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節《大方廣佛華嚴經》之文殊菩薩

導言:八十卷《華嚴經》華嚴義海,共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總含信解行證之修學次第,從初發菩提心,終至圓滿佛果。《華嚴經》乃一乘圓教之大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讚說:「由此經境界,一念一塵,皆全收法界。故一念失則全乖,曠劫修而無益;一念得則全契,刹那證而無遺。」此經如是殊勝微妙廣大,故亦名經王。清涼國師讚說:「若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這是指佛具足圓滿無邊妙法,故說富貴。古德又讚此經是「稱法界之妙性,徹唯心之真詮。」總之,《華嚴經》乃圓融宣說大方廣佛因地與果德無量功德海,普願聞此經者,「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塗,共入毗盧性海。」此大經中,處處可見文殊與普賢兩大士宣說法要,今略述華嚴義海之部份要文,共以三點,略讚文殊大聖說法之妙德:


壹、華嚴三聖中的文殊大聖:

  華嚴三聖是指毗盧遮那佛,文殊與普賢二大聖。華嚴三聖中,二大聖之菩薩因位修德與佛地果德不可分,實為一體,故此段標題雖說文殊大聖,其餘二聖亦須詳說,方能了達三聖之聖德同為一源,皆同一法界無礙功德性海。


一、《三聖圓融觀門》之論三聖:

(一)相對明表門:這是以文殊普賢各自三種妙德為對比,而顯明菩薩因地功德海。文中說:「三聖之內,二聖為因,如來為果,果超言想,且說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則知果海之深妙。然二聖法門,略為三對。」
  以上是說,三聖中如來果地不可言說,這是超乎語言及思慮,故以文殊、普賢二聖為說法主,若了達二聖因地之玄妙,則能了知如來果地之深廣。此二聖妙德,分為以下三對作說明:

①能信所信相對:「謂普賢表所信之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徧故,初會即入如來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錄》云:『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者』,表依信發故。善財始見發大心者,當信位故。經云:『文殊菩薩出生一切菩薩,無休息故。』故文殊居初,普賢居後。」
  以上是說,文殊代表能信之大心,如善財童子初見文殊,受文殊開導而啓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故初見文殊時之善財為居信位。《佛名經》也說:一切諸佛在因地皆由文殊而啓發大心。故第一章中,已說明文殊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諸菩薩受文殊啓發,才發起大心求佛道。而普賢代表所信之法界,亦即眾生皆本具之如來藏,但眾生未發大心,無有修德,故如來藏功德未開顯,稱為「在纏如來藏」。以上信位中,文殊代表能信之大心,普賢代表所信之法界理。

②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上下諸經皆言普賢行故。文殊表能起之解,通解事理窮方便故。慈氏云:『汝(善財)先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力故。』又云:『文殊常為一切菩薩師故。』」
  以上是說,普賢代表廣大行,以萬行功德顯法界理。文殊實智與權智不二之大智,通達一切事理,並窮盡善巧方便,故文殊常以大智大解教化一切菩薩。以上解行相對,文殊代表能解之甚深見大智,普賢代表廣大萬行。

③理智相對:「普賢表所證法界,即出纏如來藏。又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又云:普賢身相如虛空故。文殊表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故。慈氏云: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故。文殊於諸經中所說法門,多顯般若旨故。見後文殊方見普賢,顯其有智方證理故。」
  以上是說,普賢代表起萬行後所證之法界,亦即出離妄想執著後的清淨如來藏,故普賢得三世平等虛空法身。而文殊代表能證法界體之大智,故於諸經中文殊常宣說般若人法二空,以教化諸佛在因地菩薩位時之修學。善財第二次見文殊,受其教授後方見普賢,這表示有大智方能證平等法界理體。
  又說:「又此一門,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體用,普賢理寂,以為心體;文殊智照為大用故。」
  故普賢代表三昧自在之定德;智即是慧,故文殊代表般若自在之慧德。又此亦顯示法界之體用,普賢所證法界理體寂靜,代表心體;文殊智慧普照法界,代表大用。


(二)相融顯圓門:前面(一)相對明表門,表示二聖各自相對之妙德。此(二)相融顯圓門,表示二聖功德亦各自圓融,並相互圓融無礙。這又分為二方面來說:

