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節《大悲蓮華經》文殊發願成就殊勝淨土

導言:《大悲蓮華經》記載:往昔過恆河沙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寶藏如來,當時有一轉輪聖王名無諍念(即後來之阿彌陀佛),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即後來之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曰尼摩(即後來之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曰王眾(即後來之文殊菩薩),及其他諸王子,於三月中供養寶藏如來,並發大菩提心,有願於淨土成佛,有願於穢土成佛,總之皆願成就佛道,廣度眾生。


壹、總願:

這有二願:

一、所化導無量眾生先我成佛願:
  經文說:「我(文殊)所願,不能於是不淨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不願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令我所化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所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勸化安止於六波羅蜜者,願令先我悉於十方,一一方面,如恆河沙佛刹微塵數等諸佛世界,成佛說法,令我爾時以清淨天眼,悉遍見之。」
  由上可知,文殊菩薩是於淨土成佛,不是於穢土成佛。又文殊菩薩願心廣大,不願速成佛,而願於長劫中修菩薩道,令無量眾生發起菩提心,修六波羅蜜菩提行,較文殊更早於十方國土成佛,文殊以清淨天眼所見十方無量諸佛世界,皆是其所化度眾生成佛後之佛國。此願可說文殊大士悲心至極至廣,於十方菩薩中甚為稀有之大願。

二、總攝無量佛剎莊嚴成一大淨土願:
  經文說:「我行菩薩道時,如我所見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諸佛世界,種種莊嚴、種種瓔珞、種種相貌、種種住處、種種所願,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莊嚴,唯無聲聞、辟支佛等,亦復無有五濁之世、三惡道等,純有寶樹,過天所有,更無餘華,唯有天上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純有妙香,遍滿其國。」
  此願說明,文殊於無量劫行菩薩道時,所見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之種種莊嚴,當文殊成佛時,皆具足成就如是等佛國一切妙莊嚴,亦即文殊所成就淨土,是要總集諸佛世界莊嚴,成就一勝妙廣大莊嚴淨土,故此願之殊勝廣大實不可思議。


貳、正報莊嚴願:

這有二十三種莊嚴:

一、國土眾生當成無上菩提願:
經文「我所教化諸眾生等,令其心淨,猶如梵天,如是眾生,生我界者,爾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國無女人願:
「又無惡觸,亦無女人及其名字。」

三、法喜三昧為食願:
「一切眾生皆悉化生,不食摶食,等以法喜三昧為食。」

四、國土純菩薩願:
「無有聲聞、辟支佛乘,純諸菩薩,離於貪欲瞋恚愚癡,修淨梵行,悉滿其國。」

五、鬚髮自落願:
「當其生已,鬚髮自落,服三法衣。」

六、上妙百味飲食自然具足願:
「即於生已,便欲得食,尋有寶器在右手中,自然而有上妙百味,具足在鉢。」

七、飲食供養諸佛及貧窮餓鬼願:
「時諸菩薩作是思惟:我等不應噉是摶食,我今當持至於十方,供養諸佛及聲聞眾,並貧窮者。有諸餓鬼受飢渴苦,其身熾然,當至其所而給足之。我等自應修行法喜三昧之食。」

八、得菩薩三昧神通願:
「得菩薩三昧,其三昧名不可思議行。得是三昧已,即得無礙神力,到於無量無邊世界現在佛所,供養諸佛及比丘僧,給施貧窮,下至餓鬼。作是施已,因為說法,尋於食時,周旋往反,還歸本土。」

九、衣服珍寶所須物供養願:
「衣服珍寶及所須物,供養諸佛,下至餓鬼,亦復如是,然後自用。」

十、國無八難苦惱願:
「願令我世界無有八難、不善苦惱,亦不受戒、毀犯、懺悔,及其名字(國土清淨無煩惱,故無受戒、犯戒及懺悔之事)。」

十一、隨意得見珍寶願:
「願我世界諸菩薩等,欲見金色,隨意得見,欲見銀色,亦隨意見。當見銀時,不失金相,當見金時,不失銀相。玻瓈、琉璃、車磲、瑪瑙及赤真珠,種種珍寶隨意得見,亦復如是。」

十二、隨意得見妙香願:
「欲見阿伽流香、多伽流香、多摩羅跋、栴檀沈水,及赤栴檀、牛頭栴檀,欲見純栴檀者,隨意得見,欲見沈水者,亦隨意見。當見沈水,不失栴檀,當見栴檀,不失沈水,餘亦如是。」

十三、菩薩具大光明願:
「願我世界無有日月,諸菩薩等有大光明,如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

十四、一生補處菩薩他方成佛願:
「若有一生菩薩,當於餘方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以此身處於他方兜率天宮,命終作佛。」

