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真空抉擇:
一、揀別不正邪見:
(一)斷滅空:
外道邪見者,認為人死如燈滅,無有來世,錯認無三世因果,而撥無因果,成斷滅見,不懼因果,造惡業而墮惡道。又有斷滅空者,認為空在色外,滅色方為空,而不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經說:「寜起有見如須彌,不起空見如芥子。」凡夫執有見,雖不能了脫生死,但此有見執,修空尚能破。若起空見成斷滅空,則無法破,不畏因果,必墮惡道,故佛警示,心不能起微小如芥子之斷滅空見。
(二)頑空:
佛於經中常比喻性空如虛空,若不知佛真實義,誤以為真空是凡夫眼所見之虛空,則成頑空之見。當知凡夫眼所見虛空是頑空,不是真空。蓮池大師《瑜伽集要施食壇儀》說:「以虛空是頑然無知之物,豈比靈覺之性,昭昭不昧,了了常知。」虛空只是空無一物,頑然無知覺,並無靈覺了知性,故說是頑空。而真空是真心,寂然覺照,靈明了知,故真空不是虛空之頑空。真空與虛空有相似義及不相似義,此在第四章第八節之第四首偈頌,已廣作說明。
(三)惡取空:
《金剛經講記》說:「惡取空者,以持戒修福為著相,以殺生淫亂為不著相,不知因果難逃,惡有惡報,定當墮落。」此惡取空乃以邪見取著空,自以為不著相,墮豁達空,而不信不知因果,終必受惡報苦果。
(四)偏空:
二乘怖畏生死,取證涅槃,雖修空以求不生不死,但他智慧不俱足,不知真空是空而不空,空雖無相,但此真空真性,性具恆沙妙德,並非空無作用。由於二乘不知空有不二之中道,執空而偏於空邊,以致灰身滅智,停滯於枯寂之偏空,不能從空中起妙用,故智者大師《觀音玄義》說:「二乘教中,但明灰身滅智,那得從真起應,既無真應,將何益物。」既已灰滅身心,故不能從真空法身中,顯現應化身於眾生界,普益有情。
以上說明對真空之四種不正邪見。
二、真空正見:
(一)約境:
「謂真空不異色等,名法理空也。」這是就真空與一切境的關係而說,如《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色法是真空隨緣而變現,故真空是一切色法之體,色是真空隨緣之用,體用不相離。經云:「色性自空,非色滅空。」色是因緣所生,色無自性,色本性本是空,不是滅色方有空,故真空不異不離色等一切法,空有無礙。
(二)約心:
「謂真空聖智所得。」真空是眾生本有真心,然為無明所覆蔽而不知。若修般若,見本有清淨心,而悟入無相之真空,既然無相故無生老病死相,而超凡入聖,故聖者能得真空聖智。
(三)約德用:
「謂觀達真空,必伏滅煩惱,令成正行,入位得果。」若觀修真空,通達真空不空,性具恆沙妙用,證菩薩果位,隨清淨因緣,發起真空之妙用,能除滅一切煩惱,並生起善巧方便智,及種種神通妙用,以廣度眾生,這是真空能生起無邊妙用。
此真空之德用,《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諸法本性是性空,由性空之不變隨緣,隨戒定慧清淨因緣,而成就四聖法界;隨貪瞋癡雜染因緣而成六凡法界,十法界果報皆是性空隨緣而得成就,故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若一切法不空,則無道無果。」眾生體性是性空,性空則有隨緣之用,故凡夫心若親近三寶,以清淨因緣熏習自心,則能轉染成淨,轉識成智,而成就四聖道果。若認為一切法不空,這是我法二執,則不能隨淨緣修聖道,轉凡成聖,
則永遠是生死凡夫,不能成就道果。故真空不只是空理而已,真空亦是真心,而有無邊德用。
以上說明真空之真實義。
貳、總說真空是空而不空之妙義:
一、《大般涅槃經》開示: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空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
(一)空義:
如來證法身得空如來藏。《維摩詰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這是說,性空中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相之執取,空亦不可得,故說是究竟無所有。性空無所有,故無三界六道之二十五類生死眾生。以性空故心不著一切相,而無一切煩惱,一切苦相,一切生滅相,及一切有為生滅行,以上皆遠離而無有,故說是空。
(二)不空義:
如來所證真空具足不空如來藏。不空是指佛圓證法身,具足涅槃常樂我淨四德,及恆常寂靜不動,常住不變異之妙德。佛為廣度眾生,而顯現報身無量相好莊嚴,及應化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真實善色。又淨土依正無量莊嚴,亦是真實善色,因這是佛證真如佛性,依其本願力,為嚴淨佛土,成就眾生,所起之妙有莊嚴,無有生滅變異。以上皆是不空妙德。
二、《大乘起信論》開示:
「真如者,依言說建立有二種別:一真實空,究竟遠離不實之相,顯實體故。二真實不空,本性具足無邊功德,有自體故。」
(一)真實空:
《大乘起信論妙心疏》解釋真實空:凡從真空實體隨緣幻起諸相,此諸相皆是不實之相,體性皆是空寂。若能空一分幻相,則顯一分真空實體,若幻相究竟空,則真空實體究竟顯現。
《大乘起信論》又發揮此真實空涵義:「復次真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故,無有虛妄分別心故。」
《大乘起信論妙心疏》解釋說:眾生真如本性本是真空,從本已來未曾與染法相應,染法即妄心與妄境,妄心能緣一切妄境,唯不能緣真如,故真如不與染法相應。又差別相者,即妄心所緣之妄境,真如無虛妄分別妄想,故離一切差別相,不與染法相應。《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也說:現前一念心性,從本已來,覓之了不可得,故不與染法相應。
(二)真實不空:
真如雖是空無相,但這不是斷滅空,空而不空,真如實體本性具足無量無漏性功德,能起無邊妙用。《六祖壇經》亦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大乘起信論》發揮真實不空涵義:「言真實不空者,由妄念空無故,即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圓滿,故名不空。」
所謂真實不空者,若能了達妄念隨境而生滅,既然隨境生滅,故妄念本空,若能如是了知,當下此心即是真如真心,而顯現此真心妙德。《大乘起信論裂網疏說》:常恒是常德,不變是我德,淨法是淨德,圓滿是樂德。具此不可思議四德,故說真實不空。以上是《大乘起信論》,對真實空與真實不空義理之闡揚。
三、《勝鬘寶窟》開示:
「所以名如來藏者,有能藏所藏,故名如來藏。佛了知能藏之法,從本已來,無生畢竟空,名空如來藏智。佛知所藏中道佛性,具一切德,故名不空如來藏。此如涅槃云:智者見空及以不空,空者無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以明佛照了能藏所藏,故有空不空二智。又空如藏不空如來藏,即是明如來藏是中道義,空藏明煩惱畢竟空,故不可為有;不空藏具一切德,故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故涅槃經云:中道之法,名之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於中道。」
以上大意:如來藏分為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說明一切法本來無生,畢竟空寂,故煩惱畢竟空,無三界之二十五有眾
生,故悟空如來藏,能解脫生死。不空如來藏說明佛性具恆沙妙德,故能隨緣而顯現無邊妙用。中道者即是俱足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以空如來藏,故不可說煩惱為有;以不空如來藏,具足無邊德用,故不可說為無,故中道是非有非無。涅槃經中說,二乘未見中道佛性,菩薩分證中道,但未明了,佛則圓見中道佛性,亦即圓證空不空如來藏二智。
以上貳、總說真空是空而不空之妙義,已說明完畢。
參、真實空之修學:
前面已說,般若真空是真實空,是我法二空,此真實空之修學,已在第二章第四節:般若妙慧實踐修習綱要,以五條綱領說明如何修習真實空。
一、無所有:
(一)《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開示:
「此身無常,遷變不定,刹那生滅,無所有故。」眾生皆執自身之身心二法為實有,此即我執,若詳審觀察,眾生身心刹那變異,生老病死,變化無常,當一期生命結束,又隨業力流轉三界,故無有真實之身心二法,究竟來說,空無所有,了不可得,能如是觀察,即能破我執而入我空。
(二)《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開示:
「佛告文殊師利:彼無生法忍者,一切法無所有,如是忍故。」入無生法忍,見一切法不動不起無生,既然無生,豈有一切法?所見所聞全是因緣和合虛妄相,非真實有。故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如是安忍無所有性,即是無生法忍。
此經又說:「文殊師利言:大迦葉,我於眾生,無有度脫,亦無繫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所有故。」以上文殊菩薩說,我對一切眾生無有開示度脫生死,眾生亦無有繫縛,因一切眾生本性無所有,既然無所有,法性平等,豈有繫縛或度脫之事?
(三)《入法界體性經》開示:
「文殊師利言:一切法無所有,但有名字言說。諸法無此無彼,皆無所有,此彼無所有者,即是如。若是如者則是真實,若是實者,彼則是菩提,是故得名為金剛句。」
以上說明,一切法全是虛幻相,但有名字言說假名,非真實有,若有彼此之分別,這全是妄想憶念,故有種種不同相貌之分別。若了知諸法體性皆性空無所有,則不著一切相,心離相則心空,當下即是真如,這才是諸法實相,亦即菩提真性。《法華經》亦說:「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若能了知諸法無所有,即得真實不變之金剛句。
(四)《月燈三昧經》開示:
「佛告月光童子:於過去廣大久遠不可思議過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無所有起如來,出現於世,云何名為無所有起如來?童子,是佛生時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行於七步而作是言:一切諸法悉無所有。其音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童子,以是因緣,其佛號曰無所有起。彼佛成正覺時,所有樹木叢林藥草皆出聲音:一切諸法悉無所有。童子,時彼世界所出諸聲皆亦說言:一切諸法悉無所有。」
以上說明,過去無所有起如來,出生時上昇虛空,行於七步,現身說法:一切諸法悉無所有。彼佛成正覺時,彼世界依報之樹木叢林,皆亦出法音:一切諸法悉無所有。這皆是宣演法音說一切法空道理,故雖眼見一切相,這全是虛幻相,不可著相,心應安住於諸法性無所有,一切法不可得,如是則能契入我法二空之真實空。
(五)《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無所得品開示:
「舍利子,我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有情命者、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舍利子,色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受想行識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眼耳鼻舌身意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色聲香味觸法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畢竟都無所有,既不可得,云何有生?」
