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節《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文殊菩薩

導言:《文殊般若經》前後共有四譯:一、《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梁僧伽婆羅譯,惜未譯出「一行三昧」內容。二、《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梁曼陀羅仙譯。經中闡述般若的重要教義:如如相、法界、般若修持、菩提、一行三昧等,本文即根據此譯本而說。三、《大寶積經》之《文殊說般若會》,梁曼陀羅仙譯。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二卷,唐玄奘譯本。
  本經是大智文殊宣揚般若教義的重要經典,故應詳細閱讀並深入思惟其要義,則對般若全體妙旨,當有心領神會之功,並以此作為觀修般若之導引,畢竟深入般若智海。


一、觀如來之如如相,為離二邊分別之中道實相:

  經文說:「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文殊菩薩說,我觀如來相好的當下,體性即是如如相。《文殊般若經今疏》說:「所謂如如相,亦即實相。無上依經云:一切法藏無變易,故名如如相。」《維摩詰經》說:「如者,不二不異。」沒有差異二相,沒有生滅變易相,謂之「如」。「如如相」,開展來說,分為:如如理,如如智,如如境。《勸發菩提心講義》解釋說:「我人現前一念心性,上至諸佛,下至地獄,十法界眾生,無不具足,是自性本具的如如理,又名本覺。依如如理,起如如智,又名始覺,照本覺理,如實了知。」故十法界眾生皆具足本覺佛性之如如理,然眾生之如如理,無始以來,久被無明妄想所覆蓋,故不知不覺。若眾生起一念善心,本覺內薰,親近三寶,依善知識教導,起慧心觀照,照了身心皆空,即是生起始覺智。
  依此始覺智相續照了本覺之如如理,即是始覺合本覺,而增長覺智。又依此始覺智照了外境緣起性空,即是如如境。如是內外皆空,智是如,境也是如,境智不二,全是同一真如,即是「如如相」。
  此「如如相」,文殊菩薩開展解釋:「不異相」是不變不異相。「不動相」是不動寂定相,無能作無所作之「不作相」,及不生不滅相。真如是中道實相,雖無相,但內具恆沙妙用,隨緣能生萬法,故說「不有相不無相」。從空間上來說,不在內外中間,又橫遍十方,遍現十方一切處,故說「不在方不離方」。在時間上,無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分別,但又豎窮三際,了知三世一切事,故說「非三世非不三世」。真如一心是無有對待的二相可得,體是無相,又能隨緣生出種種差別相,故說「非二相非不二相」。真如一心本來清淨,無有垢淨分別,故說「非垢相非淨相」。文殊如是正觀不可思議的「如如相」,並廣為眾生說,以利益眾生。


二、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


(一)般若不住一切相: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般若之核心要義即是不住,以不住一切相方能安住般若。凡夫住相,隨相生滅流轉。修般若者,見一切相皆幻化相,故不住相,心清淨無相,如是而安住般若。


(二)般若是平等法,不增不減:

  經文:「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
  般若是平等法性,故見一切無增無減,若有增有減則是生滅法。般若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於諸善根無增無減。


(三)般若離一切見,不見法可取可捨,不見生滅,不見高下好醜:

  此經文分為四段,第一段經文:「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捨。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厭,何以故?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槃,何況樂著。」
  以上說明,修般若無有法可取可捨,因般若見一切法皆性空,空中豈有法可取可捨?若有取捨是生滅分別心。又般若見一切法皆性空平等,故無生死涅槃可捨可取,但以心迷惑因緣即有生死,以心覺悟因緣即是涅槃,既然皆是因緣法,體性皆是空,故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厭。二乘及凡夫未悟法空,尚有取捨心,方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樂可求。若悟般若,一切性空平等,天宮非樂,地獄非苦,一切處皆得大自在。

  第二段經文:「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何以不見垢惱可捨?因煩惱是因緣所生法,遇境界因緣而生起,既是因緣法,體性是空,故不見煩惱可捨。亦不見有功德可取,若有可取,已是住相,則不是真功德,真功德不住相。又般若於一切法心無增減,聖人雖證心性,心性功德不增,只是恢復其本性;凡夫迷失心性,心性功德不減,只是被覆蔽而不知,故修般若者,不見法界有增減相。

