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八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讚頌文

導言:本經是佛住王舍城靈鷲山,與二萬五千阿羅漢,及無量大菩薩眾說法時,文殊菩薩為上首,文殊大聖以四十一首偈頌,稱揚讚歎佛法身功德。此經頌文深談佛法身妙德,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取不捨,不一不異,深窮實相,離有無之二邊,但行中道妙觀,入無相定,常在三昧寂靜,定慧不二,不住根塵,常在一相,無住無所觀,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妙觀平等不二,清淨解脫身,破除我見邊見,遠離虛妄顛倒,一切皆不可得,而俱足菩薩方便般若二道,應現無功用,無限無分別,無相無所有,無念而寂照,可謂總攝佛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之三德祕藏。若見聞此法身讚頌文,信解圓融,常起觀修,可謂深入佛無邊功德海,廣採佛法身寶藏,功德甚深,難思難議。


壹、佛法身功德涵義:


一、《大般涅槃經》:

  經文說:「如來身凡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應化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長短黑白。法身即是常樂我淨,永離一切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長非短,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異。」
  以上說明,佛法身具足常樂我淨四德:常德是指恆常住不變異,不生不滅。樂德者,《大般涅槃經》說佛有四種大樂:(一)無苦無樂乃名大樂,亦即純樂無苦。(二)大寂靜故,無煩惱躁動,名為大樂。(三)一切知,故名大樂。(四)身不壞故,亦即無生滅,名為大樂。我德者,是指大自在之無我大我,經中說佛有八種大自在。淨德者,是指佛身心至極清淨,無有一切無明垢染。如是具足常樂我淨之身,方名佛法身。


二、《維摩詰經無我疏》:

  此疏依天台教義,解釋佛法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入界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身耳。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
  以上說明,佛法身無色法之質礙,亦非心智之虛妄分別,不屬於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所攝持,勉強說是以法性為佛之身,而法性空寂,故佛以空性為法身。法身壽命之量,是不生不滅,故佛法身壽命無量。又法身大小之量,同虛空廣大無邊。故總說佛法身,非身質之身,無長短之壽,無大小之量,以空性為身,無來去之跡。


三、《華嚴經疏鈔》:

  「一真法界,本無內外,不屬一多,佛自證窮知,欲令物悟(為使眾生了悟),義分心境,境為所證,心為能證;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
  以上說明,一真法界沒有內外、一多、大小等的分別,諸佛心證此一真法界,成就正報法身,也成就依報淨土,故一而為二,一真法界成為法身與淨土;二而為一,法身與淨土,全以一真法界,亦即真如一心為體。故古德說:「一真法界性,具足十法界,依正本圓融,生佛無殊致。」這是說,一真法界亦即心性,隨染淨因緣,變現出六凡法界及四聖法界,此十法界之依報國土及正報身心,皆是以一真法界為體,既然十法界依正二報皆同一體性,故說依正不二,眾生身與佛身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全是一真法界,圓融無礙。


四、《普賢行願品講記》:

  這是說明法身、報身、化身皆名如來:「金剛經:『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法身無來無去,不生不滅,此就法身解釋如來。涅槃經:『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蜜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如諸佛所說常軌,諸佛從六度圓滿而來,此就報身解釋如來。成實論:『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諸佛從證真如實相中而來,此就化身解釋如來。」
  又《普賢行願品輯要疏》:「雖云三身,實非定三,法身如淨月,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亦非定一,若說是一,三義宛然;若說定三,同是一月。」
  這是說,佛法身如空中之淨月,不來不去,不生不滅,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報身如月光,修六波羅蜜,圓滿證得大智慧光明;應身如月影,隨眾生感,遍應十方有情,如月印千江水。然此三身非定三,因為同一法身,有如同一淨月;亦不是定一,因為法身是無相之真如理體,報身是大智慧光明身,應身是三十二相莊嚴身。如是非一非三,亦一亦三,微妙不可思議。


貳、四十一首讚頌內容要義略釋:


一、無色無形相 無根無住處 不生不滅故 敬禮無所觀

  無色無形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常觀諸佛妙法身,體性如空不可得。」故佛法身是無色無相之空性身。
  無根無住處:有形相之身,皆有其根,亦即有其住處。佛法身無相,故無根無住處。《大智度論》說:「諸法實相者,即是性空,性空無實住處,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是名常住法相。」佛證諸法實相,而成就法身,實相即是性空,性空無相故無住處,來無所來,去無所至,才是大自在,若有住處,則被住處所限礙。
  《首楞嚴三昧經》說:「若有菩薩得首楞嚴三昧,不應問其所住處,所以者何?如此菩薩一切佛國皆是住處,而不著住處,不得住處,不見住處。」大菩薩證首楞嚴三昧,於十方世界,刹那即至,故無住處,以無住處,故十方佛國皆是其自在度眾生處。
  不生不滅故:《入一切佛境界經》說:「如來法身,不生不滅, 不去不來,以此為體。」如來法身,以不生不滅為體,非凡夫業報身之隨業力生滅流轉。
  敬禮無所觀:佛何以能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之法身?因其在因地時修無所觀。所謂無所觀,是指無能觀之我(我空),無所觀之法(法空),如是我法二空,境智不二,無能所分別,全是一心,這才是中道第一義觀,才是智者真實之觀,故果地能證佛法身。
  《入一切佛境界經》說:「不見色名為無觀,不聞聲名為無觀,不聞香名為無觀,不知味名為無觀,不知觸名為無觀,不知法名為無觀。」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了知塵境皆是虛妄相,而不起分別六塵境是美醜大小,故對六塵見而無見,聞而不聞,不生愛憎取捨心,而常保清淨心,是名無所觀。
  《維摩詰經》說:「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以般若慧觀,不住一切相,故對一切塵境,緣無所緣,觀無所觀,無有愛憎高下取捨,悉皆平等,故說不觀是菩提。


二、不去亦不住 不取亦不捨 遠離六入故 敬禮無所觀

  不去亦不住:不去即是「不來亦不去」。《傳法正宗記》說:「無所從來,故不生;亦無所去,故不滅。」佛證法身,不生不滅,既然不生,豈有來處?既然不滅,豈有去處?故說不來不去。如是不住生死,無有來去,是名涅槃。
  不取亦不捨:《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說:「文殊師利言:天子,諸佛世尊無有取法……不取色若常無常,乃至不取識若常無常,不取眼若常無常,乃至不取意若常無常,不取貪欲不取瞋恚,不取愚癡不取顛倒。天子,如是乃至一切諸法,皆悉不取而亦不捨。」
  文殊菩薩說:諸佛以般若慧觀,觀一切法皆如幻化,無有少法可得,故不取著一切法,不取著色受想行識是常或無常(性空中無是常或不常),不取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常或無常,不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亦不取著貪欲、瞋恚、愚癡及顛倒法,以不取故亦無捨,一切皆平等住。以對一切法皆不取著,六塵不入六根,故說遠離六入。
  敬禮無所觀:《未曾有正法經》說:「菩薩摩訶薩,於六塵境,觀無所觀,乃至緣無所緣,何以故?若色若心,本性清淨故。色清淨故,眼無所觀;聲清淨故,耳無所聞;香清淨故,鼻無所嗅;味清淨故,舌無所了;觸清淨故,身無所覺;法清淨故,意無所緣。所以者何?諸根清淨,自性空故,無自無他,無愛無厭,自性平等。」
  以上說明,無所觀即是無所緣。佛菩薩以般若慧觀,於六塵境,觀無所觀,緣無所緣,因為一切諸法,無論是色法或心法,皆是緣生無自性,體性皆是空,以了知一切法本性皆空,故照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清淨,無所染著,則眼無所見,耳無所聞,鼻無所嗅,舌無所知,身無所覺,意無所緣。如是六根對六塵不起分別,唯見平等法性,無自無他,一切無所緣,無所觀,故我敬禮已證無相無分別無所觀之法身佛。以下每一首偈頌最後皆是「敬禮無所觀」,道理皆如是,故不再重覆解釋。


