《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龍樹《中論》也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若能了達世間俗諦虛妄不實,則能覺悟第一義空,而入涅槃。《萬善同歸集》說:「了俗無性,即是真諦。」故若不觀照世俗諦之虛妄性,了知自性是空,則無法覺悟第一義空,故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不可得。
  而修二乘者,於世間五蘊執著以為真實,故怖畏生死,妄取涅槃,於世間與涅槃分別為二,不能入平等法性,故不得實相。


⑤修三解脫門以對治障礙:

  「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菩薩應徧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此三解脫門對治眾生不同障礙:一者,空門對治諸見多者:一切法從因緣和合而生,既從因緣生,故一切法無有自性,若有自性就不用因緣和合而生,以無自性故空,空則無所有,故能破除我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等諸見。二者,無作門對治愛多者:無作門即是無願門,以了知世間無常苦空,心生厭離,則不對世間有所願求,不造作有漏業,能遠離三界生死。三者,無相門對治多愛又多見者:了知男女等相皆虛幻不實,心不住相,心則無相,故斷貪愛諸相;又無相則無一異等差別相,故斷諸見。菩薩應遍學此三門,以破除眾生不同障礙。


⑥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

  「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
  有人問說,此三解脫門是以智慧觀空、無相、無作,皆是智慧門,何以說此三解脫門又名三三昧呢?《大智度論》解釋有二種原因:一者,是三種智慧,若不安住定中,以定扶慧,則此三慧不能作真實觀照,則變成狂慧,不是真實智慧。若安住定中,定慧等持,以定慧力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二者,諸禪定法,若無此三種智慧觀照,則禪定對治煩惱只是如石壓草,煩惱雖被定力暫時壓住,等出定時,春風吹,草又生,煩惱仍起活動,還退墮生死地,外道禪定常如是。若在定中,思惟此三解脫門,觀一切煩惱皆不可得,方能破諸煩惱,心得清淨,開悟本覺,故此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


(二)《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開示:

  「文殊師利言:如世尊說,唯有二種受具足戒,何等為二?一受正平等戒。二受邪不等戒。何者是受正平等戒?謂空是平等,無相是平等,無願是平等。天子,若能如是入三解脫門,如實覺知,不分別,不思念,於一法無有退轉,是名受正平等戒。天子,譬如一切草木種子,依大地住而得增長,天子,當應如是具受正戒,所以者何?住於戒故,道法增長,所有一切助菩提分法,出生增長,得名成就。天子,是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一切聲聞,受正戒也。」
  以上經文,文殊菩薩開示說:佛所制戒法,約分為二,一是受正平等戒,這是修三乘道皆須遵守之正戒,亦即三乘道共戒,聖道與戒同時俱足成就,受此正平等戒,方能生起無漏聖智。二是外道所持之邪不等戒。文殊又開示,何者是受正等戒?謂「空是平等,無相是平等,無願是平等」,因為三解脫門,於一切法不取相分別,無憶念,不取著,故說是平等,而入不退轉地。入此三解脫門,道法增長,猶如一切草木種子,依大地而得生長,一切助菩提分法亦如是,依此三解脫門而增長,乃至成就聖果,故一切佛菩薩聲聞,皆共修此三解脫門之道共戒,而成就聖果。


(三)《維摩詰經》開示:

①菩薩品:

  此品說明大乘三解脫門之修因:「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依《維摩詰經無我疏》之解釋:小乘入三解脫門,必沉空而滯寂,不起教化眾生,捨有為法之造作,入偏空涅槃,不再受生,只成自了漢。
  而大乘行者入三解脫門,能起大用,空虛其心,終日度化眾生,終日不乖離空。終日造有為之作,以利眾生,而心中無相,無眾生相,無法相。於世間示現受生,作利他之行,然無能作之我,無所作之法,作即無作。故大乘之三解脫門,是菩薩中道妙行,能起不住相廣大妙用。


②入不二法門品:

  此品說明由修三解脫門,而入不二法門:「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即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說:人之一心,覓之了不可得,本來自空,本來無相,本來無作。此三解脫門,亦本自一體,隨因緣隨義而有不同之名。然眾生之所以不得此三解脫門,乃因心意識攀緣六塵分別,所以心為之不空,為之有相,為之有作。若能無心意識之分別,即入三解脫門,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於一解脫即三解脫,三解脫即一解脫,是為入不二法門。


③菩薩行品:

  「佛言: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說:二乘空觀,唯在修無我,但他只悟人無我之我空,未悟法無我之法空;大乘空觀是修畢竟空,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不證空。二乘修無相,唯在盡滅苦諦、集諦;大乘修無相,無相無不相,隨緣現妙莊嚴相,以攝化眾生,故不證無相。二乘之無作,不造作生死業;大乘之無作,無能作無所作,我法二空,故無作才能無礙,而作利益眾生之萬行,故不證無作。總之,大乘不以空、無相、無作為證,故不住無為,方能生起廣大妙用。二乘取證三解脫門,而住於無為,故墮於沈空滯寂,不能起利他之妙用。


④問疾品: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大乘菩薩修空,空無身心,然又知真空是空而不空,空是人法二空之根本實智,不空是攝化眾生之方便權智,故雖修空而不住空,仍勤修六度萬善,以植眾德本,成就真空大智。菩薩雖修無相,不染著諸相,但又行廣度眾生之行,度眾生而無眾生相可度。雖修無作,不於三界造作有漏業,以出三界生死,而又發願於三界受身,以利廣攝眾生之行。 總之,菩薩之修三解脫門,不住空有兩邊,涉有而不染俗塵,觀空而不住無為,常行中道妙行。