  第三段經文:「世尊,不見諸法有生有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心無希取,不見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羅蜜。」
  所謂「不見諸法有生有滅」,即是悟無生法忍。忍是慧心安住,以智慧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無生法上。《三藏法數》說:「無生法忍者,忍可一切諸法,體相本空,畢竟無生。」若以智慧心了知諸法及眾生,乃因緣和合所生,故無自性,自性是空。以了知自性空故,即無所得;以無所得故,一切法無生。若不知萬法體性空,迷於外相,見境即執為實有,境有,則千差萬別,紛然競起。若能了知境無自性,外境即虛,故自心不動不生,而入無生法忍。既見一切法無生,故無有法可希求,這即是修般若。

  第四段經文:「世尊,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般若不住相而離一切相,故不見法有好醜,高下之分別,一切法皆平等性空,故不取不捨,如是安住實際真實法中,是名修般若。


(四)正覺聖智,自證法空,無勝劣相可得: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是諸佛法,得不勝乎?文殊師利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當有勝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說,是真法乎。」
  以上說明,如來所覺悟的聖智,證一切法空,故不見佛法有殊勝相可得,若有勝相可得,則是法執,已不是法空。一切法無所得,這才是真實法。


(五)般若不見凡夫相、佛法相、三界相可得:

  經文:「文殊師利言: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不見寂滅界。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是佛法可取,不見是凡夫法可捨,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時,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是修般若波羅蜜。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是諸菩薩摩訶薩所學法印,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以上說明,般若離一切相,故不見有凡夫相,佛法相,或有決定相,因一切法皆緣生性空,故不見有以上諸相可得。又般若所見皆性空,故不見三界之欲界、色界、無色界,亦不見出離三界之寂滅界,因無三界諸相,豈有盡三界滅相之寂滅界可得?
  既然不見凡夫相,佛法相,故無凡夫法可捨可滅,亦無佛法可證知可取,以一切法性空平等故。這是菩薩所學之法印,也是初果至三果之有學位,四果阿羅漢無學位之所修,只是所證深淺不同。


(六)般若不住有想,不住無想,住無所住,安處寂滅不思議境界:

  經文:「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於諸佛久植善根,淨修梵行,乃能演說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中。文殊師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羅蜜中,能作是說,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般若波羅蜜若住於無,亦是我想,亦名處所,離此二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非思議境界,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
  以上說明,佛讚文殊安住般若中,文殊即以般若妙智答說:若我作有想,我能作如是說般若,便住我想,則般若便有處所。若我住於無想,這亦是我想,即住於無邊,這也是處所。若能離於有無二想,有無雙遣,亦不住於中流,這才是中道實相,如佛安住於寂滅不思議境界,這才是無相的般若住處。


(七)般若與法界皆無相,無二無別:

  經文:「文殊師利言: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文殊師利言: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
  以上說明,般若波羅蜜處是究竟清淨的無相理體,無能作和所作的分別,一切法空,故是不思議境界,不思議即是法界,因法界亦是無相,無相故不思議。故般若與法界,名稱雖不同,皆是無相不思議境界,兩者無二無別。若能了知一切法無二無別,即是法界,亦即般若。既然了知一切法無二無別,如來界及我界,全是不二相,則不求菩提,因菩提亦是離一切相,於何處求菩提?如是修,即是修般若波羅蜜。以上七點總說修學般若波羅蜜之法要,說明完畢。


三、觀一切法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受供養者: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文殊深達般若實相,見一切法皆如夢如幻,無有真實,但亦不住空,故雖已供養無量諸佛,修諸福德,但不住一切相,故不見供養及受供養者,這才是真實布施波羅蜜。


四、雖修佛乘,亦不住佛乘,以一切法但有名字,無有法可見可得: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
  前面文殊說:「我及諸佛如幻化相」,故佛又追問:難道你不安住於佛乘嗎?文殊答:般若見一切法空,不見有一法可得,豈住於佛乘?最高之佛乘尚不住,何況住於一切法?佛又追問:難道你不求得佛乘嗎?文殊答:佛乘是清淨因緣法所成就,既然是因緣法,但是假名,雖有名字稱為佛乘,然佛乘是緣生法,緣生無性,其體是空,故無佛乘可得可見。《楞嚴經》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無得才真得佛乘,若有得有見,則是生滅法,已不是真佛乘。