三、不住於諸法 離有離無故 行於平等故 敬禮無所觀

  不住於諸法:不住一切法,是般若的根本教義。《宗鏡錄》引用《文殊道行經》說:「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無自體,即是修道。」若不住一切法,則對一切法不起愛憎取捨分別,故能斷除引生諸煩惱的因緣。而能一切法無住,乃因了達一切法皆因緣所生,緣生無自性,亦即無自體,體性是空,能如是觀修,即是修道。
  離有離無故:離有離無亦即非有非無。《大般涅槃經》說:「諸佛菩薩顯示中道,何以故?雖說諸法非有非無而不決定,從緣生故名之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佛菩薩皆宣說中道,非有非無,不決定是有,也不決定是無。何以說非無呢?「從緣生故,名之為有」,心性不變隨緣,隨清淨因緣則生四聖法界安樂果報及淨土依正莊嚴;心隨雜染因緣則生六道法界不淨痛苦果報。故心隨緣能生起十法界不同果報,心有如是不同作用果報,故說非無。如是即破二乘著無之偏空涅槃。
  何以說非有呢?「無自性故,名之為無。」因緣所生法,無論四聖清界法界,或六道雜染法界,既然是因緣法所生,皆無自性實體,體性皆是空,故說一切法空。當知,一切法若有自性實體,則不需眾緣和合才生出萬法。萬法既然無自性實體,故不是真實有,是因緣和合時的暫時幻化相,如是以破凡夫之執著實有,以上說明非有。總之,不住有無二邊,才顯示中道第一義,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行於平等故:《未曾有正法經》說:「妙吉祥(文殊)菩薩言:菩薩摩訶薩,見法平等無有差別,無諸佛法相,無菩薩法相,無二乘法相,於一切法無所思念,離諸語言文字,無表無示,何以故?無相故不可觀,無義故不可思,如是學者攝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薩藏,如是通達自在。」
  依世俗諦來說,有佛法相,菩薩法相,二乘法相,六道眾生法相等因緣果報差別相。但從真諦來說,一切法無差別相,因為體性全是性空,性空平等無相,無相中不思念一切法,無相故無所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說無示,這才是平等法界,總攝十法界之根本,故說攝一切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這是菩薩藏的修學處。


四、出過於三界 等同於虛空 諸欲不染故 敬禮無所觀

  出過於三界:《注維摩詰經》:「法身超絶三界,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覩。」法身空寂,超乎有相三界,已無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生滅去來可見,故常比喻為無相之虛空。
  等同於虛空:《華嚴經》說:「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身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諸佛法身境界,心清淨至極,如虛空般無相無物,遠離一切虛妄分別及執取,無諸欲可污染,無求無得,故一切無所礙。
  《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說:「文殊師利言:言如來者即虛空界,何以故?諸法平等如虛空故,是故虛空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空,虛空如來,無二無別。天子,以是義故,若人欲求見如來,當作斯觀,如實真際覺了,是中無有一物,可分別者。」
  以上文殊菩薩開示,將如來比喻為虛空,主要有二義:一者諸法平等如虛空,亦即諸法之法性皆性空無相,故說虛空與如來,無二無別。二者諸法皆性空,性空中無有一物可見可分別,猶如虛空中無物可分別。若能如是觀察諸法性是性空平等無分別,如虛空性,即見如來法身。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說明虛空與法身真空,有相似義及不相似義,相似義者有六義:「一無始終。二不生滅。三無處不遍。四包容無外。五無障無礙。六不可撮摩。」不相似義,略有五義:「一虛空頑然,法身真覺。」虛空是頑空,無有明覺性,而法身真空是大覺悟心。「二虛空但有名,法身有體。」虛空只是一假名,而法身是真實體性,不生不滅。「三虛空凝然不變,法身舉體隨緣。」虛空只是凝然不動,但法身隨緣而起種種妙用,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四虛空蕩無一物,法身具無邊德。」虛空乃空空蕩蕩無一物,而法身乃佛無量劫修諸功德所成就,故法身具足無邊功德,有無量妙用。「五虛空與色為二,法身眾生不二。」虛空無質礙而色法有質礙,故為二法。而法身是眾生皆本具,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佛有修德而開顯法身性德,名為出纏如來;而眾生雖本具如來性德,但無修德開顯,故法身隱而不現,名為在纏如來。


五、於諸威儀中 去來及睡寤 常在寂靜故 敬禮無所觀

  此偈頌主要說明佛法身寂靜妙德。《入一切佛境界經》說:「佛告文殊師利:覺一切法空者名為菩提,空者即是菩提。言菩提者,名為淨亦名寂靜,何者為淨,何者寂靜?文殊師利,我我所眼空,何以故?自性空故。如是耳鼻舌身意我我所空,何以故?自性空故。是故知眼空不著色,是故說淨。如是知耳空不著聲是寂靜,知鼻空不著香是寂靜,知舌空不著味是寂靜,知身空不著觸是寂靜,知意空不著法是寂靜。」
  以上開示如何能常在寂靜?若了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是業力因緣所生,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如是空六根我我所,則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及去來睡醒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不染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不動不起,心即寂靜,亦名清淨,如是即是菩提。
  《伽耶山頂經》說:「文殊師利菩薩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寂靜,以離三種身不善業故。二者口寂靜,以清淨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以離三種意惡行故。四者內寂靜,以不著自身故。五者外境界寂靜,以不著一切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靜,以不著道故。七者勝寂靜,以如實觀聖地故。八者未來際寂靜,以彼岸慧助行故。九者所行世事寂靜,以不誑一切眾生故。十者不惜身心寂靜,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眾生故。」
  以上十種寂靜中,前三種寂靜是修十善業,離十種惡法,使身口意寂靜。四者內寂靜,以修我空不執身見故。五者外寂靜,以修法空不染著一切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靜,以不作聖心及聖解,故心寂靜。七者勝寂靜,以如實觀察聖地功德,心受妙法薰習,故殊勝寂靜。八者以入涅槃彼岸智慧資助,故內心寂靜。九者以不欺誑一切眾生,故得行世事無諍論寂靜。十者以大慈悲教化眾生,故身心無恐懼寂靜。


六、去來悉平等 已住於平等 不壞平等故 敬禮無所觀

  《未曾有正法經》說:「離有相心,即菩薩摩訶薩心,此心平等,故菩提心亦平等,此菩提心即一切如來心,由是平等故,諸法皆平等,無二無差別,無取亦無捨,離取捨故,我相不生,我相滅已,無所希求。」
  以上說明,菩薩心不染著一切相,故離一切相,所見一切法皆平等一相,菩提心如來心皆是此平等心,無二無差別,以平等無二,故於一切法不取不捨,隨順平等心,無我相心,無希求心,一切處皆平等,如是安住平等法性。


七、入諸無相定 見諸法寂靜 常在三昧故 敬禮無所觀

  《大般涅槃經》說明無相定:「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為無相。」所謂無相定是指無入定相與出定相之不同,常在一相,亦即無相,故入於無相大涅槃,即入無相定。此經之師子吼菩薩品,佛說明修無相定的三種修門而入涅槃:「時時修習三昧定相,時時修習智慧之相,時時修習捨相,是名三相。」
  佛又解釋此無相定三種修門的涵義:「緣於一境,得名三昧,言三昧者名善三昧。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觀一切法名善慧相。不見三昧智慧異相,是名捨相。善男子,如善御駕駟,遲疾得所,遲疾得所,故名捨相。菩薩亦爾,若三昧多者則修習慧,若慧多者則修習三昧,三昧慧等則名為捨。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見佛性者,名為捨相。」
  以上佛說明如何修三種法門,入無相定而見佛性:(一)修三昧定相:這是心專住一境,止息內心妄想流動,而制心一處。如修念佛三昧,心專住於佛號一境,寂靜無妄想,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能所不二,即入念佛三昧。而且修這三昧定相的目的,是為修利他善行,不是專住而作惡行。(二)修善慧相:這是在寂靜心中,起正智觀照,觀察內之五蘊身心及外六塵,如夢幻不實,空無所有,皆不可得,這是修空觀。(三)修捨相:捨是指不住定慧相,而定慧等持,既不偏於定,亦不偏於慧,調和適中,如駕馬車,速度既不速疾,亦不遲緩,如是平等持中,而終達目的地,亦即見佛性而入涅槃。
  以上修習三種法門,有三種果位差別:二乘之三昧力多,慧觀力少,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以上,三昧力少,智慧力多,能見佛性,但不能明見。唯佛定慧平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


八、無住無所觀 於法得自在 慧用常定故 敬禮無所觀

  《未曾有正法經》妙吉祥菩薩說:「真法無所住,法性空故,應如是住。」般若見一切緣生法全是虛妄相,亦即了知諸法性空,相是幻相,故於一切法無住。如是安住於無住,不為境轉,故於一切法得自在。
  如何是無所觀呢?《未曾有正法經》說:「一切智,非眼識所觀,非耳鼻舌身意識所觀,何以故?離諸境界故。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智者,當如是住。」凡夫以六識觀六塵境,於諸境取相分別,起愛憎取捨心,如是有能觀及所觀二法分別,此是我法二執,已住於塵境,被塵境所繫縛,隨塵境流轉生滅。諸大菩薩以般若大智,了知一切相皆幻化相,而見無相之真境,遠離六塵境界,無能觀,無所觀,我法二空,故於一切法無住無所觀,而得自在無礙。
  慧用常定故:無住之慧用即是常照,常定即常寂,般若大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定慧常一。《維摩詰經無我疏》說:「菩薩有分別與無分別,二皆成智。蓋菩薩有分別者,寂而常照也。無分別者,照而常寂也。惟其照而常寂,故曰分別亦空。」這是說,菩薩成就我法二空之根本無分別智,也成就善分別一切法之差別智。菩薩證無分別智,故雖照見一切法而心常寂,故分別亦空。又菩薩成就差別智,識病知藥,應病授藥,隨眾生不同根機,教導眾生修種種對治煩惱法,故雖分別諸法,但此分別是善分別,亦與智慧相應。菩薩如是「慧用常定故」,分別與無分別,二者皆成就智慧。