(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開示:

  初分善學品:「佛言:善現,如堅翅鳥飛騰虛空,自在翱翔久不墮地,雖依空戲而不據空,亦不為空之所拘礙。善現,當知諸菩薩亦復如是,雖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數數習近,安住修行,而不作證,由不證故,不墮聲聞及獨覺地。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智,若未圓滿,終不依空無相無願而證漏盡。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未皆成熟,終不中道證於實際。因行善根一切成熟,爾時菩薩方證實際,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由以上佛開示可知:修學三解脫門,應如鳥飛空而無足跡,雖依空戲而不據不住於空,則能自在飛翔而不墮於地。菩薩雖修三解脫門而不作證,若求證,則有如鳥之飛空而據於空,亦即心中有空相,則為空所拘礙,而墮於聲聞及獨覺地。若因地之修行善根尚未成熟,即於中途求證,則不證實相。菩薩以般若智修三解脫門,有方便善巧,了知無所得,故不求證。當因地善根圓滿成熟,自然證實相而成就無上菩提。


肆、觀一切法平等不二,是名修般若

導言:《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平等耶?藏公(法藏大師)對曰: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又問: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曰:一切法不出二種,一者真諦,二者俗諦。若約真諦,無此無彼,無自無他,非淨非穢,一切皆離,故平等也。若約俗諦,有善有惡,有尊有卑,有邪有正,豈得平等?」
由上可知,世間世俗諦法有種種相之差別不同,故不是平等法。眾生執此差別相而生起愛憎取捨心,造有漏業,隨業流轉三界,故不平等法皆是生滅法。若是真諦,亦即第一義空,則生佛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等種種不二之法相。以平等不二之無分別,心不取相造業,故無生滅流轉,頓超生死,直登涅槃彼岸。《千臂千鉢大教王經》也說:「菩提之性,同於法界;法界性者,等同平等。」


一、總說平等不二之法性:

《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佛言: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法性三昧,此三昧平等即菩提平等,即一切有情平等,得如是平等法已,是名真住三昧。」故欲得真實三昧,須入平等法。平等則不二無差別,而一切法之法性(體性)皆是同一性空,故說一切法性皆平等不二。

(一)《大智度論》開示:

以下引用三品之開示文,說明此義:
①釋三慧品:「分別取相,是名二法,二法虛誑不實故。不二法即是無為,無為無有得不得相。是無分別,皆無所得。心不取相,故無所得。」又說:「云何當得一切種智?佛答:無所得,即是得。」
  以上是說,若心有所取相,則有分別,如分別男女、高低、貴賤、貧富、智愚、美醜等差別,這皆是分別心因緣所生,既然是因緣法,皆是虛妄無常,故說取相分別之二法,虛誑不實。而不二法即是無為法,無為法乃無能為的我,及無所為的法,故無為法是我法二空。既然一切法皆空,故無有得與不得之相的差別。以不取相分別之無所得心,與性空相應,才是真實法,方得佛之一切種智。若心有所得,則是取相分別,已墮於虛妄法。

②釋平等品:「不二是真實聖法。二法名各各別相,不二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別異相,破已事訖,還捨不二相,是即道,是果。」
  以上是說,性空不二才是真實聖法,若是分別有種種差別相之二法,皆是隨因緣而生,皆是虛妄法,不二之性空才是真實法。性空則無有分別,如是以性空一法破各各分別相之差別法,破已事畢,不二相亦捨,亦即不存空相,心全是無相,這才是諸聖道果。
  釋平等品又說:「平等即是法寶,法寶即是佛寶、僧寶。何以故?未得法時,不名為佛,得平等法故,名為佛;得是平等法故,分別有須陀洹等差別。」
  以上是說,所謂法寶即是指平等法,證平等法,即名為佛寶;代佛宣說平等法,即是僧寶,故說平等法即是佛寶,即是僧寶。佛證平等法,以慈悲方便力,宣說種種法,以破眾生分別執著,同得無分別之平等法,使令同證菩提,然因眾生根機利鈍之不同,所證淺深不一,故有聲聞四果之差別果位。

③釋實際品:《大智度論》引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文:「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二相者,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分別作二分者,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二不分別諸法,則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是不二相,不壞相。色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色,不二不分別,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以上經文大意:菩薩若作二相,若行二法,如是分別諸法,則有我相、人相、眾生相、法相,已墮於我法二執,故不得菩提。菩薩不二不分別諸法,以一切諸法皆是性空,同一真如,故色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色,如是不二不分別,全是一真法界,方得無上菩提。


(二)《入一切佛境界經》開示:

  「佛言:如是文殊師利,一切法無分別離分別,非下非中非上,何以故?一切法不可得故。文殊師利言:一切法不可得者,是一切法平等。佛言: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者名為不異。文殊師利,真如者,彼處非有為非無為無二法,若非有為非無為無二法者,是真如。不二義者,即是菩提,菩提者名為覺。」
  以上佛開示說:若能對一切法無分別,不分別上中下三者不同,何以不作分別?因一切法同一性空,皆不可得,豈能作分別?文殊師利也說:若一切法不可得,則一切法平等。佛又說:佛所證菩提,名為平等,平等亦名真如,所謂真如是指不二不異。故真如非有為非無為,若分別是有為法或無為法,作如是二法分別,則是虛妄分別心,已墮於法執,故不是真如。若對一切法不二不分別,見相不住相,心是無相,全是性空,方是菩提,名為證平等法之大覺者。