①二聖法門,各自圓融:「謂文殊必因於信方能成解,有解無信,增邪見故;有信無解,長無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極智,極智反照,不異初心,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這相融顯圓門,首先說明文殊普賢二大聖法門,各自圓融無礙。如文殊之信、解、智,本身即圓融互攝。亦即必由文殊之啓發深信,方能起大解,淺信之人,豈會追求大智大解?又雖有解,若對三寶無真實信心,如外道之徒眾,亦有其見解,然這只增長邪見而非正見;又雖有信心,然對般若無真實理解,錯謬義理,則只增長無明。若有信有解,具真實信解,方能智照本源心地,而成就大智。當成就大智,返照心源,這與最初深信發心無二無別,故經文說:初發心便成正覺,成正覺時只是證最初之發心,始終本為同一心故。
  又說:「次普賢三事,自相融者:理若無行,理終不顯;依體起行,行本稱體。由行證理,理無行外之理;由理顯行,行無理外之行。故隨所證,理無不具,一證一切證。」
  以上說明普賢三事:理、行、所證法界體,互相融攝。由行顯理,無大行則法界理不顯;而行必稱合隨順理體,如是之行,方是真行,才能證理體。最終證時,無不具足一切理,因為在行時,行即無理外之行,故普賢之行乃理事圓融之妙行,非只是事行,故證時即證一切理。

②二聖法門,互相融攝:文殊大智與普賢大行,亦互相圓融無障礙,這共有三層不二之圓融:「謂要因於信,方知法界,故能所不二,不信自心有如來藏,非菩薩故。次要藉於解,方能起行,稱解起行,行不異解,則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體理成智,還照於理,智與理冥,方曰真智,則理智不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即是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異。」
  以上說明:起信時,必信法界理,如是能信之深心,與所信法界,能所圓融不二。若不信自心本具如來藏,則無有菩薩道之精進修學。其次,要藉著真解,方能起妙行,若未真解,心外求法,豈能起妙行?如是依解起行,行解圓融不二。其次,智照是證理體時所起之妙用,故要契會理體,方能成就大智。又當成就大智時,還照於深層理體,如是智與理冥合相契,而顯發種種妙理,故為理智圓融無二。所以文殊三事:信、解、智,普賢三事:理、行、證體,皆各自圓融,兩者又互相融通互攝。
  最後總說:「文殊普賢二俱華嚴,萬行披敷,信智解行皆是因華,用嚴本寂體故。舍那是佛,通圓諸因,證上體用故。」
  由上可知,文殊大智與普賢大行,二者皆是莊嚴華藏世界果德海,以此信智解行因地之華,莊嚴本寂心體,而成就舍那佛果,同時證得體用。


二、《新華嚴經論》之論三聖:

  此論乃唐朝《華嚴經》大宗家李通玄所著述,以宣揚華嚴妙義,共四十卷。宋朝志寧法師將此論置於八十卷華嚴之下,成為《華嚴經合論》一百二十卷,如是經與論會合於一處,以利後人參究。此論總說華嚴三聖關係:「說此一部經,總相具德有三:一佛、二文殊、三普賢。佛表果德無言,當不可說不可修不可得不可證,但因成果自得。文殊因位可說,以此說法身果德,勸修普賢自行可行,行其行海,充滿法界故,用此三德將為利樂眾生。文殊成讚法身本智,普賢成其差別智之行德。一切諸佛皆依此二尊者以為師範,而能成就大菩提之極果。」
  以上說明,《華嚴經》整部經總相可攝為佛、文殊、普賢三聖之德。此三聖中佛果德無法言說,因為佛德甚深微妙,言語道斷,不可思議,無能說無所說,無能修無所修,無能得無所得,無能證無所證,能所不二,能所俱寂,以佛徹證我法二空故。但文殊與普賢因地修行圓滿,佛果地功德自得。文殊主般若,代表佛法身我法二空之根本實智,由此妙修普賢差別智之廣大行,因為眾生根機利鈍不同,故廣大行海須以差別智行之。一切諸佛因地,皆是以文殊根本大智,修普賢遍滿法界之廣大行,如是智行二德圓滿,利樂一切眾生,即成就無上菩提佛果。
  以上三聖關係,《華嚴經合論》也說:「佛放光灌文殊之頂,以文殊是佛法身根本智。如來放光灌普賢口,欲令普賢以差別智說佛出現果德。此之三聖始終不離,以明如來是文殊普賢二人之果。」
  以上說明,經中佛說法前先放光,灌文殊頂與普賢口,以表瑞相,此佛光亦加持文殊普賢二大士之大智與大行,以速圓滿菩提佛果。故三聖因果不相離,二菩薩大聖因地修德圓滿,佛果地功德自然圓成。