以上大意:諸法本性無所有,了不可得,故無我、有情命者、造作者、受果報者、知者、見者,亦無色受想行識五蘊等色心二法,乃至無十二處、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法。當知這全是性空無所有,皆不可得,故一切法無有生。若認為有以上一切法生起,這全是凡夫妄想心起虛妄分別,故有千差萬別不同的法生起。真如法性中,一切法皆性空無所有,了不可得,唯是平等一心,一真法界。若能了知此真實空真諦,能破我法二執,而顯現真實不空之妙用,俱足不生不滅,常樂我淨之涅槃妙德。
(六)《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開示:
「佛言:如實悟入一切法,云何悟入?謂觀察五蘊寂滅,如幻空無所有。如是悟時不見悟入,無覺無思,一切分別悉皆寂滅。若於諸蘊如是悟入,即為悟入一切諸法。」
佛說如何悟入諸法實相呢?是要觀察五蘊身心世界,雖有諸相現前,色聲香味觸法,宛然可見聞覺知,然此一切相全是緣生無性,體性是空,故皆是幻化相,實際上是空無所有,不可認為是真實有。如是觀察純熟而契入時,不見所悟入之法,無能無所,無分別無覺知無思惟,一切分別皆不動不起,寂然無生,如是悟入一切法真實空。
《禪學指南》也說:「悟之又悟,悟無所有;空之又空,空無所得。」所謂契悟,即是悟入身心世界空寂無所有,古德說: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既然諸法性無所有,故諸法空無所得,無得才是真得。
(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開示:
此經多處闡明法性是性空無所有,了知無所有性,方能顯現種種妙用,說明如下:
此經說:「諸法無所有性,是諸法自性。」又說:「般若波羅蜜性,無所有不可得。」又說:「響影燄化性無所有,無所有性亦不可得。」
以上皆說明,般若及一切法之本性自性,皆性空無所有,亦即一切法空,以一切法空無所有,故一切法皆不可得,若有所得全是虛妄相,有如夢幻泡影陽燄迴響,無常生滅變異,無有一法可得,故諸法本性是法空無所有。
此經又說:「無所有性是色性,無所有性是受想行識性,乃至無所有是實際性。」此經信毀品說:「色不縛不解,何以故?無所有性是色。受想行識不縛不解,何以故?無所有性是受想行識……般若波羅蜜不縛不解,何以故?無所有性是般若波羅蜜。」
以上大意:眾生之所以受到色受想行識五蘊之纒縛,不得自在,是因不知五蘊本無所有,而認為是真實有,染著五蘊而造業,隨業流轉生死。今了知五蘊本性無所有,不執著則不為五蘊所縛,既無繫縛,故無解脫,不縛不解,故得大自在解脫。不只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之六波羅蜜、三十七聖道品亦是無所有性,因一切聖道法皆是佛度眾生因緣,所設立之方便法,既然是因緣法,體性亦是空無所有,故一切法空,亦不著不住出世間善法,這才是隨順法性性空無所有。
經又說:「是凡夫為二邊所縛,是人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而憶想分別著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人著故,於無所有法,而作識知
見。」
以上是說,凡夫不是著有即著無,故為有無二邊所繫縛,不得自在。此因凡夫不知諸法本性是性空無所有,故染著諸法而有種種憶想分別,起愛憎取捨而造業。對於出世間聖道十八不共法等,亦住於法相中,而只成知識知見,而不知聖道諸法,全是闡明性空無所有,入無所有方得大自在,若不知則全被法縛,不得解脫。故此經徧學品說:「佛言:非所有,非無所有,無諸戲論,是名得道。」若了知「非所有」而不著有邊,又知「非無所有」而不著無邊,遠離有無二邊戲論,入中道是名得道。
此經行相品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何以故?一切法性無所有,不隨諸法行,不受諸法相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諸法無所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菩薩行是三昧不離,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上大意:菩薩了知一切法性無所有,一切法空,故行般若時,不執於有行之有邊,亦不執於不行之無邊,行與不行之有無二邊皆不可得,而由行與不行二邊所衍生之雙亦「行不行」,雙非之「非行非不行」,亦不可得,故皆不受,不受亦不可得,故說不受亦不受,空亦空。此四邊若有所受,皆是分別妄想心之著相,已非法性無所有之性空。如是不隨此四邊諸法行,即不受諸法相,遠離一切相,而契入一切法不受之無所受三昧。如是有無二邊乃至四邊皆不住,非凡夫之住於有邊,亦非二乘之住於空邊,二邊不住而入中道實相,故得真空妙有之廣大妙用,能速疾得無上正覺。
二、無所得: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此經又說:「無所得,是般若波羅蜜相。無所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由上可知修習無所得,究竟能成就無上菩提。
(一)《首楞嚴三昧經》開示:
「於一切法若無所得,是名大利;於法有得,是則無利。善男子,是故當知,若不得法是名大利。」
以上是說,若有得則有失,得失是生滅法,不能出離三界輪迴,即使得升天上,當福報享盡,亦有墮落三惡道時,故說於法若有所得,無真實利益。若於一切法無所得,順逆境界皆不可得,世間八風吹不動,無得則無失,平等一心,這是不生滅法,是解脫聖道,故說是真實大利。
(二)《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開示: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我不生一念得菩提者,是密意說,何以故?以心本來無有生故,是故無生,既無有生,何得何證?」