(三)《達摩悟性論》開示:

  「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諸佛入涅槃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
  以上是說,平等法中,不見凡夫與聖入之不同。凡夫是雜染法所生,故生滅流轉不息,眾苦所逼迫。聖人是清淨法所生,故安樂自在,了脫生死。凡夫與聖人果報雖有以上不同,但若論本性,皆同一真如佛性,平等不二。若未了悟真如,凡夫與聲聞緣覺等二乘聖人,皆不能行平等法,因凡夫有我法二執,二乘則有法執,故皆不能入平等法界,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徹悟真如,故能行平等法。何謂平等法?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法。因煩惱是遇境界因緣刺激所生起,既然是因緣法,體性是空,空無所有,本無煩惱。能如是了知煩惱與涅槃,皆同一性空,即是行平等法,則不為煩惱所動,即常在涅槃。故欲入涅槃,當了知心空,無妄想處,無煩惱處,即是出離生死之涅槃心。


(四)《大般涅槃經》開示:

  「爾時世尊,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
  以上經文大意:佛以我法二空之甚深般若,觀三界六道有情眾生,及山河大地器界,全是不生不滅之寂滅相,如同虛空,空無所有,一切皆平等無分別。以如是寂定力,照而常寂,於一切法見而無見,聞而無聞,故無見聞覺知之分別,心常寂然不動。於此無相真境,既無繫縛,故亦無解脫,無眾生相,亦無法相,世間與非世間,涅槃與生死,二邊皆不可得,故二際皆平等不二。如是真空之中,無有一切相可得,故說「一無所有」。如是平等一真法界,了知者名為出世人,不知者則是生死之始。故佛勸勉眾生,應勤修斷除虛妄分別之無明,才能除滅一切生死。


(五)《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這分為三段作說明:
  第一段:「以正智慧,了煩惱性即無煩惱性,無煩惱性即煩惱性,本性無二故。煩惱性無煩惱性,正智本性清淨,無二無別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煩惱是因緣法,如遇順境即生起貪煩惱,希取更多;遇逆境則起瞋煩惱,速求捨離。煩惱既然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體性是空,空則一無所有,故本無煩惱。如是以般若正智觀察,了知煩惱性與無煩惱性,體性皆是空,清淨無一物,無二無分別,皆同一性空,如是安忍名究竟忍,故能不起煩惱。

  第二段:「以正智慧,了出世法性即世間法性,世間法性即出世間法性,本性無二故。出世法性世間法性,正智本性清淨,無二無別故,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出世法是清淨緣起,是修我法二空的解脫法。世間法是雜染緣起,是我法二執所造作的生滅有漏法。若以般若正智慧觀察,了知出世法與世間法皆是緣起法,緣生無自性,體性皆是空,空則清淨無相,故無二無分別,如是則能究竟安忍於平等法性。

  第三段:「以正智慧,了無漏法性即有漏法性,有漏法性即無漏法性,本性無二故。無漏法性有漏法性,正智本性清淨,無二無別,乃至如是忍者,是究竟忍。」
  漏是苦果之煩惱因,以起煩惱造業,故漏落於生死地。有漏是世間生滅法,無漏是出世間不生滅法。若生起分別有漏、無漏二法,則不見諸法平等法性,因為有漏法是隨雜染因緣而生,無漏法是隨清淨因緣而生,兩者果報雖不同,然皆是因緣法,緣生無自性,其體是空,空則無相無所有,故有漏與無漏法,本性無二。若以般若正智慧,了達有漏、無漏法性皆性空,平等無二。如是不住有漏,亦不住無漏,兩邊不住而行中道第一義,是名究竟安忍。


(六)《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開示:

  「文殊師利言:若法不增不減,是名圓滿。云何圓滿?若於諸法不能了知,則生分別。若能了知,則無分別。若無分別,則無增減,此則平等。是故善男子,若見色平等,即是圓滿,受想行識及一切法圓滿,亦復如是。」
  以上文殊師利開示說:若能了達一切法之真如法性,雖成聖道,亦無增加;雖為凡夫或墮三惡道,真如法性亦無減少,如是方成就圓滿。若對真如法性,不能了知,而只見外相,妄生分別,則有增減得失差別相。若能了知真如法性,則對一切法不作虛妄分別,無分別則無增減得失相,而常住一相,故說平等。能如是了達,則見世間一切法,見色即知色性平等,不增不減,不分別諸色大小高低美醜,即是見色圓滿,見受想行識圓滿,亦復如是。


(七)《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開示:

  「佛言:以一切法平等實際,皆歸真如,同於法界,離諸言說,不二相故。」
  以上佛開示:一切法之法性,皆平等無差別,皆是實際實相,無有虛妄,同一真如,同一法界,性空不可言說,皆平等不二相,寂滅一心,故平等不增不減。


(八)《首楞嚴三昧經》開示:

  「佛告梵王:是諸如來等無差別,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諸如來以過去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一切眾生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是故諸佛名為平等。梵王當知,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如是平等,是故如來於一切法名為平等。」
  以上經文大意:一切諸如來皆等無差別,因諸如來見色,皆同一真如,不分別色有高低、美醜、大小等不同。見受亦不分別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差別。五蘊中其餘的「想行識」,亦復如是,皆同一真如,無有差別。如來於三世亦平等,以三世皆不可得,故不分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同一真如故平寺。又見一切法如夢幻如影像,皆無所有,不認為是實有,皆是平等性空,故不作分別。又一切法之法性是性空,性空是無相,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來不去,故皆平等。總之,一切法,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如來,皆是同一真如,所謂一如無二如,故如來說一切法名為平等。