五、菩提之真實義:


(一)一切法無得,不見有無二邊,是菩提義: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巧說斯義。汝於先佛久種善根,以無相法,淨修梵行。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我今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云何而言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佛問文殊:得無上菩提是何義?文殊答:我無得無上菩提,若有得則有失,得失是生滅法,則不是菩提,故不得無上菩提。亦不住佛乘,若住相則隨相生滅,則不是佛乘,故不住佛乘。佛聽文殊如是回答,讚歎他說:你已於先佛久種善根,才能以無相法,淨修菩提梵行。文殊答說:若見有相,才說無相,這皆是緣生的相對法,但我不見有相,豈有無相可見?也就是說,文殊既不取有相,亦不取無相,空有兩邊皆不住,而顯中道實相,這才是菩提正覺。


(二)菩提不作一切見,非見非不見: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汝見聲聞戒耶?答曰:見。佛言:汝云何見?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不作無學見。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前面文殊說,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佛又追問文殊如何是真見呢?故佛問說:你見聲聞乘所修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否?文殊答:見。佛又追問:你是怎麼見的呢?此見是何義?文殊答說:我對一切法,不作凡夫見,凡夫染著所見為實有,起愛憎取捨分別,則住於生死地。我亦不作聖人見,何以故?《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是警誡學人,於用功時,若見善境界現前,不可作聖心之見,因為未達聖證,天魔必藉學人見境界起喜心或怖畏心時,入其心而使其起顛倒以破壞其用功,甚至使其退墮而成為魔子魔孫,故文殊說:不作聖人見。亦不作初果至三果之有學見,不作四果之無學見。不作修大乘之「大見」,也不作修小乘之「小見」。對有學不作調伏見,對無學也不作不調伏見。總之,文殊對一切法「不作一切見」,而破一切法執。
  以上經文提到有種種諸見,若住於以上諸見,則不是般若之無住而離一切見,而已墮於諸見之生滅心。故《中論》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佛說般若性空,是為破除眾生法執所引生之諸見,眾生即隨此諸見而起見惑顛倒,造作有漏生死業。故文殊說不作種種凡夫見或聖人見,掃蕩一切法執,破除諸見,而與般若性空相應。文殊最後說:「非見非不見」,這是何義?
  《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這是說,凡夫六根遇六塵,不知六塵為虛幻相,執為實有,而起能知之心與所知六塵之諸見分別,如所見色塵有美醜,所聞聲有悅耳嘈雜之不同,如此即有能所二分對待分別,能知是我執,所知是法執,這即是無明根本。
  今以般若正見觀照六塵,幻妄不實,體性是空,則無有能知之心與所見之法的分別,故見一切法,不隨境轉,見而無見,聞而不聞,不起諸見分別,這才是真見,即是文殊所說「不作一切見」。如是無漏真淨之清淨心現前,此清淨心亦即大空性,橫遍十方,豎通三際,故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總之,文殊所說「非見非不見」,「非見」,指清淨心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是寂定之體,故不見一切法;「非不見」是由體起妙用,照見法界一切因果事理,這是慧照力之用。故「非見非不見」,定慧俱足,寂照不二,體用圓融,誠為無上般若妙法。


(三)我者及佛,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菩提無言無說:

  經文:「文殊師利言:云何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文殊問舍利弗,如何是我?舍利弗說:所謂我,只是安立的假名,沒有真正的我(我空),名字只是因緣法所成立的假名,故名字體性是空,稱為「名字相空」。文殊讚同舍利弗所說,我及佛都只是假名,如福慧功德因緣圓滿,而安立假名為佛。若能如是了知「名字相空」,即是菩提。既然名字相空,故不以名字之相求菩提,因菩提是「無言無說」,菩提是遠離文字語言相,體性空寂,一切法空,如是契會「離言菩提」,方是了知菩提。