以上大意:文殊菩薩自說不生一念得無上菩提,這是有甚深密意的,何以故?以真如真心從本以來,本自俱足,本自無生,既然無生,豈會有所得,有所證?若是認為有得有證,這全是妄想心動念,故分別有得有證。《大智度論》說:「有所得者,以我心,於諸法取相故。」所以有得有證者,皆是自心住相取相之生滅法。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諸佛得無上菩提時,一切諸法無所得故。」若於一切有為無為法,世間出世間法,皆無所得,心徹底清淨圓明,才得無上菩提。《楞嚴經》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以無所得心,破盡我法二執,開顯我空法空,方是圓滿成就正覺時。
(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百二十九開示:
「佛言: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為方便,具行六種波羅蜜多。行布施時,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施物。行淨戒時,不得淨戒不得惡戒不得持淨戒者。行安忍時,不得安忍不得忿恚不得行安忍者。行精進時,不得精進不得懈怠不得行精進者。行靜慮時,不得靜慮不得散亂不得行靜慮者。行般若時,不得般若不得惡慧不得行般若者。」
以上說明,以無所得為方便,修六度善法,則能破除對善法及對惡法的執取,不得能修者,不得所修法,一切無所得,如是我法二空,故修習六度能速得圓滿,真正具足六度功德。
(四)《達摩悟性論》開示: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以上是說明,真實求道者,了知心性即是道,不可心外求道,若心外求道,欲得聖道,愈求愈遠。故覺知真心者,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心皆性空,豈是有心可得?若真實得道者,覺知道是無相真心,不在內外中間諸處,豈是有道可得?故無心可得,才得真心;無道可得,方得真道。
(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開示:
這共有三品三段經文:
第一段,此經出到品說:「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不可得,
畢竟淨故。眾(五眾)、入(十二入)、界(十八界)不可得,畢竟淨故。檀波羅蜜不可得,畢竟淨故;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可得,畢竟淨故。四念處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畢竟淨故。須陀洹不可得,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不可得,畢竟淨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起無作不可得,畢竟淨故。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生、住、滅不可得,畢竟淨故。增、減不可得,畢竟淨故……菩薩摩訶薩,以一切諸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訶衍出三界,住薩婆若。」
以上大意:我乃至知者、見者,須陀洹乃至佛菩薩皆不可得,這是眾生空。五眾亦即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六度,乃至十八不共法、薩婆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三世、增減等一切法,皆不可得,這是法空。本經又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識,乃至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說法空。故一切法畢竟清淨,亦即畢竟空,皆不可得。
有人問說,六度、十八不共法、菩薩法等聖道法,若不可得,眾生還須修此聖道法嗎?當知,佛說一切法空,畢竟清淨不可得,是要眾生除病不住法相,雖修一切善法,但不可住相,若修六度一切善法,當破除我法二執而心清淨時,病除藥亦應捨,若執藥反成病。又如乘舟渡海,既已到彼岸,舟亦要捨,不可揹舟行路。故修一切法空,畢竟清淨不可得,方與無相真如相應,才能出三界得大自在,而入佛之薩婆若大智慧海。
第二段,此經十善品說:「菩薩摩訶薩布施時,不得與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是人得具足檀那波羅蜜。乃至修般若波羅蜜時,不得智,不得所修智,是人得具足般若波羅蜜。」
前面已說,修六度若無般若,只能稱為六度,不能稱為波羅蜜,亦即只有人天福報,沒有到彼岸功德,故此經十善品佛言:「說有所得般若波羅蜜,是為相似般若波羅蜜。」此經又說:「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也說:「菩薩以無所得,行六波羅蜜,則得具足(六波羅蜜),即是般若波羅蜜正義。」故修六度時,以布施來說,不得施者、受者、所施者,三輪體空,這才是布施波羅蜜。以修般若來說,修者我不可得,亦不得所修般若智,這才是修般若正義。若以有所得心修六度,認為我是修者,我修得六度功德,則只成為人天福報之相似六度,不能到彼岸,已失聖道。