(九)《維摩詰經》菩薩品開示: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者不二不異。」
  以上經文是說,十法界正報之一切凡夫眾生,一切聲聞緣覺佛菩薩等三乘眾聖賢,及十法界依報之一切法,皆是同一真如隨緣所變現,所謂不變隨緣,因地修學隨染淨因緣之不同,故所成就果報則有不同,聖賢清淨安樂自在,凡夫則生死憂悲苦惱,但性德皆同一真如。「如者不二不異」,真如是「不二」,不二則平等,凡夫聖賢皆平等同一真如。「不異」則常住不變,不生不滅。既然一切眾生皆如,我等當勤奮修學,回歸真如,與眾聖賢證同一真如,安享「常樂我淨」之涅槃妙德,不再沉沒六道生死輪迴。


(十)永明大師偈頌:

「耀不二之慧燈,破情塵之暗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以下詳明此偈頌妙義

  「耀不二之慧燈,破情塵之暗惑」:這是修觀以破塵染。眾生識心常迷於外境,六根對六塵攀緣不息,而起愛憎取捨之心,起惑造業,隨業流轉生死。今起般若智照,修如幻三昧空觀,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華嚴經》頌言:「了達諸世間,假名無有實;眾生及世界,如夢如光影。」又頌言:「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既然了知一切法如幻化,不認為是真實法,心能不住相而離相,故面對一切境界能禪寂而不動。《楞嚴經》說:「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能與如幻三昧相應,剎那間即超越阿羅漢無學位。
  《大莊嚴法門經》文殊菩薩頌言:「三界悉虛妄,如幻皆不實,五欲誑不實,智者誰貪著。猶如風鼓水,能令起泡沫,彼中無實作,因緣合故生,如幻空無實。」這是說:三界所有法,包括能誑惑眾生之五欲,皆虛妄不實,豈有智者會貪染不實之法呢?當觀一切法只是緣會則生,緣散則滅,無有真實造作者,如風吹水而生起水泡,虛幻無真實。如是對外境作如幻不實觀,對塵境不作虛妄分別,觀身心內外皆空無所有,體性空寂,猶如虛空,此即「耀不二之慧燈」,則心不起顛倒妄執,而破對塵境之染著。

  「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這是修止以安住一心。前面說修如幻空觀,以破粗浮之妄想分別,然末法時代亦應修念佛行,以信願心念佛,心安住阿彌陀佛聖號,以佛無量光、無量壽之萬德洪名,香光莊嚴薰習自心,當心念念專注相續於佛號,即是「注一味之智水」,所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是託佛名號功德力,心心澄濁返清,意地念念清明,轉凡夫業識心,成清淨一心,即是「洗意地之妄塵」。
  永明大師這偈頌,文辭典雅,義理高妙,是導引眾生提起正念之要門。若對此偈頌要義,明了通達,信受歡喜,勤修不息,如是止觀俱修,自力與他力並行,他日往生西方佛國淨土,必能「迷雲開而性天獨朗,妄塵消而心地開通。」


二、別說平等不二之法相:

《法華經》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凡夫眼見一切法之法相有千差萬別,若以般若正觀,則見一切法皆平等不二相,全是一相一味,所謂法性一味,真空一味,解脫相,離空有二邊分別之中道實相,寂滅相,究竟一乘實相。


(一)生佛不二:

①《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佛頌言:「眾生悉有如來藏,三寶於是現世間,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一切眾生本清淨,三世如來同演說,其性垢淨本無二,眾生與佛無差別。空徧十方無分別,心性平等亦復然。」
  由以上佛頌言可知:眾生與佛皆同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亦即同一佛性,只是佛以無量劫之修德,開顯如來藏佛性之妙德,故成就佛法身。而眾生迷惑不知自心佛性,長劫向外攀緣塵境,無有修德故隨業流轉,無有解脫時。若能信受佛語,如《梵網經菩薩戒本》說:「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首楞嚴三昧經》說:「云何名修行?若能通達諸凡夫法、佛法無二,是名修習。」如是信而起修,他日亦能證凡夫與佛無差別之平等心性,齊登聖道,全顯如來藏之性功德。


②《占察善惡業報經》開示:

此經中,地藏王菩薩開示求大乘者,應依一實境界稱性起修,此一實境界即是「生佛無二,真如一心。」依《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解釋,此一實境界之經文,共有三層涵義:
  1、性體: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之心體,經文說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這是說,一切眾生心體是不生不滅,無分別,無障礙之清淨心性。
  2、性量:眾生心性之量,經文說是「平等普徧,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這是說,眾生心性之量的範圍,空間上是橫遍十方,時間上是豎窮三際,不變不異,無增無減。心量雖如是廣大,圓滿十方,但是「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義疏》解釋:「知色之時,知非是色;知聲之時,知非是聲;知香之時,知非是香;知味之時,知非是味;知觸之時,知非是觸;知法之時,知非是法,故云究竟一相。」亦即見聞覺知六塵時,了知皆是虛幻相,不是真實有,方能究竟一相,無有分別,心量才能如是廣大無邊。而凡夫妄心,見聞覺知,即分別塵境,而被我法二執所障,故心量無法廣大,普遍十方,究竟一相。
  3、性具:經文說:「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染無淨,真如相故。」這是說,眾生現前一念心性,具足十法界,故六凡法界之六道眾生,四聖法界之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皆是同一不生不滅,無染無淨之真如一心,只是四聖隨清淨因緣,具足修德,故成就四聖果德;而六道眾生,隨雜染因緣,並無修德,故無法開顯真如一心妙德,所以無量劫來,仍是生死迷惑眾生。
  由以上解釋可知,生佛無二,眾生之性體、性量、性具,與佛菩薩無差別。眾生若能了知生佛不二,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此一實境界真如一心而修,依性具之現前一念心性,證本來面目之性體,而開顯妙用圓滿十方之性量,則與佛菩薩同登覺道,具足無邊功德。