九、不住於六根 不著於六境 常在一相故 敬禮無所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佛告舍利弗,諸法根本實無我,無所有,性常空,但顛倒愚癡故,眾生著陰入界。」佛告舍利弗,一切法根本實際是人無我,法無我,人無我則我空,了知身心中並沒有主宰性的我,但凡夫認為有我,實則這是妄想心所捏造出虛妄的我。法無我則法空,一切法也無實有,全是幻化相,但眾生卻顛倒執為實有,染著五陰、六根、六塵、十八界等,不知幻相本空,空無所有,了不可得。若眾生能了知「實無我,無所有,性常空」,則內不住身心之六根,外不著於六塵境,內外皆空,故說「常在一相」。
  《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出世間,菩提一相恆無相。」又說:「了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是則說名,究竟法界。」以上是說,佛出現世間,皆是宣揚一相無相的妙理。何以說一相是無相?凡夫眼以分別心,見一切法千差萬別,不知萬法皆緣生,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空則無相。佛眼以般若妙慧,見一切法皆幻化相,全是性空,性空無相,無相則無差別相,無差別相即是一相,故一相即是無相。無相則無有邊際,無有障礙,故一相無相境界,名為究竟法界。


十、入於無相中 能斷於諸染 遠離名色故 敬禮無所觀

  《六祖壇經》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又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又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
  以上六祖直指無相要旨:無相並不是滅色相,而取無相。無相乃是不住外境六塵相,如是不住相,心即遠離一切相,名為無相。當心不住相而離相,心體方為清淨無染,而不為外境所動所亂,故能斷諸欲染,遠離名色諸相。


十一、不住於有相 亦離於諸相 入於無相故 敬禮無所觀

  《金剛經》說:「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以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是虛妄相,故說即是非相。若有智者能離此四相,不但解人空,亦悟入法空。《金剛經心印疏》說:此中我等四相,在二乘人,惟知執無,現在說「非相」者,無相亦非,此人不但解法空,而且又解非我等四相之空亦空,亦即入畢竟空之俱空,空相之念亦不生起,這才是離一切諸相,入於無相,名為佛法身。
  《千臂千鉢大教王經》發揮如來聖性之無相無境說:「神用寂滅,無相無境。云何名為無相無境?不取眼識,名為無相;不觀色塵,名為無境。乃至不隨意識了別,名為無相;不觀外緣,心無妄想,名為無境。法性本如,相境亦靜,二相無別,同體一性。」
  以上說明,如來聖性之寂滅妙境,不是以六識分別六塵,而是以般若妙智,不觀不分別塵境,心無妄想,故內心無相,外無塵境。能如是無所觀,無所緣,則顯現法性真如寂靜,如是內心寂靜不動,外之境相亦隨之寂靜,同一寂滅真境,而入於無相。


十二、無分別思惟 心住無所住 諸念不起故 敬禮無所觀

  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佛法身是大智慧身,故無分別思惟。宋譯《楞伽經》說:「採集業為識,不採集為智,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則名為慧。遠離思惟想,得無思想法,佛子非聲聞,寂靜勝進忍,如來清淨智。」以上說明,造業而集諸業的是分別識,不造業不集諸業的是無分別智,此無分別智,通達一切法性無所有,故不取相,不被法縛,得大自在力,是名為慧。若能遠離分別思惟,清淨無諸思想憶念,無有二相分別,得諸法寂靜,是殊勝的無生法忍,是名如來清淨智。
  心住無所住:般若以無所住為住。《未曾有正法經》說:「諸佛如來於無住相中,凝然不動,用而常寂,何以故?法不可得,離諸取相故。諸法無二相,無差別故。」這是說,諸佛般若大智,照見諸法性常空,故不住一切法,而於一切境安然不動,照用而常寂。當依無住之體起用時,心仍常寂定,不見有少法可得,故不執取一切法相,見一切法全是一相無相,無二差別,還歸心無所住。
  以心無所住,故諸念不起。《六祖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又說:「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絶,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所謂的無念,是指心空不染著境界,故心不起愛憎取捨之念;若染著塵境,心即有所取捨,而起諸念。般若三昧即是無念,《大智度論》說:「知一切法自性空故,不著有無。」有無二邊皆因緣法,自性皆空,故心不起染著有無諸念,故般若大智見一切法,見而無見,心無住無念。以無住之體,起用於一切處,於一切處亦不染著,不起諸念。因已淨心,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故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不住於境,故能來去自由,自在無滯,心得解脫,是名無念行。
  但這無念不是心念斷絶而「百物不思」,若如是反成惑障,成為法縛,而住於「無」之邊見。般若之無念,乃「念而無念」,雖慧用照見萬法,心體仍清淨無染,這是照而常寂;又「無念而念」,由無念清淨心體起用,能照見萬法事理,了了分明,這是寂而常照。如是寂照不二,定慧常一,雖慧見萬法而心又常寂不動,這才是真實無念法。《六祖壇經》讚無念法說:「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十三、無藏識如空 無染無戲論 遠離三世故 敬禮無所觀

  佛八識轉成四智菩提,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故眾生生滅之八識,佛法身皆轉成清淨平等的空如來藏,故說「無藏識如空」。
  《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如來無垢識,永斷諸習氣,清淨智圓明,賢聖所歸趣。如來清淨藏,永離諸分別,體具恆沙德。諸佛之法身,住真無漏界,清淨解脫身,寂滅等虛空。」如來無垢識即佛之大圓鏡智,已斷盡無始以來之煩惱習氣,清淨圓明,永離虛妄分別,故說「無染無戲論」,戲論是指虛妄分別,而無真實義之言說。
  佛法身何以說遠離三世?《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諸佛法性身,本覺自然智,是真勝義諦,自性體無生,牟尼本寂靜,法無來去相,三世常寂然。」佛法身已證本有之本覺智,了達一切法之本性是無生亦無滅,寂靜無來去相,亦無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之分別,因諸佛已證「自性體無生」,豈有三世差別可得?故「三世常寂然」,三世心皆寂滅,故說「遠離三世」。


十四、虛空無中邊 諸佛心亦然 心同虛空故 敬禮無所觀

  《大方廣寶篋經》說:「心得離二邊,亦不執於中,一切無執著,等同如虛空。」佛心遠離一切執著,而凡夫執有,則有生死;二乘執空,則停滯偏空一邊。佛心不執空有二邊,亦不執於中,全是中道實相,有如虛空之無中邊分別,空寂無所有,故一切無礙。
  《大般涅槃經》說:「如來身心智慧,遍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無所障礙,是名虛空。」這也譬喻說明佛法身如虛空,遍一切處,而無障礙,故佛能隨眾生所感,而遍現十方。至於佛法身妙德與虛空不同處,這在第四首偈頌已作說明。


十五、諸佛虛空相 虛空亦無相 離諸因果故 敬禮無所觀

  《華嚴經》說:「法性無作無變異,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性淨亦如是。」諸佛所證清淨法性,無能作無所作,無造作者,無受者,無生滅變異,如虛空般清淨,無垢無染,無障無礙。
  佛法全講因果,何以說佛法身是「離諸因果」呢?這依兩部經解釋:一者,《大般涅槃經》說:「如來涅槃,非因非果。」又說:「無因亦無果,無生及無滅,是名大涅槃。」十法界全是因果,凡夫於六道輪迴是因果,菩薩亦不離因果,皆為因果法所攝持,如菩薩十信因地圓滿而入十住果地,十住因地圓滿而入十行果地,十行因地圓滿而入十迴向果地,十迴向因地圓滿而入十地,十地修學圓滿而入等覺位,等覺修習圓滿而入妙覺成佛,這全是因果法,至佛果位究竟圓滿,入大涅槃,常住不變異,遠離一切變異生死,不再作因地修學,所作全是度眾生之佛事,故說「無因亦無果」,已離因果之造作。
  第二部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七解釋:「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色不異,法性不異,受想行識乃至有漏無漏不異者,云何分別黑法有黑報(惡法有惡報),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白法有白報(善法有善報),所謂諸天及人。黑白法有黑白報,不黑不白法,有不黑不白報(清淨法有清淨四聖果報),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須菩提:世諦故,分別說有果報,非第一義,第一義中不可說因緣果報,何以故?是第一義,實無有相,無有分別,亦無言說,所謂色乃至有漏無漏法,不生不滅相,不垢不淨,畢竟空,無始空故。」
  當知,菩薩因地修學中,全是因果法,有如是因,才得如是果,故世諦法顯現有種種因緣果報差別,故眾生法及菩薩法,皆依因果法修學,不可背離因果。但第一義中,亦即畢竟空中,實無有相,無有分別,全是一心,故無有因緣果報差別。佛法身已證第一義空,故說「離諸因果」。