三、總結華嚴三聖:

  由以上說明可知,華嚴三聖中,以文殊普賢二聖為因,如來為果。文殊代表能信之深心,能起之解,能證之大智。普賢代表所信所依法界,所起萬行,所證法界。而毘盧遮那佛果德,即是圓滿具足以下四德:

(一)能所相融:無能所對待分別,能所雙亡,絶待圓融,唯是一心,全是一真法界,故能所圓融不二。
(二)理智相即:以智顯真如理,理顯而生起大智,如是理智互顯,妙德圓通,故理智相即不二。
(三)行證相應:由行德圓證法界妙理,又由證德圓滿而顯行德之廣大,如是行證圓滿,故行證相應不二。
(四)寂照不二:寂而常照,寂定中常起慧照之用;照而常寂,慧用時常在定中,故定慧寂照不二。

  《新華嚴經論》說:「文殊是佛法身,普賢是佛行身,無作之智果是佛報身,常以文殊法身無相妙慧,以為先導,說時先後,證則三身一時,法合如是,廢一不可。若廢文殊存普賢,所有行門屬有漏;若廢普賢存文殊,所證寂定是二乘。若廢佛存文殊普賢,佛是覺義,無覺者故。以是義故,三人不可廢,若廢一,三不成故。」
  以上說明,文殊證我法二空根本實智,代表佛法身,亦是佛智身;普賢廣大行,代表佛行身;無功用行的無作妙用之智果,是佛報身,究竟證無上菩提時,此三身(佛法身、行身、報身)即是一身,一而三,三而一。故此三聖皆不可廢,若缺文殊存普賢,所有行門缺乏無相妙慧作為導引,則行門皆是有漏行。若缺普賢存文殊,智門無廣大妙行,則所證只是二乘自了漢之偏空寂定。若缺佛,文殊普賢皆無覺義,則不能成就大聖。總之非文殊大智,無以圓修普賢大行;非普賢大行,無以全顯文殊大智;因地文殊大智普賢大行修德圓滿,方成就光明遍照之毘盧遮那如來果德。


貳、淨行品之文殊大士開示:

  此品乃文殊大士點示眾生,善用自心,身口意三業,隨事歷緣,皆能離過成德,又能悲智雙運,導眾生無垢淨行,故名為淨行品。《華嚴經疏鈔》說,得此淨行品之妙意,則「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文殊心故,心無濁亂;普賢行故,諸佛菩薩同所行。」故修此淨行品,則日用尋常施為造作,皆合文殊妙慧之心,清淨無濁亂;皆隨順普賢無盡行海,同諸佛菩薩之所修行。
  有人問說,文中但說一百餘願,唯願無行,豈有所行?《華嚴經疏鈔》解釋說,此淨行品共有十一種行:「文中辨行,略有數重:就所歷事,始自出家,終於臥覺,皆事行也;知家性空,理行也;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智行也;以願導智,不滯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不二),悲智無礙行也;遇違順境,心不馳散,止行也;智不沈没,觀行也;即止觀雙運行也;又對於事境,善了邪正,當願眾生,皆假觀也;知身空寂,心無染著,空觀也;見如實理,中觀也;斯為妙達三諦觀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眾生,不起二乘之心,即十度齊修之行也;又皆願利生,皆成佛德,見惡,必令其斷;見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願之行也。」


一、善用自心為修淨行之根本:

  此品是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如何修菩薩清淨行?依《華嚴經疏鈔》總有十一問,由於文長,今只略說四問:
(一)三業如何離過成德:「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等問。
(二)如何成就眾慧:「云何得勝慧(勝世間慧),第一慧(超勝二乘慧),最上慧(揀別權教菩薩之慧),最勝慧(佛果之慧),無量慧(無窮盡之慧),無數慧(超數量之慧),不思議慧(超語言思量之慧),無與等慧(無等匹敵之慧),不可量慧(難比較之慧),不可說慧(唯證相應,無法言說之慧)。」
(三)如何得諸法善巧:「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色界無色界善巧、過去未來現在善巧。」《華嚴經疏鈔》說:「皆言善巧者,一善知彼法空無所有。二善知不壞假名,分別法相。」
(四)如何滿菩薩六度及四無量心:「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捨。」
  文殊菩薩回答智首菩薩說:「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以上說明善用自心,所得種種殊勝微妙功德,而所以說為眾生第二導師者,第一導師是唯佛一人,今始發大心修清淨行,故說為第二導師。


二、修淨行之要文內容:

  文殊菩薩又開示說:「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以下文殊即廣說一百四十一種淨行。由於此一百四十一種淨行,文廣義豐,依疏鈔總共分為十類,今只略說其中七十一種淨行之要義,以供見聞者修學淨行之指南:

(一)在家時願: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疏鈔說:「初一總舉在家,以家是貪愛繫縛所故。若了性空,則雖處居家,家不能迫。」在家居士菩薩,須維持生計,扶養眷屬,若無正見引導,則家成貪愛繫縛之處。今知家性空,無有真實,如夢如幻,故能降伏煩惱,出三界家,至涅槃彼岸。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父母有養育之恩,故在家行孝道,是至德行本,若不孝順父母,則違背人倫,違反因果。由孝順父母,進而善事於佛,以佛能增長眾生法身慧命故。而一切男女前世皆為父母眷屬,故亦護養一切眾生。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眾生皆愛自己妻子,菩薩發心,修平等心,怨親平等,遠離貪著愛染。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穩
  受用財色名食睡,或美妙色聲香味觸等五欲,若起貪愛,則如箭射心,傷身害慧命,故願眾生拔除欲箭,身心才得安穩吉祥。

若有所施 當願眾生 一切能捨 心無愛著
  若有布施,心願眾生,皆修捨心,心無愛染,成就我法二空。

若在厄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若遭厄難身心受苦時,心願眾生出離一切苦難,身心得大自在。


(二)出家受戒時願:
捨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出家時,心願眾生出家無障礙,成就解脫德,了脫三界生死。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疏鈔解釋說:「袈裟者,不正色衣,亦云染色,表心染於法,要無所染,方曰染也。然二乘之染亦非真染,必心染大乘,故云具大仙道。」心染大乘,無染於五塵,方是真染。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出家時,發大心,如同佛出家,證無上菩提,救護一切眾生。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
  自歸依佛,心願眾生,皈依佛寶,發無上道心,紹繼佛德,顯明佛道,令佛種不斷。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法寶,心願眾生,廣研經論,深入佛智慧法海,成就般若智德,破諸煩惱生死。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自皈依僧寶,心願眾生,成就眾生所依眾德,饒益眾生無礙。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受學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法時,心願眾生,善學戒相,防非止惡,具足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受闍梨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闍梨師,軌範教授,心願眾生,具足威儀細行,無瑕垢染。

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受和尚親自教授,道力由是而生,入無生智,已悟法性不生不滅之體,故自在無依。

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
  既已具足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心願眾生,善知菩薩度生方便善巧,終得佛果之最殊勝法。


(三)坐禪修觀時願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正身端坐時,心願眾生,如佛坐於金剛菩提座,於一切法無所染著,離一切相,如如不動。

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盤腿趺坐時,心願眾生,所修善根堅固不動,得不退轉不動地。

修行於定 當願眾生 以定伏心 究竟無餘
  修止修定時,心願眾生,以定力降伏散亂妄想心,究竟得金剛不動三昧。

若修於觀 當願眾生 見如實理 永無乖諍
  修觀慧時,心願眾生,見真如實相理,心得平等,永無乖諍戲論,無求無得。


(四)下足舉足時願
下足住時 當願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下足停住不動時,心願眾生,解脫煩惱,安住不動,不為境轉。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當舉足而行時,心願眾生,具足行門諸善法,出離生死海。