③《千臂千鉢大教王經》開示:

  「大士菩薩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言:吾與汝五仁者(即以後成佛之毘盧遮那佛、阿閦佛、寶生佛、觀自在王如來、不空成就佛)及一切眾生心性,等同一體,無有別異,淨如琉璃,內外明徹,無有增減,悉同清淨。是故善男子汝當諦信,汝等心性智慧,及一切眾生,與吾無異。」
  以上文殊師利之開示,吾等當諦信,十方諸佛,諸大菩薩,二乘及一切眾生,性同一體,本來清淨,不增不減,無有別異,皆同一真如佛性,故說「生佛不二」。但諸佛修德證此真如佛性,成就無上果覺;眾生迷之,故仍是生死凡夫。故體性雖是一,但果報依修德之有無,而有千差萬別之不同。


(二)自他不二

  這是指眾生同一心體,無有自他之分別不同。《阿彌陀經演義》說:「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之依正二報,也即是我的自心所現。」
  何以說一切眾生他人的依正二報,也是我的自心所變現呢?佛法說「萬法唯心造」,《華嚴經》又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及一切眾生與諸佛,皆同一心性,既然由同一心性變現出依正二報,故一切眾生之依正二報,雖然有種種差別,然心體無差別,故自他不二,一切有情普皆平等,皆同一心體。佛法亦由此自他平等不二,開展出對一切眾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之菩薩行。


(三)明與無明不二:

①《維摩詰經》開示: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所謂無明是指六根面對六塵,一念分別心起,起貪瞋癡諸煩惱,即是無明。而「明」是指菩薩以般若智照,見此無明煩惱是因緣所生法,體性是空,空則無所有,故無明實性即是明,本來無無明。然「明」亦不可取著,取則有能所分別,則已不是真明。作一譬喻:無明煩惱有如水波,是因為境界風吹動水而生起。「明」有如水,水波與水同一濕性,亦即明與無明同一實性,故說明與無明不二,平等一味,是為入不二法門。


②《大般涅槃經》開示:

  「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宗鏡錄》解釋此經文說:凡夫愚人見一切法皆取相,法性亦即心性,隨其取相心,皆變成無明,如寒谷千年堅冰,堅冰未曾作水。具般若慧眼之智者,見無明本是清淨法性,如太陽常照海水,海水未曾作冰。此冰與水之性本是一,皆是濕性,然隨緣成二,如隨寒冷因緣,水變成冰,有如凡夫隨雜染因緣,心變現成六道眾生。又隨温暖因緣,冰還成是水,有如心隨清淨因緣,心變現成四聖法界。不論冰與水,其濕性是一,亦即凡聖同一心體。智者了達此理,見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不分別,這才是見實性。


(四)煩惱菩提不二:

①《省庵法師語錄》開示:

  「由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
  這是說,凡夫眾生迷惑,未明性空之理,心住於塵境,取相分別,起貪瞋癡諸煩惱,這煩惱即是招集苦果之因,名為集諦。若是了知性空之理,心性本空,空無所有,豈有煩惱可得?這即是覺悟菩提,依此覺道而修,即是道諦。故煩惱與菩提皆同一心性,迷時此心為煩惱,悟時轉煩惱心為菩提覺心。


②《未曾有正法經》開示:

  「妙吉祥(即文殊菩薩)言:煩惱平等,聖道亦平等,此二平等故,諸法皆平等。大王當知,煩惱性空,亦無所住,以煩惱故而得聖道,得聖道故無復煩惱,是故此二不增不減,亦無差別。王言:煩惱聖道從何所生?妙吉祥言:從心所生,心若不生,煩惱無復生;煩惱不生,聖道無復生。是故當知煩惱如是觀,聖道亦如是觀,如是觀已,則心無所得。」
  文殊菩薩開示說:煩惱性空,並無真實煩惱可得,因為煩惱是遇順逆境因緣,心被境轉,才生起貪瞋諸煩惱,心若不動,煩惱不生。心如何不被境轉而無煩惱呢?當面對順逆境,心起般若智照,觀察煩惱是因緣法,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空則無所有,心空故無煩惱可得。聖道本為對治煩惱而起,心空無煩惱時,聖道亦不可得,故煩惱與菩提聖道平等無二,皆不可得。由上可知,煩惱與聖道皆從心生,心對境時若寂然不動,則煩惱不生,聖道亦不生,一切皆是平等不二之一心,心亦性空不可得。


(五)生死涅槃不二:

①《圓覺經》開示: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
  依《圓覺經親聞記》解釋:始知是始覺,本來成佛是指本覺,始覺與本覺並非二覺,皆是同一圓覺妙心,此惟修習成就,然後能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者,生死與涅槃是相對待而立,眾生不知本有覺性,虛妄造有漏業,故有生死。今修習般若成就,觀眾生之生死,如夢如水中月,虛幻不實,本無生死。既然本無生死,則亦無涅槃可得,故生死涅槃皆如昨夢,皆不可得,本是唯一清淨圓覺境界。
  由於了知生死與涅槃猶如昨夢,夢境虛幻無實,故覺後元空,既覺元空,則生死本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涅槃本空,故無滅,謂不滅生死證涅槃,故說生死與涅槃,無起無滅,法性本來空寂,平等不二。


②《大寶積經》開示:

  《圓覺經大疏》引用《大寶積經》說: 「舍利弗問佛,何等經中名為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佛告舍利弗:若諸經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
  佛對不同根機眾生,開示不了義經與了義經之不同。佛對鈍根凡夫與二乘者,勸其應觀生死之眾苦,故怖畏並厭離生死,求入涅槃,以脫離三界生死輪迴。因為此類鈍根眾生,無法了知圓覺不二之妙義,故佛勸修暫時先了脫三界之分段生死,再進一步發心修圓覺,了脫變異生死,這是不了義經所宣說。
  若是大乘善根成熟,具般若智者,則說生死與涅槃猶如昨夢,俱是幻化,無有真實,體性本是空寂,豈能分別為二?故《圓覺經》說:「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何以故?一切覺故。」這是說,菩薩了知一切皆是圓覺妙心,本來無繫縛,何用求解脫?菩薩了知生死本空,故無有生死之可厭,既無生死可厭,故亦不求取涅槃,一切皆不可得,這才是大涅槃,以生死涅槃性空不二,皆不可得故,這才是了義經所說。


(六)有為無為不二:

①《維摩詰經》開示: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依《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一念心有因緣作為的是六凡法界,即有為心;二乘心則是無為心,對有為而說無為,這是有分別心的二數對待法。大乘佛菩薩以中道清淨智慧,離此有無二邊,心絶對待無有分別,則心如虛空,而於一切法無所礙,是為入不二法門。


②《華嚴經疏鈔》開示:

  「以有為法,緣生性空,緣生性空,即同無為,豎窮三際曰常,橫無不周曰徧,故是無為。」
  以上是說,有為法是因緣和合造作之法,亦即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體性是空,故有為法體性即是無為法,皆是同一性空。此性空,在時間上是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皆不變異,故說是常。在空間上,橫徧十方,徧一切處,皆是此性空,故說是徧。總之,有為法無為法平等無二,皆是此性空。


③《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平等品開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平等,為是有為法,為是無為法?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是諸有為法無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義。」
  以上經文大意:須菩提問佛,平等法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佛答:平等法不是有為法,亦不是無為法,何以故?有為法是有能為的我,及所為的法,若有能所相對待,即是我法二執,皆是虛誑作法,故平等法不是有為法。而無為法是因有「有為法」,故有「無為法」,《大智度論》說:「離有為,無為不可得,如離長無短,是相待義。破有為法故名為無為,更無異法,故說離有為,無為不可得。」這是說,知有為法性空,即是無為法,故說「離有為,無為不可得。」而性空無為法,隨緣生出種種有為之造作,是名有為法,故說「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
  既然有為、無為法是相對待而立,是二邊法,而佛菩薩以中道妙慧,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二邊皆不住,見有為性與無為性是同一法性,皆無色無形無對,不分別諸相而為一相亦即無相。能如是觀察有為法無為法平等不二,即是第一義。


(七)色空不二(空有不二):

①《維摩詰經》開示: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以上經文大意;若以凡夫顛倒心,所見之色是實色實有,是有質礙之有,如見牆壁、見山河,妄認是有質礙之實色,則被色所擋礙,而不能出離牆壁、山河之障礙。佛菩薩以般若智眼,觀一切法皆空無所有,見色法乃因緣和合所生法,如牆壁是水泥、沙、水及人工攪拌等因緣和合而成就,既然是因緣和合而生,緣生無自性,其體是空,故說「非色滅空,色性自空」,不是壞色才變成空,色法自性本是空,色性與空性是同一性空。故色空不二(空有不二)者,是指色之體性與空之體性無二,皆同一性空。故以般若眼見色即知色性空,色性與空性無二,故說色空不二,以不二故空有圓融無礙。


②《華嚴經疏鈔》開示:

  「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以下分二段,說明此色空不二之妙旨:
  「即有之空,方是真空」:法藏大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說:「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空礙於色,即是斷空;若色礙於空,即是實色。」這是說,若以般若智眼,所見之色不是實色而是幻色,古德說:「色非實色,舉體全是真空」,了知色是幻色則知體性是空,故說「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以般若智眼,所見之空是真空,不是斷滅無有之空,真空是空而不空,亦即空中有不空之妙用,古德說:「空非斷空,舉體全是真性」,此真性亦是一切色法之真性,故空與色皆同一真性,亦即同一性空,故說「即有之空,方是真空」,真空不礙一切有,若空與一切有互相障礙,則不是真空,而是斷色方成空之斷空,故空有無礙,方是真空。
  「即空之有,方為妙有」:若以般若眼所見之有,不是實有之有,而是性常自空之有,性空之有,故稱妙有,此妙有與真空同為一性空,故空有不二,圓融一性,同一真性。


(八)垢淨不二:

①《維摩詰經》開示: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依《維摩詰經略疏》解釋:二乘認為煩惱生死,皆名為垢,除去煩惱生死,證菩提涅槃,方名為淨。修圓頓大乘者,見垢實性,了知煩惱生死乃因緣所生法,體性是空,空無所有,猶如虛空,虛空無垢無淨相,豈須除煩惱生死之垢,以求取菩提涅槃之淨?能作如是觀,不見垢淨,雙亡兩邊,垢之與淨,性本不二,同為一性空,如是則順於寂滅空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②《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開示:

  「大乘頓教,泯絶染淨,故說一心。謂清淨本心,本無染淨,對妄想垢,假說為淨,妄既本空,淨相亦盡,唯本覺心清淨顯現。」
  以上開示大意:大乘頓教,認為眾生本來清淨心,無染亦無淨,只 因眾生迷昧不知,隨境界轉而生起妄想煩惱,說名為垢,當無有此垢,假名說為淨,故有垢淨二法分別。若能了知妄想是隨緣而生,緣生性空,本無妄想垢染,既無垢染,與之相對之淨相亦無,如是無垢無淨,唯是顯現本覺清淨一心,故說垢淨不二。


(九)善不善不二:

  《維摩詰經》開示:「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依《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一切有漏善心及善身口業,無漏法乃至涅槃皆為善。一切煩惱所作身口意為不善。若起不善念,則為三界六道輪迴生死因。若起無漏善念,則為出三界之二乘菩提涅槃果。若是求佛道者,不但不起不善念,即使善念亦不起,心中不存善相惡相,如是入無相性空,不住善與不善二邊,才與大道相應。六祖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亦即善與不善兩邊皆離,一切無相,才是清淨真心,才是眾生本來面目。故以般若正智觀察,善性與不善性不二無分別,才入中道不二法門。


(十)迷悟不二:

  《華嚴經疏鈔》開示:「然真(真如)有二義:一、約隨緣,迷即真隨於妄,則真滅妄生;悟即妄滅歸真,則真生妄滅。二、約不變,迷悟生滅,來往紛然,真界湛若虛空,體無生滅。」
  此段開示,說明真如有隨緣與不變二義,說明如下:
  一者隨緣義:眾生心隨染淨因緣不同,而有迷悟之差異。若眾生心隨雜染因緣,向外攀緣,追求五欲,迷惑不知真如清淨心,隨妄轉而造有漏生死業,如是真心被妄心覆蔽,全由妄想主宰,造身口意雜染業,則流轉生死地。若眾生心隨清淨因緣,返照自心,不攀緣外境,了知妄想是逐境而生,虛妄不實,體性是空,空則無有一法可得,清淨無相,如是則真心顯現,妄滅歸真,回歸真如本覺,而生起無量無邊之妙用。以上說明真如隨緣而有迷悟與果報作用之不同。
  二者不變義:真如隨雜染因緣,成六凡法界而受苦果;或隨清淨因緣,成四聖法界而常居安樂。雖如是迷悟升沉,往來十法界,然眾生真如皆不變,猶如虛空,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故說迷悟不二。由迷悟不二,皆是真如一心,故凡夫若能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轉迷心成悟心,亦能成就聖道,得菩提涅槃。 以上肆、觀一切法平等不二,已說明完畢。


伍、善達十法界緣起因果差別,是名修般若

導言:《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佛言:「深信善惡報,是名真智者。」《大智度論》:「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偈頌說明佛陀一生說法宗旨,即是闡明因果,以破惡修善為基礎,乃至心意清淨,入空無相,解脫生死,入大涅槃。故修般若之人,必善達十法界緣起因果,方是智者。


一、因緣果報生起的基本原理:

十法界不同苦樂果報,是有其生起的基本原理,若了知此理,則知如何生善破惡,乃至入無相真如理,成就解脫。

(一)《楞嚴經》開示:

  佛開示:眾生之如來藏,不變隨緣而起作用的原則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蕅益大師《大佛頂經文句》解釋說:「隨十法界眾生迷悟之心,應其所知染淨之量,循於十界善惡諸業,而發現為十界苦樂諸色,此示不變隨緣用也。」解釋如下:

  「隨眾生心」:一切因果的起源,在於眾生是迷惑心或覺悟心。若是迷心則妄認五蘊身心及塵境是真實有,這是我法二執根本。以此我法二執,虛妄分別一切法,於是起愛憎取捨心,心生貪瞋癡諸煩惱,故造有漏生死業,而隨業力流轉生死地。這是眾生迷心而造虛妄業力,故受虛妄生死苦果。
  若是悟心則了達「萬法唯心造,萬法唯心現」,了知六凡與四聖等十法界,皆是自心隨染淨因緣造作,而現出十法界痛苦或安樂果報。故心能造天堂,心能造地獄;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心能造淨土,心能造穢土,故萬法皆以心為根源,心是果報的創造主人。故《華嚴經》說:「解脫長者告善財言: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刹,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應所知量」:心是迷心或悟心,則相應於所知的染淨因緣,而產生染法或淨法的力量。若是凡夫迷心所相應認知境界,則不知怖畏生死,唯貪求今生五欲樂受,故造有漏業,常處六道生死輪迴,而不知出離。若是聲聞心,所相應認知之量則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以求個人出離三界。若是緣覺心,所相應認知之量則是十二因緣法,求了脫十二因緣之生死流轉。若是菩薩心,則是相應大願心、大慈悲心、大智慧心,齊修六度,行利他之廣大行。