十六、不著於諸法 如水月無取 遠離於我相 敬禮無所觀

  佛證實相般若,不染著一切法,佛為破眾生妄執一切法為實有,而以種種譬喻作說明,令眾生於諸幻法,了知悉皆空寂,而無所執取,其中一個譬喻即是「如水中月喻」。《三藏法數》解釋說:「月在虛空,影現水中,諸愚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智人見之則笑。以喻無智之人,於五陰中妄起我我所(我所者即五陰之身),執為實有,於苦法中而生歡喜。然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說諸法如水中月。」此譬喻是說,身心等五蘊之法如水中月,水中無真實之月,水月是幻化相,故智者不應妄取五蘊身心諸法。
  若能了知「如水月無取」,則知無能取、無所取,而「遠離於我相」。《未曾有正法經》說:「真實法中,我相本無,諸行無作,亦無受者。」真實法中,並無有真實的我造作,一切法無我,造作的是心識,亦由心識承擔果報,如是了知,則能遠離於我相。
  《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文殊菩薩開示不住我相功德:「住我相故,則不見平等。彼若不見有我相者,則不見他相,無他相故,則無我慢;無我慢故,則無吾我;無吾我故,則無分別;無分別故,則無動搖;無動搖故,則無戲論;無戲論故,則無取捨;無取捨故,無作不作,無思無念,無說無言,如是則名安住真實。」
  由以上開示可知,若住我相,則不見平等法,有人我之分別,生起我慢諸煩惱。若不住我相,無我亦無人,不起自他分別,自他不二,心無動搖而無取捨,一切皆平等,如是能安住無思無念,寂靜之真如實相中,由此可知無我相之功德甚深。


十七、不住於諸蘊 不著於處界 遠離顛倒故 敬禮無所觀

  諸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亦名五陰;處界是指六根及六塵共為十二處,十二處再加上六識共為十八界,如是總括眾生之身心世界。凡夫無始來,於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攀緣活動,此蘊處界皆是有為因緣法,故是生滅法,然眾生卻執為真實,造作有漏生死業,故沉没於三界諸有海,輪迴不息。《未曾有正法經》說:「不著蘊處界法,了一切法皆不可得,湛若虛空。」若能不染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了知身心世界,無有一法可得,心地清淨不動如虛空,即超三界六道蘊處界之生滅流轉。
  所謂的顛倒心是何義?凡夫有四種顛倒,二乘亦有四種顛倒。《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不與四顛倒法而為相應,無常計常,常計無常;無樂計樂,樂計無樂;無我計我,我計無我;不淨計淨,淨計不淨,如是妄計名顛倒法有情心行。」
  以上是說凡夫有四種顛倒:(一)無常計常。(二)無樂計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譬如飛蛾見火光,以愛火故而競入,不知焰性燒燃力,委命火中甘自焚。」眾生貪著五欲之樂,造諸惡業,故受愛火所帶來傷身害命之苦。《涅槃經》亦說貪愛五欲樂之人,有如逆風中持火炬而行,反被火所燒傷。(三)無我計我。(四)不淨計淨:《大智度論》說身體之不淨:「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溢不止,如漏囊盛物。」眾生身體有如一破孔之漏囊,常流出所盛之尿屎垢汗等不淨物,又眾生心中常起煩惱,故身心皆不淨,但眾生卻妄計以為清淨。
  二乘亦有四種顛倒:(一)常計無常:大涅槃是恆常不變異,然二乘不知,總認為一切法無常,此即妄計常為無常。(二)樂計無樂:二乘由於執無常,無常故苦,而不知大涅槃有不生不滅之寂靜寂滅樂。(三)我計無我:二乘修破我執,卻執無我,而不知大涅槃有大自在之大我,此大我才是真我。(四)淨計不淨:二乘執身心不淨,而不知大涅槃之真淨無一切雜染,而妄計淨為不淨。
  佛菩薩證大涅槃之常樂我淨四德,遠離凡夫之四顛倒,亦遠離二乘之四顛倒,故說佛法身是「遠離顛倒故」。


十八、常等於法界 我見悉皆斷 遠離二邊故 敬禮無所觀

  諸佛法身常等同法界之身,前面已說法界即是菩提,是實相,是第一義諦,是第一義空,是畢竟空,畢竟空中無我相,故說「我見悉皆斷」,而常居平等法界。
  《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慈氏菩薩讚佛偈:「佛證自然一切智,住真寂滅難思議,法性真常離二邊,寂滅無為出三有。」這是說,佛證諸法的本覺一切智,安住於不生不滅的寂滅涅槃中,此真實常住之空寂法性,遠離一切有無、來去、生滅、一異、垢淨等二邊分別,於寂滅無為無造作法中,永離三界生死海。《宗鏡錄》說:「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中道法界等同虛空,虛空無邊,中道法界所起妙用,亦無量無邊。
  《華嚴經》光明覺品,文殊菩薩頌言:「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道成永不退,轉此無等輪。」《華嚴經疏鈔》深入解釋此頌言,佛法身證中道實相,遠離一切二邊分別,疏鈔作以下之解釋:
  「普見」是指見性相之真理,故離二邊。凡夫唯見有相,即是著有邊;二乘唯見於無,即墮空邊,而成灰身滅智。然真性之性相圓融無礙,不住有無,故離二邊。《中論》說:「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雖空而不斷之空是指真空,真空不同斷空,真空不空,性具恆沙妙德,故說「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之有是指因緣和合而有,若因緣和合才有,當因緣別離,則有變成無有,故說「雖有而不常」。中道則是不住空有,空有相即,空有不二,故離二邊。
  又經頌言「二邊皆捨離」,此之二邊,非局於有無,亦即來去、一異、生滅等二邊,亦皆捨離。又言離者,性自離故,自性本淨,無諸妄故,不取著故,真性本自無二邊,不是有諸二邊,可修捨離者。頌文最後說:「道成永不退,轉此無等輪」,這是大悲傳此中道妙法。前面「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這是成就大智。然菩薩觀見眾生不知此中道離二邊之真理,常居生死,故起大悲,轉授此中道實相妙理,令眾生開悟而了脫二邊之生滅,故此偈頌悲智圓滿。


十九、不住於諸色 非取亦非捨 遠離非法故 敬禮無所觀

  不住於一切法,乃般若之根本要義,故《金剛經》勸修無所住心而行布施。如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依《金剛經心印疏》解釋:不應住色生心者,以心本無生,遇境而生,故生心即是妄,動念即乖,故不可住著六塵而生心。若是無所住心,方為真心。若心有住著,即是虛妄之幻識,而非無住之真心。正明有住,即乖違法體,而非無住真如之理。是故以此不住心修布施,無能施者,無受施者,如是內不住有我,外不住有人,中間不住所施之物,如此三輪體空,真可謂無住而行布施,方為無漏之福田。是故如來教人行布施,乃至行六度萬行,皆不可住相,如是方得般若無住之妙旨,方能廣大利益一切眾生。
  《大智度論》卷十八,讚般若偈言:「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焰,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一切取已捨,是名不可取。」這是譬喻般若如大火聚,所接觸之物皆燒壞,亦即般若能破除一切妄取,此妄取亦即四種邊見:(一)有邊。(二)無邊。(三)非有非無邊。(四)亦有亦無邊。
  《華嚴經疏鈔》解釋離此四種邊見:(一)離有邊:雖有而不常,故離有邊。(二)離無邊:雖空而不斷,故離無邊。以上離有無二邊,在前一偈頌已作解釋。(三)離「非有非無邊」:性相不壞故,於諦常自二故,亦即不壞相而取性,有而性常自空;空而性常自有,空有無礙,存泯自在,故不應取「非有非無邊」。(四)離「亦有亦無邊」:「有無」是相待而生,亦即因「有」故說「無」,因「無」故說「有」,既然是相待而生,「有無」皆無自性,故「有無」俱空,不應取著「亦有亦無邊」。《大乘起信論》亦說:「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離非有非無邊),非有無俱相(離亦有亦無邊)。」故真如實相無此四相,亦即遠離一切相,既已離一切相,故「非取亦非捨」。
  何以說「遠離非法」?《金剛經》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金剛經心印疏》解釋說:若定執有菩提可取,及法可說,即是取法相,則墮於有邊,此是凡夫之執為實有,故說「非法」,以破除凡夫執有。若定執無菩提可得,無法可說,即是取非法相,則墮於空邊,此是二乘執為無,故說「非非法」,以破除二乘著空。如是空有二邊皆不住,非法非非法,亦即非有非無,如是方顯中道實相。