(四)菩提之相,無見無聞,無得無念,性相空寂,無證無知:

  經文:「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非初學菩薩所能了知。文殊師利言:非但初學菩薩所不能知,及諸二乘,所作已辦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說法,無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文殊又發揮菩提妙理:菩提是一切法空,無二無分別,故實無有法而可知者。又「無見無聞」,若有見有聞,則有能見能聞之心,與所見所聞之法的分別,如是能所為二對待分別,則不是法空,非是菩提。又菩提性相空寂,空寂中豈有法可得?故是「無得」。又空寂之心,照而常寂,寂然不動,故是「無念」。又空寂之性,無相可證可知,故是「無證無知」,若是有證有知,則是妄想分別心,非是性空菩提。又菩提之性,寂然無言,佛雖說八萬四千法門,這只是善巧方便,令眾生領悟「離言菩提」,既然離言無說,也就無有說者聽者,故是「無說無聽」。菩提有以上甚深微妙義。
  《宗鏡錄》卷九十二,亦開示以上菩提妙理說:「自覺聖智,無說無示;真如妙性,無得無聞。若闇昧之者,須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詮而體道。若宗明則教息,道顯則言空。絶待真心,境智俱亡矣。」
  以上說明,佛菩薩所覺悟的聖智,是一切法空的道理,既然法空,體性空寂無相,故無說無示,無得無聞,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然眾生無明闇惑不能覺了,故須假借文字語言的解說開示,眾生聞後而有信解,但這不是以求知解為目標,若作知解看待,有能知所知分別,這仍是法執,而是要借教理以觀照自心空寂,從文字語言來體會無言聖道,如是由信解而進修,觀行純熟至極,直至空寂真心顯現,境智雙亡,身心俱忘,知見全消,無知無見,常寂常照,正所謂「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如是方得真如法性之妙理,徹達一心之根源。


(五)無有少法可得,是名無上菩提: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師利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菩提,誰能坐者?亦無起者,以是因緣,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不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世俗諦上來說,有菩薩坐於道場,覺悟無上菩提,如本師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於菩提迦耶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開悟成佛。然就真諦(勝義諦)上來說,菩提是覺悟一切法空,性空中無有少法可得,這才是真悟無上菩提,故說不見有菩薩坐於道場,覺證無上菩提。以上五點,說明菩提之相完畢。


六、云何名佛?如何觀佛?

  經文:「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觀佛?文殊師利言: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觀佛。」
  文殊答「云何是佛」:所謂真正的佛,並不是有一形像可見,佛是覺者,佛覺悟一切法皆不生不滅,無有生滅變異。又覺悟一切法之法性,充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卻又到處皆是,遍滿十方,故說「不來不去」。又法性空寂,本無名相可見可說,故說非名非相。以上直指法身佛,才是真佛。應化身佛則是隨順眾生機宜而顯現,故度眾生緣盡,則示現涅槃,但法身仍常住不變。
  文殊又答如何觀佛:不用他觀,觀自身即是性空,觀佛亦是性空,二者無有差別,無自無他,平等不二。《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頌言:「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一切眾生本清淨,三世如來同演說。其性垢淨本無二,眾生與佛無差別,空徧十方無分別,心性平等亦復然。」眾生與佛果報全然不同,佛是萬德莊嚴,常樂清淨自在;眾生是煩惱垢重不淨,眾苦交煎逼迫。但就本性來說,皆是平等清淨性,不生不滅,這就是「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由此亦可知,眾生若修德圓滿,性德全彰,自身即是一尊天然自性佛,同佛功德相好圓滿。


七、法界之妙義:


(一)法界即是菩提,即一切法空。無分別中,無知者,無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

  經文:「文殊師利言: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
  文殊菩薩開示法界的涵義:「法界之相,即是菩提。」《大般涅槃經》也說明法界的涵義:「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註:不住相而離一切相,即是滅處),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
  由以上可知,法界即是一切法空,故說法界即是菩提。一切法空,則無眾生相,亦無一切法的差別相。既然法空無分別,「則無知者」,無能知,無所知。無分別,心則寂靜不動,故「無言說」。又無分別之法界實相,遠離二邊,不住有不住空,若住有則是凡夫之執著諸相,若住空則是二乘之偏空滯寂,空有二邊皆不住,故說「非有非無」。又此法界無分別,無能知,無所知,能所俱亡,故說「非知」。又此無能所分別之法界,心如大虛空,無所不照,故說「非不知」。總之,了達法界,即覺知心性,心性照而常寂,故是「非知」;心性寂而常照,是善分別,故「非不知」。此「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即是離二邊之中道實相,即是法界,即是菩提。


(二)法界離一切相,非異相,非一相:

  經文:「佛言: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是菩提中,亦無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上說明,法界中清淨無相,無有種種差別之異相,如無男女老少相之分別,亦無高低美醜之不同。亦無一相,因為無有差別相的對待,一相即成無相。總之,法界無相,不住一異相。如是得成菩提時,亦無得佛。有人問說,世尊成佛時,不是得佛之三十二相嗎?當知,這是佛為度化眾生之善巧方便,而示現之莊嚴相,在菩提法界中,實無一切的差別相,全是一真法界。


八、修一行三昧,速得無上菩提:


(一)一行三昧涵義:

  經文:「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修此甚深一行三昧,須以修學般若的遠離諸相為基礎,然後繫念法界一相。前面已說明法界即是無相的第一義空,故修此一行三昧,不分別諸法,以智慧心觀察諸法全是因緣所生法,體性空寂,一切相全是虛妄相,無有真實。如是不分別諸法的差別相,而觀法界諸法全是一相,一相不分別即是無相,常作如是觀修,繫念不忘,不為他緣所動,究竟與畢竟空相應,而契入法界常住不退不壞,無相無礙之不思議境,此即一行三昧。
  《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五百七十五,將此一行三昧翻譯為「一相莊嚴三摩地(三昧)」,此即一相三昧。何謂為一相三昧?《傳法正宗記》引用六祖惠能大師說:「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不取不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穩清淨,此名一相三昧。」心若不住相,心即空寂無相,故無憎愛,不取不捨,無有世間得失相,心清淨一相不動,即名一相三昧,得此三昧,畢竟能成就佛一切種智。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說:「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與一切眾生相,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說名一相三昧。」法界是平等無分別相,亦即無相,證此一相三昧,佛身與眾生身全是同一真如法性,全是一真法界,無二無別。
  蕅益大師《大乘起信論裂網疏》說:「約所證一相,約能證名一行,當知一行即一相。」由此可知,由所證的平等境界,亦即證無差別的一真法界,稱為一相三昧。而就能證的心性來說,全是平等一心,而無分別心,稱為一行三昧。當證此一行三昧,一心一相,能所雙亡,境智不二,故說一行三昧即一相三昧。


(二)一行三昧之修法:

  前面說修此一行三昧要繫念法界一相,佛亦深知眾生妄想紛紛,遇境即起分別,實不易繫緣法界一相,故開示此一行三昧之下手修方便處,依此勤修而漸達一心一行一相之妙境,此分為三點作說明:

①處於空閒,攝諸亂想:
  經文:「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
  欲修此一行三昧,心不能散亂,故於空閒寂靜處,捨諸亂想,不虛妄分別諸法相,心才能安住觀修法界一相。這是先修止息妄想,心不亂動,才能入三昧。