第三段,此經無作品說:「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名為大珍寶,珍寶波羅蜜中無有法可得,若生若滅,若垢若淨,若取若捨。珍寶波羅蜜亦無有法,若善若不善,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以是故,是名無所得珍寶波羅蜜。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亦如是不知,亦如是不分別,亦如是不可得,是為能修行般若波羅蜜,亦能禮覲諸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遊諸佛刹,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以上世尊讚歎般若為無盡藏大珍寶,而此大珍寶中無有法可得,亦即無有生滅、垢淨、取捨等法可得,乃至善不善法,世間出世間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等二邊分別法,皆不可得,唯是平等一心,一真法界。菩薩如是行般若,如如不動,照而常寂,故說「如是不知」,而不作虛妄分別,以一切法皆不可得,畢竟清淨,方得般若真實空第一義諦。以此畢竟清淨不可得功德力,故能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諸佛,遊諸佛刹,成就眾生,嚴淨佛土,生起如是真實不空之般若妙用。此段經文對般若無所得之體性及德用,全盤托出,若見聞者具信心修學,當來必得無量珍寶波羅蜜,具足大吉祥妙作用,於十方廣度眾生得大自在。
三、無所見:
凡夫眼皆有所見,認為所見皆是真實有,何以說無所見呢?《華嚴經》頌言:「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華嚴經疏鈔》說:「不見乃為真見,但了自心空般若故。」
(一)《大智度論》卷七十九開示:
「肉眼天眼所見,皆是作法,虛誑不實。慧眼法眼佛眼,皆是無相無為法,故不可見,若不可見,亦不可知。」
佛法所說五眼之中,凡夫肉眼與天道之天眼,所見皆是有為造作法,有能見之我,及所見之法的對待,見境即起心分別而造有漏業,故在三界流轉不息。而四聖證無相無為法,故以二乘慧眼、菩薩法眼及佛眼,見一切因緣所生法,全是暫時幻現的虛妄相,如夢如幻,無有真實,見而無見,無能見,無所見,我法二空,照見而常寂,故無所見,這才是真見,方真實見真如法性空寂之本性。
(二)《月燈三昧經》開示:
「佛告月光童子:云何菩薩能安住深忍?童子,菩薩摩訶薩應當如實觀一切法,如幻化、如夢、如響、如光影、如水中月,如虛空性者,是名菩薩安住深忍。若成就深忍菩薩,於染法不染,瞋法不瞋,癡法不癡,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於法,亦無所得,不見染者、不見染事、不見染業;不見瞋者、不見瞋事、不見瞋業;不見癡者、不見癡事、不見癡業。菩薩於如是法,悉無所見,亦無所得,是菩薩以無所見故,即無所染、無瞋、無癡。是菩薩如實無染無瞋無癡無顛倒心故,得名為定,名到彼岸,名為清涼,名為智者,名無染者,名無煩惱自在者,名心解脫者。」
以上說明,眾生六根面對六塵,根塵相對,即起分別,而有種種見聞覺知,即起愛憎取捨,故被情執所繫縛。如何破此無明情執?如何下手修呢?佛勸眾生修如幻三昧,觀一切法,無論善惡或順逆境界,皆觀如幻化、如夢、如迴響、如光影、如水中月、如虛空性,此六種如幻空觀,正破眾生實有執著。若觀修成就,能得甚深法忍,知一切法皆是空寂無有,不染著見聞覺知,故見而無見,聞而無聞,亦無所得,不見貪染者、染事、染業,不見瞋恚者、瞋事、瞋業,不見愚癡者、癡事、癡業,既然心中事事無有,故不為一切塵境所轉,而於無明顛倒諸煩惱,悉無所見,皆無所得,心清淨如虛空,定慧俱足,故名得定者,名清涼者,名為智者,無煩惱自在者,不受染者,名為到涅槃彼岸解脫者。
(三)《達摩悟性論》開示:
「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無見之見,乃名真見。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
以上大意:凡夫有種種見,因妄心與外境相對,妄心即起分別,心逐外境,諸見競生,這是凡夫千差萬別之見執。凡夫之見有所住著,即有所不見,如凡夫見東,則不見西,見北則不見南,故凡有所見,皆有限礙。
而聖者以寂定寂滅心,不起虛妄分別,故無有諸見。《入一切佛境界經》說:「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見諸法,不聞諸法,不嗅諸法,不知諸法,何以故?以一切法本清淨故。」
諸佛菩薩以般若慧眼,見一切法皆畢竟空寂,了不可得,故見一切法本清淨,無有見聞覺知之虛妄分別,故說諸佛不見諸法。聖者以如是空寂之心,見一切法皆無染者,見而無見,故不見一切法。又以無能所分別,心如大虛空,故能寂照十方,而無所不見,故說無見之見,乃名真見,乃名得道。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讚佛以甚深般若,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解,無所不證。」總之,聖者般若正見,以方便差別智,能見十方法界因果差別相,而得度眾生自在;又以我法二空根本實智,不見一切法,不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而得解脫自在,故說:「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
(四)《宗鏡錄》卷九十二開示:
此論對無見而無不見之妙理,詮釋詳明深廣,令人聞之心地開朗,覺性增長,這分為二段:
第一段:「聖雖知見,常了物虛,如同幻生,無有執著。」又說:「不妨滿眼見色,了色本自性空,但息自分別心,非除法也。法本自空,無所除也。又所聞聲與響(迴音)等者,豈是不聞,但一切聲,皆如谷響,無執受分別也。所以滿眼見色,滿耳聞聲,不隨不壞,了聲色之正性故。何者?若隨聲色之門,即墮凡夫之執,分別妍醜之相,深著愛憎,領受毀讚之音。若壞聲色之相,即同小乘之心,則有三過:一色等性空,無可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色即空,不待壞故,壞則斷滅。」