(五)澡漱盥洗時願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當大小便時,心願眾生,棄貪瞋癡三毒心垢,除滅不淨罪法。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沐浴洗滌穢身時,心願眾生,身心清淨調柔,究竟無垢瑕雜染。

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淨法門 永無垢染
  以水洗臉時,心願眾生,得清淨法門,除諸垢塵,還歸本來清淨面目。


(六)乞食道行時願
若在於道 當願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餘法
  行於道路時,心願眾生,行大乘佛道,至無餘涅槃不生不滅境。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捨不正道 永除惡見
  見道路曲折時,心願眾生,捨棄不正邪道,永除顛倒惡見,具足正見而行。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當見無曲折直坦道路,心願眾生,心行正直之道,無諂媚欺誑眾生,直達無上菩提道。

見路多塵 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淨法
  見道路多諸塵埃時,心願眾生,遠離塵垢,獲本來清淨心。

若見險道 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當見險道,心願眾生,離諸災難罪障,修道平順,安住真如。

若見眾會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當見大眾聚會,心願眾生,眾會中說甚深法義,不談無義戲論,大眾和合無諍。

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
  當見高山聳立,心願眾生,善根增上,如佛無見頂相高不可量。

若見果實 當願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若見樹上果實,心願眾生,修行得殊勝法,證無上菩提道果。

若見大河 當願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當見大河,心願眾生,得聖法流,入佛無邊大智海。

若見橋道 當願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梁
  當見橋梁,心願眾生,行此淨行,過渡生死河,至涅槃彼岸。

若見流水 當願眾生 得善意浴 洗除惑垢
  當見流水,心願眾生,得善法水淨潔意地,洗除惑染汚垢。

見歡樂人 當願眾生 常得安樂 樂供養佛
  若見歡樂人,心願眾生,吉祥安樂,事事順意,樂於歡喜供佛。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見憂愁苦惱人,心願眾生,得我法二空根本實智,滅八苦諸苦。

見無病人 當願眾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見無病苦人,心願眾生,入般若空慧,斷身病及煩惱病苦。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見疾病人,心願眾生,了知肉身本來空寂無所有,無有病苦可得,而離四大乖違不和之病苦。

見醜陋人 當願眾人 於不善事 不生樂著
  見醜陋人,心願眾生,於不善惡事,不生染著,則不受醜陋報。

見報恩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能知恩德
  若見報恩人,心願眾生,如說修行,自利利人,以報佛菩薩恩。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若見勤修戒定慧,止息一切煩惱之沙門,心願眾生,調柔寂靜,入大涅槃第一寂靜。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淨命 不矯威儀
  疏鈔解釋:「能離五邪,方為正命,謂:一詐現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他敬畏;五為他說法,以求衣食。行此五事,若為利養,皆邪命。」願眾生得清淨正命,不犯威儀。


(七)到城乞食時願
入里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巷里乞食,心願眾生,深入真知一心法界,一切無障礙。

入其家已 當願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入居士家乞食,心願眾生,得入一佛乘,三世平等無分別。

見不捨人 當願眾生 常不捨離 勝功德法
  見不捨財物布施者,心願眾生,常不捨離殊勝妙法,得勝功德。

見能捨人 當願眾生 永得捨離 三惡道苦
  見能捨物施食者,心願眾生,捨心究竟,捨三惡道苦得諸安樂。

若見空鉢 當願眾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乞食無人供養得空鉢,心願眾生,其心清淨,空諸所有無煩惱。

若見滿鉢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乞食得滿鉢食物,心願眾生,圓滿一切善法,善根具足成就。

若得恭敬 當願眾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乞食時得恭敬供養,心願眾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得勝法財。

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乞食不得恭敬施食,心願眾生,不行一切不善法,樂行諸善法。