二十、證無障礙法 通達於諸法 遠離魔法故 敬禮無所觀

  「證無障礙法,通達於諸法」,這是說明佛法身中道實相智,於性空不二之理,及緣起法差別相,皆通達無障礙。《維摩詰經》讚佛之雙照智:「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說:「此二句讚如來具足中道雙照智。照於空,故曰常善入於空寂;照於有,故曰達諸法相無罣礙。」這是說,如來法身大圓鏡智,惑無不盡,理無不圓,智無不究竟,故深照無相之空寂行,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動不起之寂滅境。又能照見一切緣起法之法相,令眾生知因知果,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終至菩提。
  遠離魔法故:《未曾有正法經》說:「若菩薩不起我見,即離諸見。諸見不生,能離魔業,即能了悟諸蘊皆空,我相永滅。我相滅已,魔無能為,魔業既滅,諸障解脫。遠離諸障,即得菩提,是名趣證佛一切智。」
  佛法所說魔,共有四種:天魔波旬、死魔、煩惱魔、五蘊魔等四魔。佛法身遠離一切魔法,亦即遠離以上四種魔。修行人若能不起我見,則遠離一切諸見,因一切見執皆由我見所引生,由我執我見,故起種種造作有漏業,而為煩惱魔,死魔所攝受。若無我見,入我空而不造諸業,則無煩惱障,進修法空,破所知障,「魔業即滅,諸障解脫」。諸有漏業既空,則無煩惱障、業障、報障,離諸一切障,開顯如來中道實相智,究竟得佛菩提。


二一、非有亦非無 有無不可得 離諸言說故 敬禮無所觀

  《月燈三昧經》世尊頌言:「緣起法無有,無有更不有,分別有無者,是則苦不滅。於有無分別,淨不淨諍論,遠離是二邊,智者住中道。」緣起法是眾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則消失無有而滅,故緣起法只是暫時幻現而有,非真實有,故說緣起法無有。又「無有」乃依「有」相待而生,因有而說無,因無而說有,有與無有,相逐而起皆不可得,故說「無有更不有」。若分別是有,即是生;分別是無有,即是滅,如是分別有無,則生滅不息,常處生死地,故說「是則苦不滅」。若分別有無、淨不淨等二邊法,這全是生滅法,皆是無有真實義之諍論戲論。故智者遠離二邊法,住中道實相,這才是究竟解脫法,才是第一義諦。
  《楞伽經》佛頌言:「有無是二邊,乃至心境界,淨除彼境界,平等心寂滅。」有無是二邊法,中道實相至心境界,則淨除有無邊見,心是平等心,見一切法皆不動不起之寂滅境界。
  此非有非無之中道實相,是言語道斷,不可言說。《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頌言:「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恆寂滅。」法性寂滅海,無有言說可及,若有言說,已非法性寂滅境。
  唐朝百丈禪師公案:說明百丈禪師由了知有無之不可得而開悟。此公案中,百丈禪師陪侍馬祖道一禪師路上行走,當時正好有一羣野鴨飛過去,馬祖故意問:「這是什麼在飛?」百丈答說:「是野鴨子。」馬祖問說:「到什麼去也?」百丈答說:「就飛過去了。」馬祖遂回頭將百丈鼻子用力扭揑,百丈負痛大叫,馬祖說:「你又在說野鴨子飛過去了。」百丈當下豁然有所省悟。
  此公案大意:百丈見一羣野鴨子在空中飛,這是眼根見色塵,是緣起法之「有」。當野鴨飛過去,不見此野鴨色塵,這是緣滅之「無」。如是心隨色塵之有無而生滅,即是心隨境轉。《楞嚴經寶鏡疏》說:「聲、色有生滅,而聞性、見性常住不生滅。」眾生之聞性、見性,與眾生心性,皆同一真性,皆常住不生不滅。聲塵、色塵皆是隨緣生滅而有無,故聲色遠離時,即不聞聲音,不見色相,但聞性、見性仍常住不生滅。《頓悟入道要門論》說:「為聞性常故,有聲時即聞,無聲時亦聞(亦聞此聞性)。」又說:「為見性常故,有物之時即見,無物之時亦見(亦見此見性)。故知物有去來,見性無來去,諸根亦爾。」能如是了知有無不可得,非有非無,不來不去,即契入不生不滅寂滅境。
  《楞嚴經》佛開示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智)覺。」這是說,若能旋轉六根,不向外攀緣六塵,不起愛憎取捨分別,棄捨無始以來,迷真逐妄,向外追求色聲等六塵,如是由旋根返照清淨心,了悟六根中之如來藏性,淨妙真常,無染無縛,非有非無,則眾生常住真心,本有光明覺性現前,根塵識之十八界,頓時脫落,當下生滅心既滅,寂滅現前,云何不成無上智覺。


二二、摧折我慢幢 非一亦非二 遠離一二故 敬禮無所觀

  《華嚴經》頌言:「正覺了知一切法,無二離二悉平等,自性清淨如虛空,我與非我不分別。」佛陀證清淨本性如虛空,正覺了知一切法空,故皆平等無二,不作虛妄分別是我或非我,自他不二,所見全是平等法性,故不起我見憍慢心,而「摧折我慢幢」。
  《華嚴經》頌言:「如來法雨非一異,平等寂靜離分別。」如來的無分別智,不作一與異的分別,何以故?心性不變隨緣而生萬法,故非一;雖生種種差別萬法,然體性隨緣不變,仍是同一真如本性,故非異。如來又由無分別智,生起差別智,隨眾生不同根機,隨機教化,這是隨眾生心而應病施藥,但如來心仍平等寂靜無分別。


二三、身口意無失 三業常寂靜 遠離譬喻故 敬禮無所觀

  身口意三業皆清淨,故無過失:(一)身業清淨:不殺生,常放生護生;不偷盜,常行布施;不邪淫,常起清淨梵行,勸人戒淫;(二)口業清淨:不妄語,而說誠實語;不綺語,而說質直語;不惡口,而說柔軟語;不兩舌,而說調和語。(三)意業清淨:不慳貪,常樂善好施,修諸福業;不瞋恚,常起慈悲恕人,怨親平等;不邪見,深信因果,常作因緣觀,了達性空之理。
  佛法身之身口意三業皆至極清淨,身心皎潔如珠玉,無諸煩惱垢染,心常寂靜,智慧明達,不為外境所牽,安住不動清淨心,種種譬喻亦難以說明佛三業清淨,寂靜心恆一。


二四、一切智常住 應現無功用 遠離諸過故 敬禮無所觀

  一般來說,聲聞智稱為一切智,菩薩智為道種智,佛智為一切種智,亦有稱佛智為一切智或一切智智。佛智證不生不滅之寂滅忍,故說「一切智常住」。
  佛智廣大無邊,善起無功用之無作妙行,八地菩薩即證無功用行,任運現前,作而無作,行而無行,不論動靜中,皆能「不動道場,身遍十方,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華嚴經》十地品,對八地不動地菩薩無功用行之功德,廣說宣揚,以下略錄部份經文,使見聞者隨喜讚歎:「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無能作無所作之寂靜行),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住不動地,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作如是言: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
  又說:「佛子,菩薩摩訶薩,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佛子,此菩薩復起智明,教化眾生,隨其所應而現身教化成熟。於一佛刹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刹眾會中,悉現其身。」
  又說:「佛子,菩薩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得此十自在故,則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此菩薩如是成就已,得畢竟無過失身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善起大願,常勤修習利眾生智。佛子,舉要言之,菩薩住此不動地,身語意業諸有所作,皆能積集一切佛法。」
  簡言之,無功用行即是無作妙行,無能作即我空,無所作即法空,如是我法二空,心意識不起,寂而常照,入無相寂靜行,以無相不住一切相,故能遍應十方,如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觀音尋聲救苦,十方眾生同時祈求,當感應道交時,觀音無剎不現身,拔苦與樂,即是此無功用行之妙德顯現。八地菩薩有以上無功用智妙行,佛智「應現無功用」之無為智,當更殊勝不可思議。


二五、微妙無漏念 無限無分別 等情非情故 敬禮無所觀

  佛之清淨無漏心念,微妙難以了知。《華嚴經》頌言:「虛空邊際不可得,如來境界亦如是,或有能於刹那頃,悉知三世眾生心,設經眾生數等劫,不能知佛一念性。」眾生何以不能了知佛無漏心念?《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二乘及菩薩,皆尚未窮盡諸法實相,故不能了知佛之微妙無漏念。
  「無限無分別」是何等境界?《未曾有正法經》妙吉祥菩薩(文殊菩薩)說:「當於諸法離諸分別,即證佛智。云何離分別?謂不分別三界,不分別諸見,不分別是內是外,不分別是聲聞地、是緣覺地、是愚異生地(凡夫地);亦不分別是輪迴是煩惱,是能觀是所觀,是因是果,是境界非境界。不分別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住平等法;不分別是有為是無為;不分別是有著心、是無著心;不分別是有漏是無漏。諸菩薩當知,是法無所分別,住平等相應,即能趣證佛一切智。」以上所說無分別平等境界,是不分別一切法之兩邊,唯是中道正念,此即一真法界,故說能證佛一切智。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佛子,如來法身無所分別,亦無戲論,而能普為一切眾生作大佛事。」以上說佛以平等心,不分別取捨諸法,心是無限廣大,橫遍十方,豎通三際,法界全是一心,有情眾生並山河大地,同一法性身,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此廣大智,故佛能於十方世界,興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廣作度眾生之佛事,故說「等情非情故。」