以上大意:聖者以般若妙智,了知諸法緣生無實性,虛幻而生,虛幻而滅,故雖知見一切法,而不染著執取。故雖滿眼見一切色,但以慧眼了知色性本自空,但息去分別心,自然見而無見,不用除滅諸色,即能無障無礙,不被色所繫縛,故古德說:「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所聞一切聲亦如是,了知音聲本性空,無有真實,猶如谷響,故聞而不聞,無有執取執受。故以般若妙智,「不隨不壞」,不隨塵境轉,亦不壞塵境,這是因了達塵境本性空故。
若不能了達塵境性空,凡夫即隨聲色而轉,而有種種分別諸見,起愛憎取捨,造業而流轉六道。而小乘之心,無般若正見,不知空有不二,以為壞聲色之相,即是修空,故一向滅色壞色,而成沉空滯寂,灰身滅智,或成斷滅空之過失。文中所說三種二乘過失:一色性本空,故無可壞,若壞色方成空,則有色非本性空之過失。二空性即真如法性,故空性遍一切處,若壞色方成空,則色非在性空中,色在空之外,則有事在理外之過失。三色即是空,色性即是空性,故不壞色,若壞色方成空,則色不即空,如此壞色則有斷滅空之過失。故若壞色聲之相方成空,即同小乘之心而偏於空邊,則不知色空不二之般若妙旨,而不能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無礙。
第二段:「是以如來五眼,洞照無遺,豈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瞎一隻眼,亦即偏於空邊),覩無見耶。但不隨不壞,離二見(空有二邊之見)之邊邪,非有非空,契一心之中理,則逢緣無礙,觸境無生矣。是以萬物本虛,因想念而執無執有,以取著而成幻成狂,受雜染之報。若能反照唯心大智,鑒窮實相真源,則幻夢頓醒,影像俱寂。然後以不二相(中道一心),洞見十方,用一心門,統收萬彙(法),則見無所見,萬象參天,觀之而無色;聞無所聞,群音揭地,聽之而無聲。如此了達,心虛境空,則入大總持門,紹佛乘種性。」
以上大意:如來佛眼圓明,洞見十法界一切事理,無不照見,不同於凡夫之有見,而成執有;亦不同二乘之無見,而成執空。若能遠離以上二種邊見,不住有亦不住空,不住著一切法,契會中道一心,則逢緣觸境,皆見而無見,聞而無聞,了達一切法無生,則不受六道雜染之報。如是以般若妙智,返照自心,徹見中道實相,不迷執夢幻不真之法,心中唯識所現影像,皆空寂無生。如是一相無相,不分別諸相,照見真如一心,故能了達所見森羅萬象,皆緣起性空,無相無所得,見而無見,故說「萬象參天,觀之而無色。」
又音聲雖喧天動地,亦是緣生無性,其體是空,故聞之寂然無聲,聞而不聞,故說「群音揭地,聽之而無聲。」以上正是空有圓融無礙之妙境。若能如是了達萬法本是一心,於一切法不起虛妄分別,千差萬別盡圓融,則心與境俱空,皆不可得,而以一心總持萬法,入般若大總持門,總持一切聖道法、善法、助道法,故能紹繼佛乘,當來成就佛道。
四、無所知:
《圓覺經》說:「佛言: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不見起滅,唯是平等一心,故無知見分別。荷澤禪師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此知是悟者智覺之真知。黃龍死心禪師說:「知之一字,眾禍之門。」此知是凡夫虛妄分別之知。故般若無所知之真知,無能知,無所知,我法二空,照知而常寂,寂而常照知,與凡夫識心之分別知,作用天地懸隔。
(一)《六祖壇經》開示: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以上說明,真如本性由體起妙用,六根雖有見聞覺知,照見了知一切法相,但不染著萬法,不作虛妄分別,故不隨境轉。有如明鏡,物來即應,物去不留,清淨無一物,故能得大自在。《維摩詰經》讚佛偈:「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句「能善分別諸法相」,卻又不起愛憎取捨,寂而常照。「於第一義而不動」,是指真如真心,如如不動,照而常寂,不動不起而無知。但此無知,如《宗鏡錄》所說:「般若無知者,不同木石。不是有知者,非同情想。」般若無知,不是木石之冥頑無知,亦不是眾生情執之分別有知,而是非有非空之中道妙知,無所知,而無所不知。故永明大師《唯心訣》說:「雖無知而萬法圓通,雖無見而一切明現。」般若大空性,橫遍十方,豎窮無際,故能無所不知,無所不
見,此即《六祖壇經》所說:真如自性起念之自在妙用。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八開示:
「菩薩不見諸法有覺知想,見一切諸法如夢如響,如幻如燄,如影如化。」卷十四又說:「佛言:色自性空故,色無知是淨淨;受想行識自性空故,無知是淨淨。舍利弗言:云何一切法淨故是淨淨。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淨是淨淨。」
以上說明,色受想行識五蘊等因緣法,虛幻無實,皆自性空,故不分別了知五蘊諸法,如是見而無見,知而不知,不起愛憎取捨,才是淨淨,方是清淨心,亦即畢竟空。有人問說,面對諸法如何不起覺知分別想?此經佛勸修作如幻觀,見一切法皆觀如夢、如迴響、如陽燄、如影、如幻化,皆不作真實看待,若以為真實,即起分別而生執著。若能作如幻觀,則一切法皆不可得,即能破此實有執,見一切法知而無知,不作虛妄分別,而迴歸本來清淨本心。
(三)《肇論》開示:
《肇論》共有四論,其中《般若無知論》,發揮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之妙義說:「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思益梵天所問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宗鏡錄》卷七十七解釋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徧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涅槃經云:『不可見,了了見。』華嚴經頌言:『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非是都無知見矣。」