②繫念一佛,專稱佛名:
  經文:「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欲觀修法界無差別之一行三昧,實不容易,因眾生妄想分別,剎那不停,故佛開示方便,先從繫念一佛,專稱一佛名號下手,如專念與娑婆世界最有緣的阿彌陀佛為例:念佛時端身正向,隨佛方向,面向西方,專稱阿彌陀佛名號。當知,阿彌陀佛名號總攝佛的無量光、無量壽功德,此名號功德來源解釋如下;
  眾生心體,寂而常照,彌陀證此,智德圓滿,光明無量,故成就無量光。若眾生念佛與佛無量光功德相應,受佛光照攝,則能業障消除,福德與智慧增上。又眾生心體,照而常寂,彌陀證此,斷德究竟,心寂定不動,了脫一切生死煩惱,故成就無量壽。當眾生念佛與無量壽功德相應,心能寂靜安然,無諸妄想。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如是不可思議,故眾生一心稱佛名號,即是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心與覺合,心與淨合,此即「香光莊嚴」,以佛五分法身香及慈悲淨光,薰習淨化念佛人心識,此即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如是不思議薰,則不思議變,古德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故念佛純熟專一,淨念相繼,則能轉眾生雜染心成清淨心,而入於一行三昧。
  《華嚴經》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說明,諸佛法身平等,諸佛之智慧、十力、四無所畏等無量功德,亦平等不二,故經文說:「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又十方諸佛皆是證同一真如佛性,成就佛無量無邊功德,故說:「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故由修念一佛名下手,成就念佛三昧,《觀無量壽佛經》說:「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又說:「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故修念佛三昧,見阿彌陀佛,即能見無量諸佛,故經文說:「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這是說,由念佛三昧,而見無量諸佛功德平等無二,此即法界無差別相,即是法界一相,此即入一行三昧。
  《蕅益大師淨土集》說:「文殊一行三昧,皆歸此念佛三昧。」故修一行三昧的下手方便,即是修念佛一行,繫念一佛,專稱佛名,畢竟入一行三昧,見無量諸佛功德等無差別,而證法界一相。

③常行精進修:
  經文:「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修此一行三昧,功德甚深,此須勇銳精修,方能攝諸散亂心,念佛與佛功德感應,得見十方諸佛無量功德,這不是懈怠散亂心者所能成就,故須一心精進勤修。以上三點說明因地修一行三昧方法,說明完畢。


(三)修一行三昧之功德利益:

修一行三昧有種種殊勝功德,此分為四點作說明:

①具足無量智慧辯才:
  經文:「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絶。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以上說明,阿難雖得念陀羅尼三昧,於佛所聞佛法,總持不忘,但未入一心,仍有數量分別,故有限量障礙。若得一行三昧,全是一心,入法界一相,《華嚴經》說;「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法無不還歸此法界。」此即「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從一心法界開展出無量智慧辯才,說法無盡,故阿難之多聞辯才,百千分不及其一。

②如日光明,照明佛法:
  經文:「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
  以上說明,眾生心體本具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一切因果事理,然由於無明妄想覆蔽,而不得顯發此大光明心體,今修一行三昧,全顯此本具性德光明,故如日輪光明遍照,照明佛法,具甚深正見。

③說法一味,隨順正法:
  經文:「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
  以上所說一味是指同一無漏味,離味是指離一切分別,解脫味是指解脫煩惱生死,寂滅味是指無有一法相可得,無得則無失,故寂滅無有生滅相。得是一行三昧,所演說法,如同佛所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法味無窮,功德無邊。

④具足佛之助道法,速成無上菩提:
  經文:「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謂助道之法,是指成就佛道之戒定慧、六波羅蜜、三十七聖道品等聖道法,故能速成就無上菩提。由以上四點,可知修一行三昧之功德殊勝。一行三昧,說明完畢。


九、信解一切法,皆是佛法,速成無上菩提:

  經文:「佛言:文殊師利,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具般若智慧,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不作二觀,速得無上菩提。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是何義?《入一切佛境界經》說:「佛告文殊師利: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無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覺一切法空故。」修行得正念法者,了知一切法皆緣生,無有自性,一切法猶如夢幻,體性空寂,一切法皆不可得。能如是了知一切法空,不執為實有,不作虛妄分別,一切法不作二觀,唯是一相一味,全是一真法界,此即一切法皆是佛法。
  《金剛經》也說如是妙理:「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以下分為三段,解釋此義:

  「所言一切法」:一切法包含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世間法是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因緣所生法。出世間法是佛為破除眾生對世間法的執著,故依眾生根機,而說四諦法、十二因緣法等聲聞二乘法,及六度、大慈大悲、三十七聖道品等大乘法。這是依世俗諦,而說一切法,使眾生了知一切法相差別。