二六、以心無礙故 悉知一切心 不住自他故 敬禮無所觀

  佛心徧於法界,一切無障礙,故能徧知一切眾生心。《金剛經》說:「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心印疏》解釋:佛皆了知一切眾生心,何以故?因眾生全以顛倒妄識為心,皆非真實常住之心,而妄識心體性是空,故說是「非心」,只是假名稱之為心,「是名為心」。此過去心已滅,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未至,故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刹那不住,現在心亦不可得。總之,三世心皆不可得,故知眾生心皆是空,以心同一性空,而無障礙,故說佛「悉知一切心」。
  何以說不住自他?《未曾有正法經》說:「若諸菩薩以諸勝行,利益一切眾生獲自利,不以自他而生分別,但以善根迴向一切智,起大精進常為眾生種諸善根,是名菩薩安住諸勝行,即能趣證佛一切智。」以上說明,發大心修大乘者,了知自他不二,眾生皆同一真如佛性,故應修利他勝行,若只求自樂,而不關心他人苦,則只增長我執,有損菩提心,若能修利他,即是在破我執之愚,自亦得利。但迴向無上菩提,念念利他之勝行,即在修菩提,利他圓滿,自己福德智慧亦圓滿,自然成就佛道。


二七、無礙無所觀 常住無礙法 遠離諸心故 敬禮無所觀

  佛心空寂不動,見而無見,聞而未聞,無知無見,故無所觀。若心常緣常觀六塵境界,有知有見,則是凡夫住相分別心。佛心如虛空,故一切無礙,不生不滅故常住。
  佛心寂滅故遠離諸心。《未曾有正法經》說:「心無相故,無所增減,不動不搖,毀謗稱譽亦不能動,知一切法皆歸寂滅,心無所著,安固不動,如妙高山無動轉相。若菩薩智慧解脫歸寂滅心者,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以上說明,眾生遇一切境界,以我法二執,故起種種愛憎取捨心,這皆是生滅妄心,心隨境轉。佛菩薩了達真心無相,知一切境皆虛幻相,本自無生,了知一切法畢竟空,故不起種種心,安住不生不滅之寂滅真境,故遠離諸心。


二八、心常無所緣 自性不可得 平等難量故 敬禮無所觀

  凡夫心有能緣與所緣之對待分別,這是我法二執之取相分別心。佛菩薩以我法二空,故無能緣與所緣之對待分別,心常無所緣,不取相分別,所見全是一心一相,而入中道實相。佛菩薩以心常無所緣,故行無緣大慈,以無緣不住相,故能無所不緣,而救度法界一切眾生,所以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自性不可得者,《六祖壇經》說:「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一切法自性本空寂,故無有一法可得,若認為有法可得,這全是妄想塵勞所現,有得則有失,則落入生滅法。
  《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般若見一切法無住無所得,以無得故無失,以無所得空,故心能無所罣礙。若有所得,則罣礙有所失,故臨終有一切恐怖不安之事。佛菩薩無得無失,心清淨無罣礙,故能遠離凡夫與二乘之顛倒,而至究竟涅槃。
  「平等難量」者,《注維摩詰經》說:「無相之體,同真際,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圖度之境,過稱量之域。」佛心等同無相平等法性,故廣大不可稱不可量,非言所能說,非思量所能測度,佛心如是廣大無有邊際,故佛力亦無量無邊。


二九、以無所依心 悉見諸刹土 知諸有情故 敬禮無所觀

  無所依心者,《維摩詰經》讚佛偈:「稽首如空無所依」,一切因緣所生之萬法,皆有所依,如萬物皆依大地、陽光、水等才能生長,有所依則不得自在。佛證無相心,心如大虛空,虛空無相則無所依,不依內,不依外,不依中間,故佛無相法身是無所依,而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頌言:「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便立,方便依智(差別智)智依慧(無分別智),無礙慧身無所依。」一切佛法之建立,是依於對眾生之廣大慈悲心而成就;而對眾生之慈悲,是因有種種方便法之施設,才能對眾生行慈悲利樂;而方便法之建立,是依於差別智,了知眾生根機利鈍,煩惱厚薄之不同,而應病授藥;而方便差別智之生起,是因通達我法二空之根本實智,破盡煩惱障、所知障,才能生起差別智之妙用。此我法二空根本實智,即是無礙智慧身,故佛無礙智慧身無所依,而為一切法之所依。
  「悉見諸刹土,知諸有情」者,《圓覺經》說:「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佛以平等不二法身妙力,依其本願力,現出淨土依正莊嚴,以度眾生。故佛以無所依心廣大法身慧力,能悉見諸刹土,了知十方國土有情眾生之根機,而給與慈悲救度。《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亦說:「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這皆是由無所依心之無礙智慧身,而了知一切諸刹土,及一切眾生境界,故能隨機說法,廣度有情。


三十、諸法薩婆若 畢竟無所有 佛心難測故 敬禮無所觀

  薩婆若是梵語,《梵網經合註》說:「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究竟極果之總名。」故薩婆若即是佛大智慧海。
  《思益梵天所問經》佛廣說薩婆若妙義,以下引用部份經文,略說其義:「梵天,若不受眼,不受色,不受耳,不受聲,不受鼻,不受香,不受舌,不受味,不受身,不受觸,不受意,不受法,若不受是內外十二入,名為滿足薩婆若。我得如是滿足薩婆若,於眼無所著,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無所著,是故如來名為無礙知見薩婆若。梵天,薩婆若於法無所受,何以故?以無用故,無用即是無所有義,無所有義即是空義,如虛空義,同虛空相是薩婆若,是故於法無所受。」
  以上說明,成就薩婆若智慧海,須觀內六根及外六塵,體性皆空,如是內空身心,外空世界,六根於六塵無所染著,而於一切法不受,不動不轉,心同虛空,即是薩婆若。
  經又說:「梵天,一切所行,是智為真智,非諸聲聞辟支佛所及故,名薩婆若。正行故,名薩婆若。能滅一切眾生病故,名薩婆若。能除一切煩惱習氣故,名薩婆若。常在定故,名薩婆若。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慧皆從中出故,名薩婆若。善知一切智慧方便相故,名薩婆若。」由上可知,一切戒定慧,根本實智,善巧方便智,及所有智慧辯才,功德法財,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道品等,皆由此薩婆若大智慧海流出。
  「畢竟無所有」者,前面經文說:「無所有義即是空義,如虛空義,同虛空相是薩婆若。」故薩婆若乃清淨無所有之大空性,《維摩詰經》說如何觀佛法身呢?「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法身是泯絶三世之有,猶如虛空,一法不立,故說畢竟無所有。以法身畢竟無所有,故一切災難不能害,老病死不能牽,得失苦樂不能動,故得大自在。
  「佛心難測故」:如來薩婆若大功德海境界,難以了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普賢菩薩讚佛功德:「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以無量法而得出現,何以故?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過去無量攝受一切眾生菩提心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殊勝志樂所成故。過去無量救護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所成故。過去無量相續行願所成故。過去無量修諸福智,心無厭足所成故。過去無量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所成故。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淨道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功德藏所成故。過去無量莊嚴道智所成故。過去無量通達法義所成故。佛子,如是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由上可知,成就佛道因地功德,如是廣大甚深不可思議,故說佛心難測。