以上大意:「般若無知」是指無能知、無所知,無能知則我空,無所知則法空,故是我法二空。具般若智者,雖遇順逆境,照而常寂,如如不動,是名般若無知。凡夫見一切法,皆有能所對待分別,有能知的我,這是我執;有所知的法,這是法執,如是知見立知,即成我法二執,而為無明之根本。又「般若無所不知」者,因無能知的我及所知的法,我法二空,故心是真如大空性,而空性遍一切處,橫遍十方,豎通三際,故能遍照十法界之一切事理無礙。
《宗鏡錄》說:「猶如明鏡,無心為體,鑒照為用。」若心澄淨如明鏡,無心之心,則能照見萬法,故說「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而凡夫心乃我法二執,知東方即住於東方,而不知西方;知南方即住南方,而不知北方,是以凡夫以有所知,心則有限礙,故不能遍知十方事理。而聖人無心之心,無見之見,正知離相,不住於相,故能無所不見,無所不知。非同凡夫之有心有見,皆是能所分別,故墮於「有無之知,能所之見」,皆是有限礙之知見,非「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之廣大無礙自在心量。
五、不可說:
《大乘起信論》說:「諸法從本以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諸法之法性,從本以來,即是性離文字,而無法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當學一切法不可說。」故般若法性本不可說,若有所說,皆是方便法。
(一)《金剛經》開示: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說法四十九年,大藏經數萬卷,歷歷在眼前,何以若認為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體解佛所說真實義?《頓悟入道要門論》解釋說:「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恆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以上說明,般若體性空寂無生,故無一法可得可說,故是無法可說。但此般若真空是空而不空,性具恆沙性德,故能隨緣起恆沙妙用,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而廣說無量無邊妙法,以破眾生煩惱執著,是名說法。故契入無法可說之般若體,為廣度群迷,建立種種假名,廣設諸善巧方便權說,是名說法。
(二)《思益梵天所問經》開示:
「佛法是寂滅相第一之義,此中無有文字,不可得說。」
以上是說,佛法究竟證寂滅第一義諦,亦即諸法之法性是無相性空,無有法相可得,豈有文字語言可說?若有所說,皆是佛為使眾生悟入第一義諦,善巧方便而說。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諸法實相不可說,而佛以方便力故說。」《佛說象頭精舍經》亦說:「佛告文殊師利:夫菩提者超出三界,越於言說,離諸文字。」這亦是說明菩提真性不可說之不思議境。
(三)五台山夢參和尚所講公案:
有一次世尊升座說法時,文殊菩薩當維那師,文殊師利唱偈頌:「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當文殊師利唱完偈頌,佛陀沒有說法即下座。釋尊上座本為說法升座,何以未說法即下座?此偈頌涵義:法筵龍象眾,是指參加法會的都是大菩薩,而佛陀說法正是勸修觀察第一義諦,亦即不住空有二邊之中道一心。大眾應當如實覺知第一義諦,因這是法王佛陀所說法王法之根本心要。而此第一義諦妙法,無有言語可說,若有所說,已是方便法。故佛陀當時雖無開口說法,實際上已說法完畢,故即下座。若能體會此偈頌要義,即契入諸法第一義諦,真是佛子龍象眾。
六、修學真實空結語:
以上真實空五點修學中,以「無所有」破除眾生實有執,於無所有性空中,放下一切執著,隨所悟性空無所有之深淺,而得不同果位聖果。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五說:「得無所有,故是佛;得無所有,故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一切賢聖,皆以得無所有,故有名。」又以「無所得」,破除有所得心之能取所取執,而悟入我法二空,開顯無所得方能真得無上菩提。又以「無所見」,破除實有見,開顯真見是見而無見,而無所不見,方能洞見萬法實相。
又以「無所知」,破除虛妄分別之見聞覺知,開顯真心之知是靈知寂照,方能無所不知。又以「不可說」,開顯法性是空寂無可說,若有所說,皆是為教化眾生之善巧方便。若能以此五條綱目,常起正憶念觀照,即是修真實空,而破除我法二執。如是精進觀修得力,能得真實空之修慧,而開顯真實不空之德用。以下即說明真實不空之妙用。
肆、真實不空之德用:
一、《大智度論》卷八十二開示:
「佛答:諸法雖畢竟空,眾生狂顛倒故,深著不解,我若不以方便力,則不可得度。方便者,所謂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神通變化,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大慈大悲等,具足無量佛法,然後能教化眾生,眾生必能信受。」
又此論卷八十九說:「菩薩知一切法即是畢竟空,常寂滅相,無戲論,無名字。憐愍眾生,以方便力故名相說,所謂是色,是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經中所說幻喻:幻師即是菩薩,幻法即是六波羅蜜等諸法。雖行是諸法無著心,如幻師雖幻作種種物,知其無實而不著。」