見慚恥人 當願眾生 具慚恥行 藏護諸根
  見有慚愧人,心願眾生,具慚愧行,藏護諸根,不貪塵境造業。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若得美味飲食,心願眾生,滿足修學聖道願,不羨慕世間欲望。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粗鄙之食,心願眾生,得諸三昧正受味,獲解脫味。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憚悅為食 法喜充滿
  正吃飯時,心願眾生,得憚悅法喜之味,入無生法忍妙慧。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受滋味時,心願眾生,得佛法無上甘露妙味,永得安樂。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飯食已畢,心願眾生,所作修學皆已成辦,具諸佛法解脫法要,成滿菩薩行德。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當說法時,心願眾生,得無礙慧辯,廣宣妙法,無窮無盡。


(八)還歸洗浴,時節炎涼時願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沐浴身體時,心願眾生,法水洗淨身心垢穢,內外明亮光潔。

盛夏炎毒 當願眾生 捨離眾惱 一切皆盡
  盛夏炎熱時,心願眾生,捨離身心熱惱,永盡無餘。

暑退涼初 當願眾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暑退轉為秋時,心願眾生,證無上菩提,煩惱永滅究竟清涼。


(九)習誦旋禮時願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讀誦佛經時,心願眾生,隨順佛所說妙義,總持不忘而修行。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若見佛示現,心願眾生,得無礙淨眼,見十方佛,福智增上。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正念諦觀佛時,心願眾生,修普賢無盡行願,得普賢相好莊嚴。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見佛塔寺廟,心願眾生,受尊重如塔寺,受天人大眾供養。

右繞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順時右繞塔寺時,心願眾生,所行無違正道,成就佛一切智。

讚佛功德 當願眾生 眾德悉具 稱歎無盡
  讚歎佛無量功德,心願眾生,具足成就眾德,如佛德稱讚無盡。

讚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讚佛三十二相八十好,心願眾生,成就佛法身德,證無相法身。


(十)寤寐安息時願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穩 心無動亂
  睡眠養息時,心願眾生,身得安穩泰然,心寂靜無煩惱擾動。

睡眠始寤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當睡醒時,心願眾生,從無明中覺醒,洞明十方三世本性之理。


三、總結淨行品

  文殊菩薩最後總結說:「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疏鈔解釋說:如是善用其心,內德齊圓,故外境界不能動其心;心遊大智,故人天福報不能動其心;又因總集大悲,故二乘之取證涅槃,不能動其心;唯求佛果無上菩提,故說獲一切勝妙功德。不動其心有二義:一、修行時,外道天魔二乘等,不能惑亂故;二、不希求彼果報故。
  《華嚴經傳記五合刊》附錄弘一大師讚言:「淨行一品,念念不捨眾生,夫至念念不捨眾生,則我執不破而自破。縱未能真實利益眾生,而是人心量則已超出同類之上。勝異方便,無以逾此。」願見聞淨行品者,讀誦純熟,善思其義,勤修勤行,當獲廣大自心,淨化自心,安忍自心,明慧自心,慈心普覆十方。


參、入法界品之文殊大聖開示:

  入法界品是《華嚴經》內容最廣大的一品,《入法界體性經》解釋法界妙義:「文殊師利言:世尊,譬如大海有七種寶,若珂玉珊瑚金銀生色等,可以相別,此是其寶。於法界中,不可知其別異之相,何以故?世尊,法界不生不滅,其法界無染無淨,其法界無濁無亂,其法界中無可滅者,亦無生者。」經又說:「然此法界,無出無入,不來不去。」又說:「若有二者即生憂惱,法界無二故無惱。」
  由上可知,法界即是我法二空的真如法性,亦即第一義空,亦即畢竟空,故法界無差別相,無生滅相,無染淨相,無濁亂相,無來去相,無二分別相,故無憂惱生死。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說:「法界者即是菩提,菩提者即是法界。何以故?諸法無界故。」這是說,菩提即是覺,覺悟則法界無界,因覺悟一切法性空無相,故無界限差別,一切法即是一法,此法界義即是菩提覺義。
  《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說:「菩提之性,同於法界,法界性者,等同平等。」故入法界中,見一切法皆平等不二,此法界義是一切法平等義。
  由以上解釋,了知法界涵義深廣,簡要言之,即眾生本覺之真如法性,故欲入法界,須有大智。而文殊大聖主般若智,以大智引導眾生及善財童子,發菩提心,修菩提行,究竟入法界,悟入本覺。


一、文殊度化諸比丘:

  文殊勸諸比丘,成就深信,發十種無疲厭心,能速入如來地。經文說:「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十種趣大乘法,則能速入如來之地,況菩薩地。何者為十?所謂:積集一切善根,心無疲厭。見一切佛,承事供養,心無疲厭。求一切佛法,心無疲厭。行一切波羅蜜,心無疲厭。成就一切菩薩三昧,心無疲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無疲厭。普嚴淨十方佛刹,心無疲厭。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心無疲厭。於一切刹,一切劫中成就菩薩行,心無疲厭。為成就一切眾生故,修行一切佛刹微塵數波羅蜜,成就如來十力。如是次第為成熟一切眾生界,成就如來一切力,心無疲厭。」
  《華嚴經疏鈔》解釋說:「皆言無疲厭者,法門無盡,眾生無邊,取相而修,多生疲厭,厭則退墮。二乘若無愛見而修,則無疲矣,無疲則佛果非遠。」
  以上說明,若執取法相而修,眾生隨順教化則心生歡喜,眾生違逆則心生瞋恚,如是隨境而轉,則心生疲厭而退墮。《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能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法相,而生起清淨菩提心,修廣大菩薩行,才能不厭不退,究竟成就如來一切 功德。而二乘以愛見而修,即是取相住著,故生疲厭。經文:「次第入一切三世,心無疲厭」之涵義,若以深定妙智,智入三世,三世皆不可得,故能於三世無量劫修習而無疲厭。
  如是而修,則得何種功德利益?文殊大士說:「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則能長養一切善根,捨離一切諸生死趣,超過一切世間種性,不墮聲聞、辟支佛地,生一切如來家,具一切菩薩願,學習一切如來功德,修行一切菩薩諸行,得如來力,摧伏眾魔及諸外道,亦能除滅一切煩惱,入菩薩地,近如來地。」故大心凡夫聞此殊勝開示,成就深信,發揚此十種無疲厭心,即能進修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位,而近如來地。


二、文殊化導善財,修菩提行,悟入法界:


(一)善財第一次見文殊: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以上說明,文殊讚歎善財已發菩提心,又欲親近善知識,問如何修菩薩道?文殊乃告訴說:親近供養善知識,是修學佛一切種智之最初因緣,因為有善知識開導,才知佛法深義,及知如何修菩提道,故《華嚴經》頌言:「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若無善知識善說法要,自己雖具足本覺智慧,亦無法了知如何開啟本覺智,猶如無燈照明,則不知暗中寶藏。
  善財聽聞文殊開示,於是問文殊如何修菩薩行:「善財白言:唯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云何學菩薩行,應云何修菩薩行,應云何趣菩薩行,應云何行菩薩行,應云何淨菩薩行,應云何入菩薩行,應云何成就菩薩行,應云何隨順菩薩行,應云何憶念菩薩行,應云何增廣菩薩行,應云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
  《華嚴經疏鈔》解釋說:「學菩薩行」,攝於解門;「修菩薩行」,攝於行門,此二句已總說修菩薩道之解、行二門。又「趣菩薩行」,是十住位,以解能趣向故;「行菩薩行」,是十行位;「淨菩薩行」,是十迴向位,以普賢悲願能淨障故;「入菩薩行」,是初地菩薩,以初入真如故;「成就菩薩行」,是二、三、四地菩薩,以世出世行皆成就故;「隨順菩薩行」,是五、六、七地菩薩,以能隨世故;「憶念菩薩行」,是八地菩薩,以八地無功用行,是無念無間斷故;「增廣菩薩行」,是九地菩薩,以能廣大利益眾生故;「普賢行速得圓滿」,是十地及等覺菩薩,方能圓滿菩薩道故。
  經文又說:「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善哉功德藏,能來至我所,發起大悲心,勤求無上覺;已發廣大願,除滅眾生苦,普為諸世間,修行菩薩行。」
  以上文殊讚歎善財之大願,發起上求無上覺道大智心,下化救度眾生大悲心。彌勒菩薩亦有頌言:「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故菩提心內涵,即是大悲心、大願心、大智心等三心,缺一不可,三心俱足則能以菩提智光,遍照法界眾生。
  經文又說:「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能發心已,求菩薩行,倍更為難。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以上說明,文殊勸勉善財,發菩提心已,更要修菩薩行,方能成就佛的一切種智。並勉勵善財,應隨順善知識所有教誨,勿見其過失,若見善知識過失,則不能得真教誨。疏鈔亦引用鳩摩羅什頌言:「譬如淤泥中,而生青蓮華,智者取蓮華,勿觀於淤泥。」疏鈔又解釋何謂是善知識?「謂能令於未知善法令知,未識惡法令識。」善財受文殊之教,於是向南行,遍參五十三善知識之教菩薩行。以上是善財第一次見文殊之親受教化。