三一、諸法猶如幻 如幻不可得 離諸幻法故 敬禮無所觀

  諸法猶如幻,諸法包括世間有為法及出世間無為法,以一切法體性皆空,故說諸法如幻化而不可得。就世間有為法來說,世間法全仗托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實體,當體全空,故說皆如虛幻之事,了不可得。
  又何以說出世間菩提涅槃等無為法,亦如幻化呢?因出世間無為法是由世間有為法,對待因緣而顯現,為破有為法執著而說無為法,當破除世間法的執取,已無世間法的對待,則出世間無為法亦空不可得,有如以藥治病,病除藥亦捨,若執藥反成病。故一切法空,皆如幻不可得。
  《圓覺經》說:「依幻說覺,亦名為幻。」《圓覺經親聞記》解釋說:「覺心之覺乃絶待之覺,並非對幻說覺,若依幻說覺,非真覺也,是故亦名為幻,以其因塵而有也。」故若是對待分別法,尚非平等一心,故依幻而說覺,猶未離塵,亦如幻事,故說不可得。
  《圓覺經》又說:「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以上說明,觀生死與涅槃是對待因緣法,既然是因緣相待而生,故體性是空,猶如夢幻事皆不可得。如是觀修成就,不起生死涅槃二法分別,入平等一心,則見一切法皆無起無滅,無來無去,故說眾生本來成佛,本來無有生死及涅槃可得。
  「離諸幻法」者,《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圓覺經親聞記》解釋說:「既知是幻,但自不染著,不著即離,故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者,謂既已知幻即離,既離於幻,圓覺妙心,昭昭不昧現前,故云離幻即覺。」以上是說,眾生無始以來全是在迷,執一切法為實有,從來不知是幻化事。若修般若,了知所執著全是夢中事,如空中華,如水中月,全無有真實性,能如是了知,則不為幻事所縛,遠離一切虛幻事,離幻即覺,恢復本有覺性,而為大自在覺者。
  《佛說魔逆經》中,文殊菩薩廣說平等精進之道,八千天子聞法發無上道心,五百天子得無生法忍,世尊讚文殊師利說:「善哉善哉,仁(者)快說此菩薩平等之行。」大光天子即對文殊菩薩說:「如來讚仁(文殊),豈不踊躍歡喜?」文殊菩薩即說:「假使化人(能幻化之人)讚於化者(所化現之人),又其化者,豈踊躍歡喜?一切諸法,悉如幻化,吾豈因而踊躍歡喜?」以上經文即說明文殊菩薩證得如幻三昧,故能對利、衰(得、失)、稱、譏、毀、譽、苦、樂等世間八風,觀之如幻化事,虛誑無有真實,故能不動不起,不為一切境界所轉,而入涅槃。《思益梵天所問經》佛頌言:「思惟一切法,知皆如幻化,不得堅牢相,觀之如虛空。從虛幻分別,貪著生苦惱,為斯開法門,令得入涅槃。」這偈頌亦勸修如幻三昧空觀,破除執著,能得涅槃妙果。


三二、佛常在世間 而不染世法 不染世間故 敬禮無所觀

  《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是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體性皆是真如一心,若迷於一心,而分別染著世間法,向外攀緣追求五欲,造諸有漏業,即是世間生死輪迴法。這樣說來,是否離開世間,才能求得菩提呢?若如是,「恰如求兔角」,並不能悟菩提,有如不能求得兔角,因兔子無角。然要如何悟出世菩提呢?即於世間法中,觀察世間法虛妄性,全是因緣假合,隨緣生滅,無有真實性。若能如是觀察,不為世間法所迷,了知世間法全是性空,則世間法即是菩提,不用別求菩提,當下即明本覺。
  《未曾有正法經》說:「若諸菩薩著世間法,即不能了知佛一切智,若於世間法,無所樂著,無利無衰,無毀無譽,無稱無譏,無苦無樂,即於諸法無增無減,是謂菩薩出離世間,即能趣證佛一切智。」以上說明,若染著世間法,即是隨業流轉之生滅法,故不能了知佛一切智。若於世間八種境界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八風,視之如夢幻泡影,如須彌山不為所動,心平等無分別取捨,則能趨向佛智。


三三、一切智常住 空性空境界 言說亦空故 敬禮無所觀

  佛證一切智智,心即安住空性空境界中,而不生不滅,常住不變異。此空性空境界之所以能常住不變異,《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此性空無有一切相,亦即無相,無相故無生滅增減等相,故一切智常住。
  言說亦空者,《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說:「功德華王菩薩而說偈言: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般若大悲力,離言文字說。」般若大智慧海,流出一切佛法,故說總持一切法,但般若無相,無文字語言相,《法華經》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說:「諸法實相不可說,而佛以方便力故說。」若不以文字語言宣說,眾生無法了知般若,佛因慈悲憐憫眾生,故以方便力,假諸文字語言,權巧宣說,令眾生悟入般若,故說文字顯總持。


三四、證無分別定 得如幻三昧 遊戲神通故 敬禮無所觀

  證無分別定者,能所雙亡,不分別諸法好惡美醜,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不分別一切法兩邊,亦不分別出定入定,而常在定中,故於一切法悉無所見,亦無所得,無有取捨,於染法不染,瞋法不瞋,癡法不癡,平等一心,不動不起,故是無煩惱自在者,是心解脫者,是慧解脫者。
  得如幻三昧,遊戲神通者,《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說:「爾時善住意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我昔曾聞如幻三昧,唯願垂慈顯此正受(正定)。時文殊師利即入如幻三昧,應時十方如恒沙等諸佛國土,一切境界自然現前。於是善住意天子,悉見東方恒沙佛土,其中所有種種眾事,或見比丘稱揚宣說如是經典,或見比丘尼像,或見優婆塞優婆夷像,或見大梵天王天帝釋四天大王,乃至或見一切鳥獸,種類若干形貌好醜,皆為說法。如此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十方,咸有如是恒沙等諸佛國土所有事業,亦皆如是等無有異。」
  此經又說:「爾時文殊師利問善住意天子言:如此東方及餘九方,如是十方所有境界,復為實乎?善住意言:大士,一切皆虛無有實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無有生,其猶幻化,欺誑世間,一切諸法轉變推移,無常存者皆是虛妄顯現所為,窮其體了不可得,不作不生,不起不滅。於是文殊師利讚善住意言:善哉善哉,誠如汝言。」
  以上經文中,文殊菩薩現如幻三昧神通境界,使天子親見十方如恒沙等諸佛國土,一切境界,一切眾生,及無量佛國所有事業。文殊菩薩再問天子,如此十方所有境界,是否為真實?天子答說:一切皆虛無有實,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本無有生,體性寂靜,空無所有,諸法全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一切法即幻滅,故皆是隨業力所幻現,而現前所見十方國土事,皆由文殊神通所幻現,皆無有真實。總之,一切諸法無常推移變化,皆是虛妄顯現所為,窮其真實體性,了不可得。文殊菩薩即印證天子所言真實:「善哉善哉,誠如所言。」
  以上經文即開演如幻三昧,而顯現一切法空之微妙義。


三五、非一亦非異 非近亦非遠 於法不動故 敬禮無所觀

  佛法不執定法,不說是定一,也不說是定異。若執定法,則是自性執,亦即法執。《金剛經》說:「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所謂非一是指不定執是一法,因心隨染淨種種因緣,而生出十法界萬法,故說非一。又說非異,因一切法從因緣和合而生,以無自性故,體性是空,無有差別,故說非異。如是不住是一,亦不住是異,不執定法,而得圓融無礙。
  非近亦非遠者,《華嚴經》頌言:「了知諸法性寂滅,如鳥飛空無有跡。」寂滅之法即是性空,性空不來不去,豈有遠近之分別?如鳥飛空,無有足跡可見,亦即無有遠近之相可得。
  「於法不動」者,既已遠離一切法分別,故能於一切法安然不動,無憎無愛,不取不捨,寂然常住。


三六、一念金剛定 刹那成等覺 證無影像故 敬禮無所觀

  金剛定即無相定,亦即不動定,諸佛於菩提樹下,一念金剛定,一切種智現前,破無始無明,而成就無上正覺。《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說:「等覺妙覺二位菩薩,修入佛地,住如來三摩地故,一念慧得金剛喻定,同佛不壞金剛性,入無為聖道智,聖性相應,則成無上正等菩提,智身法身滿足故,名為如來。」
  一念金剛定,般若大智現前,證一切法無生無相,全是寂滅相,故無一切虛幻影像可見。《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說此甚深內容:「世尊告諸菩薩:菩薩常當修持如來一切覺,一切覺者是名一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動搖。佛言:一切境界,本自是空;一切識識,本來空性;一切境識,本即是空,如何言見?佛言: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本自於空,無生無相,本來不有,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久,云何有見?佛言:本來清淨故,是名本覺,覺本淨性,清徹無處,是故名為法身智身滿足故。佛言:一切眾生當用覺觀,覺本心性,體靜無生,離眾生垢故。」
  以上說明,佛勸眾生修智慧覺觀,覺了一切境界,眾生情識,一切法相,皆如夢如幻,無有真實,本自是空。自心之分別情識乃隨境界而生,若不隨境界動轉,情識心亦空寂無生。一切法相,一切眾生身亦如是,本來清淨,清徹無相,豈是有見?如是覺照,覺本淨性,體靜至極,破一切識心,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刹那成等覺,法身智身圓滿具足,而至究竟覺,證心性空寂無影像,清淨大自在。