由上可知,佛菩薩雖證畢竟空,亦即一切法空,破除種種虛妄我法二執,證無相法身而了脫一切生死。但佛菩薩以大願大慈悲力,於證我法二空根本實智,由此而生出一切方便權智之妙用,如光明相好,神通變化,十力、十八不共法等,並於寂滅相、無相、無名字中,以大悲方便力,廣說世間之五蘊諸相,及出世間之六波羅蜜、三十七聖道品等無量佛法,使眾生依之修學,亦能破除對五蘊之執取,了脫生死,而得福慧功德莊嚴力,此即真實不空之廣大德用。佛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力,雖行六波羅蜜諸善法以廣度眾生,然亦不住著此方便善法,以一切法空故,故能得大自在。
二、《大乘起信論》開示:
此論說眾生真如本性,具足恆沙性功德之廣大德用:「從無始來,(真如)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恒沙義,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絶,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以上說明,從無始來,眾生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無量性功德,此「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非同非異即是不一不異,以真如不變隨緣而變現萬法之妙用,故說非一;又雖隨緣起作用,然真如體不變,故說非異。
(一)大智慧光明義:
本論說:「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
心性即眾生真如本性,此心性本來清淨,不受染污,不起無明闇垢,故說真如具此大智慧光明義。凡夫雖亦本具真如大智慧光明,但無修德,被煩惱妄想所覆,日用不知,但名為如來藏,諸佛菩薩以累劫修德證此真如,轉名為法身,即能現出此大智慧光明德用。
(二)徧照法界義:
本論說:「若心生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徧照法界義。」
眾生心動則六識即起,見有種種境界相,並分別外境,即於外境生起知見,有所見即有不見之相,如見東則不見西,見明則不見暗,見有則不見無。而心性是一大空性,不起見聞覺知虛妄分別,正見離相而不住相,故能無所不見,十法界一切事理無不照見,無有障礙,此即徧照法界義。
(三)如實了知義:
本論說:「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義。」
前面已說真如具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這皆因心性如如不動,常照常寂,故心性能真實了知十法界因果緣起及一切事理,無有錯謬。若心有動,動即遷變不停,心動則心隨境轉,變動無常,豈能如實了知一切事理?此亦非常樂我淨,亦非寂靜不變自在之德,故說「具起過於恆沙虛妄雜染」。以心性如如不動,寂照不二並運,故能真實了知一切事理,並具足種種妙德。
(四)本性清淨義:
《思益梵天所問經》詳明心性清淨義說:「佛言:何謂諸法性淨?謂一切法空相,離有所得故。一切法無相相,離憶想分別故。一切法無作相,不取不捨,無求無願,是名性常清淨。以是常淨相,知生死即是涅槃,涅槃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說心性常清淨。善男子,譬如虛空,雖為烟塵雲霧覆翳(覆蔽),不明不淨,而不能染污虛空之性。設染污者不可復淨,以虛空實不染污故,還見清淨。凡夫心亦如是,雖邪憶念起諸煩惱,然其心相(心性)不可垢污。以心相實不可垢污,性常明淨,是故心得解脫,是名入淨明三昧門。」
以上佛徹底開示,若眾生心能修三解門:空解脫門,離有所得心,心即現空無所有性,煩惱生死皆不可得。無相解脫門,心中離憶想虛妄分別,心則無相,無有一切生滅憂苦相。無作解脫門,不取不捨,無願無求,無能作,無所作,作而無作,心即清淨性。若修此三解脫門,心如虛空,遠離一切邪憶念所起諸煩惱,即能恢復性常明淨,心得解脫,不墮輪轉生死。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說明此清淨本性:「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此清淨本性,即眾生本有覺性,然眾生迷而不知,諸佛以曠劫修德而證之,稱為佛一切種智,亦即一切智智。證此清淨本性,則了知生死即涅槃,生死涅槃不二,涅槃性即一切法性,無有分別,皆同一真如佛性。
眾生之本覺性如虛空,雖被無明雲霧所覆蔽,但虛空不受染污,當修三解脫門,破除無明雲霧,心即恢復本性清淨,即能顯現恆沙性功德。以上是本性清淨義。
(五)常樂我淨義:
此清淨本性具足涅槃四德:恆常住不變異,無有生死,故是常德;無有眾苦,無苦樂分別,寂靜安樂,是名樂德;於十方大自在無障礙,是名自在我德;解脫一切污垢雜染,是名淨德。《大般涅槃經》解釋淨德說:「以純淨故名大涅槃。云何純淨?淨有四種:一者二十五有名為不淨(二十五有是三界內之二十五種眾生),能永斷故得名為淨。二者業清淨故,一切凡夫業不清淨故無涅槃,諸佛如來業清淨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淨故,身若無常則名不淨,如來身常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淨故,心若有漏(有煩惱)名曰不淨,佛心無漏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
(六)寂靜不變自在義:
此清淨本性,無諸煩惱躁動衰變,故是寂靜不變;以寂靜不動不變,無有無常遷變過患,離諸逼迫,故得自在。
本論總攝本性恆沙性功德,為以上六種大功德義,佛菩薩證此而開示眾生,令眾生修學亦能開展此功德妙用。此皆是精進修習真實空,功德圓滿,自然現出真實不空之無邊妙用。
以上「真空是空而不空之妙智」,已說明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