(二)彌勒菩薩勸善財再往見文殊:
  善財受文殊之教,遍參善知識,後見彌勒菩薩開示,而見重重無礙,無量莊嚴之法界樓閣。彌勒又勸善財再往求見文殊,何以故?經文說:「善男子,文殊師利童子是汝善知識,令汝得生如來家,長養一切諸善根,發起一切助道法,值遇真實善知識,令汝修一切功德,入一切願網,住一切大願,為汝說一切菩薩祕密法,現一切菩薩難思行,與汝往昔同生同行。是故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莫生疲厭。文殊師利當為汝說一切功德,何以故?汝先所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滿足大願,皆是文殊威神之力。文殊師利於一切處,咸得究竟。」
  疏鈔解釋說:前面善財已見文殊,何以彌勒勸善財再見文殊呢?此乃因文殊德行深廣,善財前面所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願,皆是文殊威神之力。又善財與文殊緣深,若再見文殊,獲益尤為廣大,以第一次見是信之首,第二次見則為智之終。


(三)善財第二次見文殊: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摩訶薩教,漸次而行。經遊一百一十餘城已,到普門國蘇摩那城,住其門所,思惟文殊師利,隨順觀察,周旋求見,希欲奉覲。」
  疏鈔解釋說:所謂普門國,是指攝諸差別,歸無二相,故名普門。所謂「住其門所」,是指善財這時解心已極,將入般若不二之門。疏鈔對不二涵義,深入解釋說:「由證理事無二義,故染淨兩亡,惑性智性,一性平等,始末無差,能所齊融,亦不生二、不二分別,故前經云:『心不稱量諸二法,但恆了達法無二,諸法若二若不二,於中畢竟無所著。』方為真不二。」
  以上說明,由於證理事不二,於一切法不作分別,故了知染淨不二,惑智不二,始末不二,能所不二,所見全是一相一味,平等不二,心不稱量分別諸二法,安住於平等一心,所見全是一真法界,如是於若二若不二,皆不動念起心分別,全無住著,這才是真不二。
  經文又說:「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疏鈔解釋說:這時寂照無二,心境兩亡,故無善財啓問之文。又以信解雙絶,故不見文殊現身。又不見為真見,但了自心般若空故。又文殊遙申右手,按善財頂,表攝受善財。
  經文又說:「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徧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
  以上經文,是文殊讚歎善財大乘信根具足,故不退失精勤,不滯於少善根功德,而以為滿足,故能發起廣大行願,為善知識所攝護,為如來所護念,故能了知法性、理趣、法門、所行、境界,周遍盡知真如源底,而解了趣入證知。
  經文最後總說善財第二次見文殊之功德善益:「是時文殊師利宣說此法,示教利喜,令善財童子成就阿僧祇法門,具足無量大智光明,令得菩薩無邊際陀羅尼、無邊際願、無邊際三昧、無邊際神通、無邊際智,令入普賢行道場,及置善財自所住處,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疏鈔解釋說:「示教利喜」,示謂顯示法門,教謂勸令修行,利謂覺悟成益,喜謂歡喜悅意。又「大智光明」是般若方便,「無邊際智」是智波羅蜜,「普賢行道場」是舉足下足,皆與普賢行相應,「自所住處」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無住之住,「文殊師利還攝不現」,乃攝用歸本,所作已畢,信根已窮盡智境,信心修學圓滿,信相便亡,故說不現。
  宗密禪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說:善財第一次在福城東得見文殊,是表深信之信智,第二次見文殊,表示經由參訪諸善知識,已證大智,故信智證智雖說始終,智體元來不別,總是文殊大智。