三七、於諸三世法 成就諸方便 不動涅槃故 敬禮無所觀

  佛雖證「法無來去相,三世常寂然」,法性本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法可得,三世法是性空一心,無來去相。佛為使眾生了知三世法性空,而無生滅生死,故於三世法中開方便門,廣說種種方便法,故《法華經》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以下即說明此方便門:
  《伽耶山頂經》文殊菩薩說菩薩道修學有二,般若道與方便道:「菩薩摩訶薩速疾道有二種,諸菩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般若道。方便道者,攝諸善法(修學度眾生之善巧方便,如六度四攝法大慈大悲等);般若道者,了知簡擇(般若智於一切法取捨得宜,雜染法該捨則捨,清淨法該求則求)。」
  「方便道者,不捨眾生(眾生無知,執一切法為實有,故造有漏業。菩薩見眾生枉受虛妄生死苦,起大悲救度,以種種善巧方便,開示一切法空,破眾生執取心,令出離生死);般若道者,能捨諸法(我法二空,故一切皆能捨)。」
  「方便道者,知法和合(因緣法是和合相,於眾因緣和合中,修諸功德);般若道者,知不和合(性空無相,非和合法)。」
  「方便道者,能為因緣(在因緣法中,方便利益眾生);般若道者,能至寂滅(了知一切法,本來空寂無生)。」
  「方便道者,能知諸法差別之相(能善分別諸法相,而心不起愛憎取捨);般若道者,能知法界無差別理(入不二法門,於第一義而不動)。」
  「方便道者,能具莊嚴諸佛國土(成就淨土無量莊嚴方便,以攝受眾生);般若道者,能知諸佛國土平等(《無量壽經》佛頌言:『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刹。』故諸佛國土體性皆性空平等)。」
  「方便道者,能知眾生根行不同(知眾生煩惱淺厚,根機不同,而應病授藥);般若道者,能知根行空無所有(知一切眾生本性清淨,空寂無有)。」
  「方便道者,令諸菩薩詣於道場(以方便道,成就功德莊嚴,而至菩提道場成佛);般若道者,能令菩薩逮無所覺(以般若智破情識心分別,而證無分別智之本覺)。」
  又《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般若品,廣開般若智與方便法二十四種不同涵義,今略舉三種,作為說明:「悉能了知一切法性(平等不二之性),名為智慧;所有觀察善不善法(善惡因緣果報),名為方便。能依所依無住無著(了知能所不二,悉皆空寂,故於一切法無住無染著),是名智慧;獲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方便(以此三十七菩提分,為度眾生方便)。見本性空(了知眾生本性,空寂無生),是名智慧;除客煩惱(破除虛妄煩惱法),是名方便。」
  「不動涅槃故」:佛雖行於眾生世間,廣說種種方便妙法,以破眾生煩惱,然佛已證一切法空,猶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世間法,見一切法無生,故說是「不動涅槃」,佛心至極寂靜,常在涅槃中。


三八、涅槃常不動 無此岸彼岸 通達方便故 敬禮無所觀

  涅槃常不動者,表示涅槃是恆常住不變易。《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說明此涵義:「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涅槃是常恆不變異,是以無量阿僧祇劫修習善法,以自莊嚴,然後乃見。」
  以上說明,涅槃是常住之法,不論有佛無佛出現於世,涅槃皆常住世間,但眾生以煩惱覆蔽,故不得見,若勤修戒定慧以莊嚴其心,破除煩惱,便得見之。
  無此岸彼岸者,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這是依世諦方便而說,以便眾生勤修戒定慧,而入涅槃不生死地。若依真諦,一切法平等,涅槃常不動,故無生死此岸與涅槃彼岸分別,而常住一心寂滅。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明佛涅槃之深層涵義:「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清淨法界,隨眾生心示現涅槃。如來智日,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佛子,若有眾生應以涅槃而得度者,如來則為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生無殁,無有滅度。」
  以上說明,如來無有真實滅度,但為使眾生戀慕,生起恭敬法,好樂佛法心,以此方便故,而示現涅槃。《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頌言:「示現有生滅,真身(法身)恆不動,鈍根樂小法,方便說涅槃,真如法界中,無有涅槃相。」此偈頌即說明「涅槃常不動,無此岸彼岸,通達方便故」,而示現涅槃。


三九、無相無所有 無患無戲論 不住有無故 敬禮無所觀

  無相者,《無量義經》說:「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以上佛說,若菩薩修無量義一門,則能疾得無上正覺。而此無量義是從一法生,此一法即是無相。何以無相一法能生無量義?心性無相,但不變隨緣,若隨戒定慧清淨因緣而修,則生出四聖法界清淨莊嚴安樂相。若隨貪瞋癡雜染因緣而行,則生出六凡法界無常苦不淨諸相。故十法界皆從無相一法,而生出無量諸法。
  智者大師《法華玄義》,即根據此經之無相義,解釋實相:「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此從不可破壞,真實得名。實相寂滅,故名涅槃。寂照靈知,故名中實理心。不依於有,亦不附無,故名中道。最上無過,故名第一義。」
  無相才是實相,若是有相皆是生滅相,皆虛幻不實。無相不相,寂滅無生無滅,即是涅槃。然此無相心,既非二乘執空,亦非邪見斷滅空,而是寂照靈知,能了達一切事理因果,故說是中實理心。此無相心不偏於空有二邊,故名中道。最是殊勝,故名第一義諦。
  無所有者,《維摩詰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既然空無所有,則無我無我所,故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患,亦無戲論之過失。若說有說無,皆是偏於一邊之戲論,非中道實相,若行中道,則「無患無戲論」。
  不住有無者,《達摩悟性論》說:「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眾生心體,無一切相可得,故說非有;雖無相,但又靈明不昧,了了常知,故說非無。但眾生無知,卻於無相心中,常生一切心,起諸妄念分別,故造有漏業。而二乘亦迷於真性,怖畏生死,求證涅槃,而灰身滅智,這是一向滅心,則心不能起靈明妙用。《華嚴經》頌言:「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故不住有無二邊,離於虛妄分別,平等一心,常寂常照,寂照一如,方能成就佛道。


四十、智處悉平等 寂靜無分別 自他一相故 敬禮無所觀

  《未曾有正法經》說:「諸法平等,一切智亦平等,乃至諸佛法,凡夫法皆悉平等,如是一切法平等,是名一切智。」《華嚴經》普賢行品頌言:「於諸世間法,不生分別見,眾生世界劫,諸佛及佛法,一切如幻化,法界悉平等。」以上說明,一切法,不論是世間凡夫法或出世間佛法,皆是緣起法,一切如幻化,自性皆空,了不可得,以一切法皆空,故說諸法平等。若證一切法平等,即是佛一切智,已證平等法性智,故說智處悉平等。
  寂靜無分別者,若了知一切法空,平等一心,則六根對六塵,不起虛妄分別,不染著諸法,則所見六塵亦是清淨,皆是寂靜,故說寂靜無分別。此寂靜甚深義,於第五首偈頌已廣說,不再重述。
  自他一相者,《未曾有正法經》說:「自他之相,俱不可得,若如是見者,即見真實法,真實法者,離一切見,以離諸見故,即住平等法。」若了知一切法空,則不見自他差別相,自他不二,即入法界一相,亦即住平等法界,這才是見真實法,見諸法實相。


四一、一切平等禮 無禮無不禮 一禮遍含識 同歸實相體

  文殊菩薩最後宣揚對佛法身禮拜,是要作平等禮,亦即實相禮。一般人禮佛,有能禮之我,與所禮之佛的對待分別,心雖恭敬禮拜,但這仍是有相之禮,能所宛然,未能契入不二實相。若了知真如平等不二之理,而作無相之實相禮,《普賢行願品疏鈔》說:「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這是說,實相禮者,實相無相,故無能禮之我,與所禮之佛的分別,能所不二,無內外差別,平等一如,故禮一尊佛,即禮十方佛,故說「無禮無不禮」。
  又禮佛實相,亦即禮一切眾生實相。《維摩詰經》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亦即觀自身之清淨本性,觀佛亦是同一清淨本性,無二無別。眾生與佛同一性德,故作平等禮,禮佛實相,亦即禮一切眾生實相,故說:「一禮遍含識(一切眾生),同歸實相體。」此即由禮佛中,修平等實相觀,亦顯示文殊菩薩總結讚歎佛法身,平等不二之妙德。


參、讚歎本經功德殊勝:

  最後經文說:「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汝今善說如來功德,一切諸法本來清淨。文殊師利,假使有人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成辟支佛,不如有人聞此功德,一念信解,即超過彼百千萬倍。如是展轉無能稱讚譬喻校量,具如本經所說。」
  若聞文殊菩薩讚佛法身功德四十一首偈頌,一念信解,深信無疑,深植菩提之種,由是信解功德力,即已超越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成就辟支佛功德。何以故?因聞此經而隨喜信解,由信解起觀修,觀修不懈,以此殊勝因緣,當來成就佛法身無邊功德,隨眾生感,應化十方,普度有情,出離生死,功德甚深。願有緣聞此經者,常加讀誦憶念,並起觀修,悟入平等不二之理,破除虛妄分別情執,具足甚深般若觀照力,當來亦成就佛法身無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