  「即非一切法」:這是說明不可執取一切法為定實,以一切法,皆因緣所生,緣生無自性,體性是空,故不可執取。如世間法是雜染因緣和合所生,隨緣生滅,虛妄不實,故說不可執取,若執取則墮於生滅,永處輪迴。而出世間法是佛為破除眾生對世間法的迷執,所安立之方便法。如眾生有病,故應病授藥,而開立除病之藥方,若病除則藥應捨,若執藥反成病。又如乘舟筏渡生死海至涅槃彼岸,既已登彼岸,則度眾生之舟筏亦應捨,若揹於背上而登岸,反成障礙。
  蕅益大師《法華經會義》說:「空破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這是說明,佛法是以出世間之空法,破除眾生對世間法之執取,當執取已破,亦不住空,住空反成偏空之病執,故說此空亦空,這時全是一清淨覺性。故出世間法與世間法體性皆亦是空寂,一切法之法性全是性空,皆不可執取,故說「即非一切法」。這是就勝義諦而說,令眾生不住一切相,顯發真如一心,而離一切相之繫縛。

  「是故名一切法」:若能了達前二句義,方顯第三句佛說一切法之中道真實義。第一句:「所言一切法」,是為令眾生悟入第一義空,而說種種世間與出世間等一切法相,這是「非無」。第二句:「即非一切法」,是說不可執取一切法為實有,以一切法皆緣生,體性空寂,這是「非有」。如是「非有非無」,亦即前面經文中,文殊師利所說「不有相不無相」。如是不住不停滯於空有二邊,雙遮雙照,雙遮則破除對空有之執取,雙照則照達空有之真實義,空是真空,真空不是斷空,性具妙德;有是妙有,非是實有,是性空之有。如是了達,才是一切法之中道實相義。能如是了知,方了達「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而顯明一切法皆是中道第一義諦,亦即一切法空之妙義。
  永明大師開悟偈頌,亦蘊藏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深義。永明大師開悟的緣起,是他於柴房作務,堆積木柴,當時木柴轟然塌落,大師當下妄想頓息,根塵脫落,靈光獨耀,豁然頓悟,發明心要,說此偈頌:「撲落非他物,緃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此偈頌涵義:見掉落倒下的,已不是凡夫眼所見的木柴;所見萬事萬物,也不是一般人所分別的六塵境界;現在所見山河大地萬物,全是性空平等法性,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盡山河大地全是一隻眼,不作分別,山色溪聲,雞啼鳥鳴,皆是第一義空所現的妙有,塵塵沙沙盡圓融,全是無限無礙的法性身,故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十、如何聽聞般若波羅蜜:

  經文:「文殊師利言:若人欲聞般若波羅蜜,我當作如是說,其有聽者,不念不著,無聞無得,當如幻人,無所分別,如是說者,是真說法。是故聽者,莫作二相。不取佛法,不捨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無取捨故。」
  以上說明,般若是無相真實法,遠離諸虛妄相,無名無字,言語道斷,故《維摩詰經》說:「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說法者,無說而說,是從體起妙用,令眾生了知一切法真實義;說而無說,是攝用歸體,令眾生回歸法性,不住一切法相,故說「不念不著」。聽聞者亦如是,無聞而聞,聞而不聞,皆消歸自性。既然無聞,故亦無所得,以般若無相故,所以說「無聞無得」。
  《維摩詰經》亦譬喻說:「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維摩詰經無我疏》解釋說:幻士比喻說法人,本無所說。幻人比喻聽聞之人,本無聞無得。能如是說法聽法,方能契合空寂法性,才是如法而說,如法而聽,則能契入般若真實義。是故聽者,「莫作二相」,無能聽之人,無所聽之法,能所二相皆空,方是真聽法者,若起能所二法分別,則遠離般若。「佛及凡夫,二法相空,無取捨故。」諸聖及凡夫,果報天差地遠,這是因為聖人隨清淨因緣,順性而修,凡夫隨雜染因緣,違逆本性而造諸有漏業,故二者果報不同。既然皆是因緣法,緣起性空,體性皆空寂,全是一相無相,故不取不捨,若有取有捨,即染著諸法,已非般若。以上說明如何真實聽聞學習般若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