  「循業發現」:心相應於染淨法,則造雜染業或清淨業。若是造雜染業,所相應的果報則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雜居不淨穢土。若是聲聞、緣覺清淨業,雖已出離三界,了脫分段生死,居於界外方便有餘土,然尚有變異生死,未達究竟清淨果覺。若是菩薩業,歷劫修六度萬行,漸次證我法二空,居實報無障礙土,進求佛果。若是等覺菩薩,入金剛三昧,破最初一念生相無明,永斷根本無明,證妙覺位,成就萬德莊嚴之佛果,恆居常寂光淨土。
  以上依《楞嚴經》,說明十法界眾生,依其迷惑心或覺悟心,相應所知染法、淨法的量,造雜染業或清淨業,而變現出十法界不同的苦樂果報,這是一切因果生起的基本原理。


(二)《華嚴經》開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解釋如下: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諸佛,所悟因果真理為何?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則應觀察:十法界法性的根本,皆以一心為根源,一切皆心所造作,唯心所變現,故所見十法界果報,皆是心之相分,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終不執為心外之法。故四聖法界的出世間解脫果報,是一念心隨清淨因緣,造清淨業所變現。六凡法界的世間輪迴果報,是一念心隨雜染因緣,造雜染業所變現。故十法界眾生果報,皆是自心受所造業力牽引,而變現出十法界的差別果報,這皆是一念心自作自受的結果。能作如是信,即是深信諸佛所覺悟的因果真理。


二、十法界因緣果報的差別相:

  前面已說明十法界皆是自心隨緣造業,而承受果報。此一念心是隨何種雜染與清淨因緣,而變現出十法界不同果報呢?《萬善同歸集》詳明此義: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闇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註:或加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或修禪定),即天業。證悟人空(註:聲聞修四聖諦證我空,然尚有法執),即聲聞業。知緣性離(註:覺知十二因緣,一一皆緣起性空,無有真實性,即脫離十二因緣之流轉門,而入還滅門),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註: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智雙運,平等慈悲一切眾生,無有親疏之別),即佛業。」
  由上可知,心隨雜染因緣,而作六道生死凡夫;心亦能隨清淨因緣,而成就四聖法界。故有智者,當善用其心,親近清淨因緣,修學戒定慧,成就般若妙智,破除妄想煩惱,增上心中清淨力量,念佛求生淨土,於淨土中修習廣大菩提道,於十方世界,廣度眾生,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果覺。


三、諸法雖空,然善惡之業,苦樂果報,不失不壞:

(一)《萬善同歸集》開示:

  「起信論云: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以上開示大意:諸法體性是性空,以性空故不生不滅。心性體性雖是空無所有,但此空並非斷空,若心動念,隨雜染或清淨之念造善惡業,即於此心性空中,薰習成業力種子,若同類業力種子增長廣大,當業力成熟時,即由此業力現出苦樂果報。故《金剛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頌言:「業雖經百千劫,而終無失壞,眾緣會遇時,要必生於果。」故若業力成就,未來世中,必得果報。賢首國師亦說:「真空不壞緣起業果,是故尊卑宛然。」這是說,真空不是滅色取空之斷空,真空是空色無礙,故真空不壞緣起業果諸相,若修諸善法,心性即現出尊貴莊嚴相;若造惡業,心則現出惡道醜陋卑賤相,故說「尊卑宛然」。


(二)《維摩詰經》開示:

  偈頌讚佛說法微妙:「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解釋如下:

  「說法不有亦不無」:這是說明真如不變之體,體性是中道。若說是有,真如是無色無形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猶如虛空,一切無所見。若說是無,真如卻具足恆沙性德,能起無邊妙用。故真如不可說決定是有,亦不可說決定是無,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雙遮雙照,常行中道。

  「以因緣故諸法生」:這是說明真如隨緣之用。真如之體,雖不變然而會隨緣起作用,因為真如性空,若受染淨業力薰習,即生出萬法。故《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真如雖是性空,若受清淨因緣業力薰習,則成四聖法界果報;若受雜染因緣業力薰習,則變現六凡法界生死果報。

  「無我無造無受者」:《維摩詰經無我疏》說:「肇公曰:法從因緣生,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人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這是說,真如隨緣而生出萬法,既然是因緣和合而生,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則體性是空,空故無有主宰造作者,亦無我人眾生壽命等相,唯一性空之真心。有人問說,造作者不是眾生自己造作的嗎?果報也是自己承擔受用,怎會說是「無我無造無受者」呢?當知,若認為有主宰的我造作,也由我承受果報,這是眾生妄想心捏造出來的虛妄之我,不是真實有我。佛法說「萬法唯心造」,造作的是自心,承受苦樂果報的也是自心,而心是空相,覓心了不可得,故說:「無我無造無受者」。

  「善惡之業亦不亡」:一念心性隨緣造善惡業,此善惡業是由心識所造作,故善惡業離不開心識,所造業力即貯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心中,成為業力種子,等待業力增長成熟時,阿賴耶識即變現出果報。所謂「強者先牽」,善業強者先得善報,惡業強者先得惡報,故造業力後,業力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中不會消失,而是等待業力成熟再變現果報,故說「善惡之業亦不亡」。
  《大般涅槃經》中,佛要示現入涅槃前,最後垂示弟子因緣果報的道理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涅槃時至,示教如是。」佛法所說因果是三世因果,佛法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所受的果報,是前世造的因,來世所受的果報,是今生所造的因。因果定律是不滅的,經言:「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故修般若者,當知十法界因果,勤修破惡生善,自淨其意,進修聖道,廣益十方眾生,如是而修,是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