十五、虛空般涅槃願:
「若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若般涅槃時,處在虛空,諸菩薩等所欲得者(得佛舍利),自然而有。」

十六、菩薩皆是一生補處願:
「諸菩薩等,皆是一生(補處),無有一人生於餘處,唯除他方當成佛者處兜率天,命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七、國中菩薩皆我教化願:
「我行菩薩道時,無有齊限(時間無限),要當成是微妙果報清淨佛土,一生菩薩充滿其中,是諸菩薩,無有一人非我所教,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止六波羅蜜者,如是菩薩,皆是我初教發心,安止六波羅蜜。」

十八、化作佛菩薩於他世界教化眾生願:
「復當化作無量諸佛及菩薩眾,遣在其餘諸佛世界教化眾生,一一化佛於一食頃,為諸眾生說微妙法,即於食頃(短暫時間),令無量無邊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尋發心已,即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化佛及菩薩眾,常作如是希有之事。」

十九、他世界眾生見我相好皆不離見佛願:
「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願諸餘世界其中眾生,悉見我身,若有眾生眼見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令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不離見佛。」

二十、國土眾生六根具足願:
「願令我界所有眾生,六情完具,無所缺少。」

二一、菩薩隨意見佛並除滅疑惑願:
「若諸菩薩欲見我者,隨其所住行來坐臥,悉得見之。是諸菩薩尋發心已,即時見我坐於道場菩提樹下。當見我時,先來所有於諸法相疑滯之處,我未為說,便得除斷,亦得深解法相之義。」

二二、佛菩薩壽命無量願:
「願我當來壽命無量,無能數者,除一切智(唯佛一切智才知我壽量),菩薩壽命亦復如是。」

二三、國中菩薩皆著沙門之服願:
「我一念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即一念中,有無量菩薩鬚髮自落,服三法衣(此三法衣:一僧伽梨,入聚落乞食時著也。二鬱多羅僧,禮誦齋講時著也。三安陀會,宿睡及院內行道雜作衣也。以上依《三藏法數》解釋),乃至涅槃,於其中間,無有一人長其鬚髮,著俗衣裳,一切皆著沙門之服(著沙門法服,表示國中菩薩皆隨順正法而行)。」


參、依報莊嚴願:

這有五種莊嚴:

一、十方佛土為一廣大佛刹願:
「以是等清淨莊嚴佛刹,願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刹,周匝世界,有大寶牆,七寶填廁,其牆高大,至無色界。真紺琉璃以為其地,無諸塵土石沙、穢惡荊棘之屬。」

二、無量珍寶莊嚴國土願:
「願我世界,常有無量種種珍寶,以為填廁。珍寶衣樹,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見聞,乃至億歲說其名字,猶不能盡。」

三、國土光明無晝夜願:
「以光明故,無有晝夜,眾華開敷即知晝分,眾華合時便知夜分。」

四、充滿自然妙法音並解其義願:
「其世界邊,周匝常有百千億那由他自然音樂,此音樂中,不出欲想之聲,常出六波羅蜜聲、佛聲、法聲、比丘僧聲、菩薩藏聲、甚深義聲,而諸菩薩於諸音聲,隨其所解。」

五、菩提樹高廣充滿香氣光明願:
「願菩提樹,名曰選擇見善珍寶,縱廣正等萬四天下,香氣光明遍於一十三千大千世界。菩提樹下以種種珍寶為金剛座,緃廣正等五四天下,於座名曰善擇寂滅智香等近,高萬四千由旬,我於此座結跏趺坐,於一念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常於道場菩提樹下坐金剛座,不解不壞(不離此不壞之金剛座)。」


肆、寶藏如來授記文殊為普現如來:

  「爾時佛(寶藏如來)告第三王子(文殊前身):善哉善哉,汝是純善大丈夫也。聰叡善解,能作如是甚難大願,所作功德甚深,難可思議,微妙智慧之所為也。汝善男子,為眾生故,自發如是尊重之願,取妙國土,以是故,今號汝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過二恆河沙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入第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於此南方有佛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窴,彼世界中有種種莊嚴,汝於此中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諸菩薩眾皆悉清淨,汝之所願具足成就,如說而得。」
  由上可知,文殊大願大行,誓以無量劫勤苦修行功德,莊嚴一廣大勝妙淨土,具足種種微妙正報與依報莊嚴,令生其淨土菩薩,皆當成就無上正覺。文殊淨土雖尚未成就,仍在嚴淨國土中,今有幸見聞文殊菩薩願心、悲心廣大者,應當隨喜讚歎,勤修淨心淨土行,願無量劫後,同生文殊殊勝微妙淨土,受其教化,亦成就無上正覺,效學文殊之廣度眾生,普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